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持續推進城市更新行動的意見》發布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是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舉措。為持續推進城市更新行動,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現提出如下意見。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轉變城市開發建設方式,建立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規,大力實施城市更新,促進城市結構優化、功能完善、文脈賡續、品質提升,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主要目標是:到2030年,城市更新行動實施取得重要進展,城市更新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城市開發建設方式轉型初見成效,安全發展基礎更加牢固,服務效能不斷提高,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經濟業態更加豐富,文化遺產有效保護,風貌特色更加彰顯,城市成為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的空間。主要任務包括:(一)加強既有建筑改造利用。(二)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整治改造。(三)開展完整社區建設。(四)推進老舊街區、老舊廠區、城中村等更新改造。(五)完善城市功能。(六)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改造。(七)修復城市生態系統。(八)保護傳承城市歷史文化。加強支撐保障:(一)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實施機制。(二)完善用地政策。(三)建立房屋使用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四)健全多元化投融資方式。(五)建立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公眾參與的城市更新可持續模式。(六)健全法規標準。
來源:新華社2025年5月5日
2新版《國土空間規劃城市體檢評估規程》發布
2025年5月,新版《國土空間規劃城市體檢評估規程》(以下簡稱“新版《規程》”)正式印發施行。新版《規程》要求從今年開始,把規劃實施的年度“體檢報告”逐步與綜合供地計劃編制和自然資源領域的示范創建、改革試點單位的確定等掛鉤,加強城市國土空間績效考核。
新版《規程》將城市安全韌性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從近年的重大自然災害和安全事故中舉一反三,增設“蓄滯洪區和城鎮開發邊界重疊面積”指標,引導城鎮科學布局,減少災害損失;增設“城區范圍及周邊20公里農用地面積”指標,引導在城市近郊加強“米袋子”“菜籃子”等基地建設,提高疫情等極端條件下的糧食自給能力;增設“水源地數量”指標,推動城市實現多水源保障,提升對水源污染事故的應對能力;增加老舊燃氣管網改造進度及管道安全距離控制、電動自行車停車場所空間保障、建筑垃圾處置場地設施空間保障等方面的監測評估內容,著力從源頭上減少安全隱患。新版《規程》加強對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引導。如強化對空間矛盾沖突的及時識別,指導各城市定期監測各類自然資源空間布局、“三區三線”實施、規劃傳導銜接等方面的矛盾沖突情形,有針對性地完善規劃及管理政策。新版《規程》更加關注人民群眾的實際感受。將“5分鐘社區生活圈”評估提級為各城市的必選動作,分項對中小學、養老設施、文體設施、衛生服務設施、菜市場(生鮮超市)和足球場地等步行5分鐘或5分鐘覆蓋情況,以及通勤時間、人均公園綠地、自然文化遺產數量等開展定期體檢評估,引導城市及時補齊短板,促進各類設施供給充分、布局優化,努力為人民群眾創造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良好環境。
據悉,此次《規程》修訂適應國土空間治理“數智化”轉型需求,進一步強調數字化手段、智慧化方法運用,優化指標填報方式,著力解決填報任務重和數據獲取難、協調難、口徑不統一等問題。
來源:中國自然資源報2025年5月9日
3《上海市發展規劃條例》7月日起施行
《上海市發展規劃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由上海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于2025年5月28日表決通過,自2025年7月日起施行。科學制定和接續實施五年規劃,是我們黨治國理政一條重要經驗。《條例》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在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明確了本市發展規劃應當落實國家發展戰略、貫徹國家發展規劃,確立發展規劃在規劃體系中的戰略導向作用,規定了規劃編制、審批、實施、監督等各環節的要求,是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法規。
《條例》共六章四十條。主要亮點包括:一是堅持提高政治站位,把頂層設計和問計于民統一起來。健全黨委提出規劃建議、政府組織編制規劃綱要、人大審查批準后公布實施的工作機制;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把頂層設計和問計于民統一起來。二是全方位構建本市統一規劃體系,形成規劃協同合力。健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度體系,發揮發展規劃戰略導向作用,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基礎作用,增強專項規劃和區域規劃實施支撐作用。三是提高規劃編制質量,確保規劃實用管用。突出規劃銜接協調,強化銜接審查程序,確保不同層級、不同類型規劃之間銜接協調。四是打造全周期管理閉環,推動規劃從藍圖轉化為實景畫。健全推進落實機制,加強發展規劃、專項規劃和區域規劃的組織實施,各相關部門應當明確規劃實施的具體工作安排、推進措施等。五是突出對規劃制定、實施情況的全方位監督,維護規劃嚴肅性權威性。規定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以及有關專門委員會對發展規劃實施情況的監督,監察機關和審計機關依法進行監督。
來源:“上海發布”公眾號2025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