中圖分類號:F252;G642文獻標志碼:ADOI: 10.13714/j.cnki.1002-3100.2025.15.033
Abstract: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cus onthe cultiva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practical talent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so practical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t.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intelligence has driven the rapid upgrading of the entirelogistics industry,and the demandforlogistics talents is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Therefore,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for the professional practice cour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ogisticsmanagement.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opening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practice courses in some key universities, summarizes the commo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current logistic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resources, and then gives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ractice courses in the School of Management,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Kewen College,so as to further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actice course system.
Key words: logistics management; hands-on teaching resource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0引言
2022年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中指出,現代物流發展要科技賦能創新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廣泛應用到物流領域。對物流管理專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注重“理論創新、實踐能力、人格塑造”多維度人才培養。因此在數智化背景下,“人工智能類”實踐課程資源開發對于實踐課程體系建設和應用型本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當前各學者對物流管理實踐課程也展開廣泛的研究,黃永福從應用型本科物流管理專業實踐課程開設數量、形式、學分學時設置三個方面構建課程體系。向萬里等從理論課程、課程設計、前言講座、大學生創新實踐及校外實踐基地五個角度構建了物流管理專業多維度實踐教學體系。董珊珊指出應用型本科物流管理專業實踐課程體系建設過程中存在實訓教師缺乏經驗、實訓資源利用率不高、校企合作形式不夠深入等問題。王曉玲從教學投人、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結果對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進行了評價,并給出相應的建議。李輝等通過因子分析從實踐教學成果、實踐教學環節、實踐教學教師因素對實踐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并給出建議。江清華從民辦高校的辦學經費、師資水平、實踐教學內容設計等方面分析實踐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胡賢滿通過分析VR技術在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中的優勢,提出構建虛擬仿真教學平臺,促進人才培養目標實現。
綜上,大多數學者對物流管理專業實踐課程體系的研究主要從課程框架體系、實踐教學過程、實訓教師經驗、技術與實踐相結合等方面進行研究。很少有學者從人工智能的角度出發,開發應用型本科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資源。因此,本文通過分析部分重點高校物流管理實踐課程開設情況,總結出當前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資源開發中存在的共性問題,然后對師范大學科文學院物流管理專業實踐課程開設給出改進建議,體現加強“人工智能類”教學資源開發重要作用,進一步促進實踐課程體系的建構。
I重點高校物流管理專業實踐課程體系建設情況
各高校物流管理實踐課程的設置主要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要求為主。實踐教學環節主要結合自身學校特色以實踐競賽、模擬、實驗訓練為主,與理論課程有很大的相關性。通過對雙一流高校和省屬重點高校近三年的人才培養方案收集與主要實踐課程查詢基礎上,以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物資學院等8所重點高校物流管理專業對其開設的實踐課程(只分析物流相關的實踐課程,一些通識類比如軍事實踐等不在分析范圍內)現狀進行對比分析,如表1所示。
表1重點高校物流管理專業實踐課程表

