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供應鏈貿易企業財務流程分析
1.業務特點供應鏈貿易企業本身的業務特點比較鮮明,一是從整體的業務環節方面比較繁雜,全鏈條流程較長,可以追溯到材料采購、生產、庫存、物流,再到銷售、財務資金管理等方面。二是上下游聯通的相關利益企業較多,供應商、物流商、生產商、終端客戶等,日常的交易數量大,交往頻繁,資金流龐大,無論是采購支付貨款,還是銷售回籠資金,數額都相當可觀。也因此,這類企業在財務、資金方面會面臨著較大的風險。
2.涉及流程供應鏈貿易企業財務流程主要涉及采購、庫存、銷售、資金等環節。采購環節,企業先依銷售和庫存狀況制定采購預算,經財務審核后實施采購。財務需調查供應商財務狀況,審核合同價格、付款方式等內容,收到發票核對無誤后按約付款。庫存管理時,財務確定成本核算方法,定期盤點庫存,比對賬面記錄并處理盤盈盤虧,同時分析庫存資金占用,助力采購和銷售策略制定。銷售環節,財務審核銷售合同的收款、價格等條款,發貨后開具發票,記錄收人與應收賬款,跟蹤款項回收,對逾期賬款催款并計提壞賬準備[2]。資金管理上,財務編制資金預算與計劃,合理安排資金籌集和使用,運用多種方式結算資金并實時監控流動。
財務流程常見問題
供應鏈貿易企業所展現出的業務特點,使其整體的財務流程鏈條繁瑣、復雜,管理難度較大,如果出現問題容易制約企業自身的發展。以某KZ企業為例,其問題存在于:
一是流程繁瑣。在采購、銷售等環節,往往涉及多層審批和復雜的手續。例如采購流程,從需求提出到最終付款,要經過采購部門、使用部門、財務部門等多部門的層層簽字確認,每個部門又有不同的審批環節,這不僅耗費大量時間,還容易因某個環節的延誤導致業務停滯。
二是信息傳遞效率低。供應鏈貿易涉及多主體、多環節,各環節產生的財務信息不能及時共享。比如銷售部門簽訂合同后,財務部門不能立即獲取合同關鍵信息,導致發票開具、收入確認等工作延遲,影響財務數據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三是成本控制能力薄弱。部分企業在采購成本上,缺乏有效的供應商成本分析和價格談判機制,難以獲取最優采購價格;日常對庫存周轉率關注不足,導致庫存積壓嚴重,占用大量資金,增加倉儲成本;運營過程中的隱性成本如溝通成本、流程重復成本等也缺乏有效管控。
四是風險防控力度不足,也對企業的財務安全帶來一定的威脅。不能及時根據市場價格波動調整財務策略,如在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時,未能提前鎖定采購價格,導致成本大幅上升。信用風險上,對客戶信用評估不充分,賒銷政策過于寬松,造成應收賬款壞賬率增加。
諸如此類的問題都是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率和財務管理效率,因此內部必須要考慮通過對流程的優化來減少相關的問題的出現。
三、優化方案實施
1.采購環節優化KZ企業擬定的這些優化方案主要是為解決以往采購流程中存在的效率低、管理不規范等問題,提高采購環節的整體效益。
利用大數據篩選優質供應商,建立動態供應商庫。企業以往依賴人工經驗和有限的市場信息篩選供應商,不僅效率低,還難以找到性價比最優的合作伙伴。后續企業引入了AI、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接入企業的供應商、物料管理系統,收集海量供應商信息,包括價格、交貨期、產品質量、過往客戶評價等。通過數據分析模型,對供應商進行多維度評估,精準識別出優質供應商。
