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云:“民以食為天?!绷中l輝的《此生有味:蘇東坡美食地圖》一書以蘇東坡的人生軌跡為序,記錄了他一生中品嘗過的各地美食:從眉山到開封,從鳳翔到杭州,從密州到徐州、湖州,再到黃州、惠州、儋州,最終定格在常州。書中的100余種美食均來自蘇東坡的詩文,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當地美食,一類是東坡自創的美食如東坡肉、烤羊蝎子、東坡羹等。細讀此書,可以發現如下幾個特點。
美食中有故事。此書在介紹各地美食的同時融入了蘇軾為官、交友和成長的故事,堪稱一部“吃貨”蘇東坡的另類傳記。蘇東坡仕途坎坷,如坐過山車一般起起落落。在升官與貶謫之際,他也得以遍嘗各地美食,遍游大江南北。最西是其家鄉眉州,本書第一章就介紹了眉山的美食麻辣兔肉與紅燒鯉魚,來自鳳翔任上蘇子給弟弟蘇轍寫的《饋歲》詩:“盤置巨鯉橫,發籠雙兔臥?!痹娗暗男⌒蛑姓f“余官于岐下歲暮思歸而不可得,故為此詩以寄子由”,足見家鄉的美食已融入蘇子的靈魂里。最東是杭州,蘇子兩次在杭州為官,將其視作自己的第二故鄉,曾感嘆“居杭積五歲,自意本杭人”(《送襄陽從事李友諒歸錢塘》)。蘇子任杭期間的詩文中記錄了許多“杭幫菜”,如烏菱白芡、銀刀魚、春筍等。最北邊是定州(今河北保定),定州多松,松脂和麥子、黍米一起釀出的酒叫“松醪”,其味獨特,“味甘余而小苦”,蘇子為此寫下了著名的《中山松醪賦》。最南端是海南的儋州,他在給友人的信中說:“此間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保ā洞鸪绦悴拧罚┑褪窃谶@樣的惡劣環境中,東坡嘗到了前所未有的美味——酒煮生蠔,并興致勃勃地寫下了制作流程和食后感:“海蠻獻蠔,剖之,得數升,肉與漿入水,與酒并煮,食之甚美,未始有也?!保ā妒诚枴罚┻€告誡兒子“每戒過子慎勿說,恐北方君子聞之,爭欲為東坡所為,求謫海南,分我此美也”。如此苦中作樂的自嘲與對當權者的揶揄,不愧是東坡先生!
美食中有文化。中華飲食文化,以其歷史傳承久、文化底蘊深、流傳地域廣、烹飪技術精而享譽世界。閱讀本書,我們可窺見中華美食文化之博大精深,以第一章的鯉魚為例,作者從《詩經·小雅·六月》的“飲御親友,炰鱉膾鯉”中的鯉魚刺身談起,講到《史記·孔子世家》中孔子得子后魯昭公賜其鯉魚的典故,又講到漢代蔡邕的詩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再講到唐代大詩人王維、李白、岑參、劉禹錫、李商隱等人詩歌中的鯉魚意象,最后還談及河南第一名菜“紅燒黃河鯉魚”與潮州菜中的酸菜番茄鯉魚煲的做法與味道,簡直就是一部簡約版的鯉魚文化史,令人嘆為觀止。
美食中有真情。書中蘇東坡的許多美食故事,均與其情感息息相關。首先是親情,蘇軾的許多關于美食的詩文,都是寄給蘇轍的。比如那道著名的烤羊蝎子的做法,就保存在他寫給弟弟的一封信中。其次是愛情,蘇子貶謫黃州時期的一道“二紅飯”,就是由妻子王閏之命名:“老妻大笑曰:‘此新樣二紅飯也’?!痹俅问怯亚椋K東坡朋友遍天下,曾言:“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碧K子與朋友之間的宴飲送別,留下了大量記錄美食的詩詞,如《丁公默送蝤蛑》《杜介送魚》《送牛尾貍與徐使君》《走筆謝呂行甫惠子魚》《次韻曾仲錫承議食蜜漬生荔枝》《謝蘇自之惠酒》等,光讀題目就令人食指大動。
《孟子·告子上》:“食色,性也?!睈勖朗呈侨祟惖奶煨?,對于超級吃貨蘇東坡來說,美食與文字一樣,都是他療愈身心的重要方式。假若圍繞蘇東坡來拍一部《舌尖上的大宋》,那絕對能饞得我們口水直流吧!
(撰稿人:溫州大學蘇步青學院" 陳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