由表1可知,各個高校實踐資源開發情況:首先各個院校在理論課程中會設置部分上機實驗課程,充分利用物流實訓教學資源。在理論課實踐部分我們發現,只有武漢理工大學設置了與“人工智能”相關的課程;在集中實踐部分教育環節,大多數高校是關于物流仿真,模擬實驗課程,主要利用物流仿真實驗室教學資源。其中,東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大連海事,武漢理工大學在集中實踐教育環節設計到了大數據、智慧供應鏈、智慧物流的實踐課程,對“人工智能”實踐教學資源開發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北京物資學院在集中實踐教育環節融入了學科競賽及實訓仿真模擬比賽,鍛煉學生綜合素質能力。而且北京物資學院還與京東、FESCO、德邦等企業進行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實習基地,進行企業現場實訓,充分利用實習基地資源。但上述我們發現無論是理論課程實踐部分,還是集中實踐教育環節及校企合作實習基地建設環節,甚少涉及到有關“人工智能類”教學資源開發的情況,也給應用型本科實踐課程建設很大的啟發。
2應用型本科物流管理實踐課程體系建設借鑒
結合上述8所高校有關實踐課程資源開發情況,可知上述各個高校根據各自學校的定位從物流實訓、物流軟件、校外實習基地三方面對實踐資源進行開發,因此在取長的基礎上,可以充分開發“人工智能類”資源在物流實踐課程中的應用,構建具有特色的物流管理實踐課程體系。
定位是應用型本科,而物流管理專業自2015年招生以來,課程的建設進行不斷的適應專業的發展,但實踐課程建設依然是該專業的短板:(1)實習基地數智化層次不高,承接學生的能力也有限;(2)缺乏數智化實踐教學內容;(3)實踐課程開設分散化,未形成集成化產教結合的培養模式;(4)缺乏雙師型教師,且教師缺乏相關實訓經驗。
通過上述高校實踐課程開設分析結合科文學院物流管理專業實踐課程建設方面給出相應建議:
(1)充分利用數字信息化平臺,構架學生自主實踐的實踐資源平臺。未來物流工作的主要平臺定是與數字信息化技術密不可分的,無論是現在比較熱門的物流類“虛擬仿真實驗室”還是市場上已經較為成熟的“智能物流實驗室”,這些平臺能極大地開闊學生的視野,引領學生進行專業能力的遷移,進而構建物流管理思維。基于企業優勢和學校現有實踐教學資源,根據物流專業特色建立基礎技能實訓平臺、核心技能實訓平臺、綜合技能實訓平臺等實踐教學資源綜合管理平臺,構建立體化布局、分層次架構式的實踐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實現平臺與產業主流技術的同步與更新,以期增加學生自主實踐思考的機會。
(2)基于智能化與物流產業交互,深入挖掘“人工智能類”實踐教育資源。目前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在物流價值鏈的應用,使得“人工智能 + 物流”成為物流的發展方向。基于“人工智能類”實習實踐基地的建設,結合企業優勢和學校現有的教學資源,深人挖掘“人工智能類”教學資源,構建綜合化實踐教學資源管理平臺,構建立體化布局、分層次架構式的智能類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實現平臺與產業主流技術的同步與更新。
(3)厘清校外實踐開展的形式、內容與思路。校企合作實踐教學的內容與效果受制于外部環境和內部主體的雙重影響,其中內部主體的能力性起到主要作用。當校外實踐活動開展的目的意義不明確時,校企合作的實踐教學內容就形同虛設。認真梳理校企雙方需求的結合點,圍繞“一專多能”開設實踐課程,設計靈活的實踐內容與方式,將實踐課程的教學目標嵌入到企業需求中,并做好組織和管理工作,在理念基礎上真正發揮協同育人的作用。
(4)鼓勵教師參與企業智能化項目,優化校外實踐合作的形式和內容。制定詳實的專業教師企業實踐鍛煉年度計劃,選派優秀教師深人企業內部進行專業實踐鍛煉,全程體驗企業生產實踐過程;充分利用寒暑假時間確定實習課題,積極參與企業實際生產項目,到企業內部學習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探討解決教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提高專業技術素質,踐行校企深度合作模式的同時增強教學內容和手段的專業性,真正實現學以致用,達到培養應用創新型人才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EB/OL].(2022-12-15)[2024-06-13].https:/ww.gov.cn/zhengce/con-tent/2022-12/15/content_5732092.htm.
[2]黃永福.應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實踐課程體系的構建[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8,40(11):135-136.
[3]向萬里,張靜芳,趙小檸,等.物流管理專業多維度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J].物流科技,2015,38(9):90-92.
[4]董姍姍.應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J].物流科技,2022,45(18):177-180.
[5]王曉玲.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效果的ICRM評價[J].宏觀經濟管理,2017(S1):72-73,81.
[6]李輝,陳艷,尚猛.基于因子分析的應用型本科物流專業實踐教學效果評價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20,42(7):190-192.
[7]江清華.民辦應用型本科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研究——基于M高校 2019—2020屆畢業生的調研問卷[J].物流工程與管理,2020,42(11):180-183.
[8]胡賢滿.VR技術在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中的運用[J].物流工程與管理,2021,43(8):189-191.
[9]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