優化付款流程,采用自動化付款審批,縮短付款期。企業以往的付款審批依賴人工層層簽字,流程冗長,容易出現逾期付款等問題。為此,企業在2022年下半年引入自動化付款審批程序,只要設定好付款審批規則,如金額、供應商類別等,系統根據預設規則自動審批。當滿足付款條件時,系統自動發起付款流程,對常規供應商的小額貨款支付,付款周期從原來的7-10天縮短至3天以內,供應商滿意度有了很大提升,公司在供應鏈中的信譽也有所增強。
2.銷售環節優化銷售環節的優化措施主要是為解決KZ企業銷售與財務信息脫節、開票效率低以及應收賬款管理不善等問題,提升企業的銷售管理水平和資金回籠能力。
一是搭建業財融合平臺,共享銷售訂單和財務信息。2022年之前,KZ企業銷售部門簽訂訂單后,需人工將訂單關鍵信息傳遞給財務部門,效率較低后續企業積極搭建業財融合平臺,實現銷售訂單信息實時同步到財務系統。銷售部門簽訂訂單時使用電子終端設備,完成后訂單的產品明細、價格、交貨時間等信息會即可同步到平臺中,財務人員也能即時知曉訂單情況,提前做好賬務處理準備。
二是利用智能開票系統來優化開票流程,系統直接從業財融合平臺獲取銷售訂單數據,自動生成發票。比如服裝原材料銷售業務,以往開具一張發票需要3-5分鐘,引用智能開票系統后10秒內即可完成,提高了開票效率,減少了因發票問題導致的客戶投訴和財務風險
3.庫存管理優化KZ企業過去的運營中,庫存成本統計存在延遲,依賴人工定期盤點,難以實時掌握庫存動態,導致成本把控滯后。建立庫存成本實時監控系統后,系統整合采購成本、倉儲成本、運輸成本等數據,實時更新庫存成本信息。通過物聯網技術,在庫存商品上貼上RFID標簽,庫存管理人員使用手持掃描設備,商品出入庫時,數據自動傳輸至系統,實現庫存動態盤點。在庫存管理方面,企業運用ABC分類法優化庫存結構,根據庫存商品的價值、銷量等因素進行分類。
A類商品價值高、銷量大,重點管理,嚴格控制庫存數量,確保庫存周轉率;B類商品介于A、C類之間,采用適中的管理策略;C類商品價值低、銷量小適當放寬庫存管理。比如電子元件,將高端芯片歸為A類,公司密切監控其庫存水平,依據銷售數據精準補貨;將常用的普通電阻電容歸為C類,采用批量采購方式降低采購成本,同時保持一定庫存以滿足日常需求。經過這種方式改良后,企業庫存資金占用率降低了 21.4%
4.資金管理由于KZ企業業務廣泛,旗下也有眾多子公司和業務板塊,資金分散在各個賬戶,缺乏有效的統一管理,總公司對資金流向難以實時掌控企業便在流程優化方面,擬定使用用友NCCloud資金管理平臺,平臺具備賬戶管理、資金結算、資金監控等眾多功能。而且賬戶管理系統也可以整合公司旗下所有銀行賬戶信息,實現統一視圖展示,方便集中管控。資金結算功能也能支持線上化操作,無論是采購電子元器件時向供應商付款,還是銷售服裝原材料后接收客戶回款,都能通過平臺快速完成,且每筆資金交易都有詳細記錄和電子憑證留存。
同時,企業為進一步提升財務管理和決策效率,積極引人SAPAnalyticsCloud財務分析工具,結合大數據分析和當前的AI大模型,極大提升了管理層的數據整合和分析能力。通過連接公司的財務系統、業務系統等數據源,能獲取歷史財務數據、市場利率走勢、業務發展規劃等多維度數據。利用該工具的預測模型,結合機器學習算法,還能對各業務板塊的資金需求和回籠時間進行精準預測,比如在編制下一年度預算時,工具根據過往銷售數據、市場趨勢以及新業務拓展計劃,預測出電子元器件采購業務在第二季度的資金需求高峰,并給出合理的資金儲備建議,避免資金閑置或短缺,借助這些優化,KZ企業的資金管理成本降低了約 11.2%
(作者單位:洛陽文旅貿易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