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美的媽媽曾經(jīng)給她張羅相親,對方是大美不喜歡的自命不凡的那類。但媽媽逼得緊,她只好硬著頭皮赴約。我給她出餿主意:“你約他吃鴨骨架啊,啃得一臉醬油,對方肯定被嚇跑。”
他倆真的去啃鴨骨架了。對方委婉地問:“你是不是很餓,是不是很喜歡吃鴨骨架?”大美不說話,挑眉示意:“你不吃啊?”她吃盡興了往椅子上一靠,雙手插兜:“我吃得多,我請客。”
故事結局沒有逆轉,對方?jīng)]有因此就覺得她很獨特,從而喜歡上她。這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幾乎不可能的。初次見面,這樣給人感覺是缺乏修養(yǎng),相親態(tài)度不認真。從坐下點鴨骨架那一刻開始,就擺明了“吃完這頓,我們老死不相往來”。
不喜歡一個人,才會吃相難看把對方嚇跑,喜歡一個人,怎么敢冒啃鴨骨架的風險呢?
怎么就不能呢?
喜歡一個人,更應該一起去吃手撕雞,啃鴨骨架,喝胡辣湯,張大嘴吃巨無霸漢堡。如果他也喜歡你,一定覺得你可愛。彼此喜歡的兩個人怎么看對方怎么順眼,狼吞虎咽,百看不厭。如果他嫌你吃相難看,就不要浪費時間了。
有一部美劇,名字我忘記了。丈夫問身邊的妻子:“你知道我是在哪一刻愛上你的嗎?”妻子答:“是第一次我們認識,我走T臺的時候?”
丈夫搖了搖頭說:“有一次我們約在一家烤羊肉的餐廳,你穿著一件吊帶裙子,手里抓著一根很大的羊骨頭,湯汁都流到手肘了,你笑得很大聲。服務員走過來問你需不需要紙巾,你擺擺手說不用。那一刻我心想,我一定要娶她,這個女孩讓整個餐廳都快樂起來了。”
妻子笑著問道:“你知道我是什么時候確定想跟你過一輩子的嗎?”
丈夫說:“是我向你求婚的時候?”
妻子搖搖頭:“就在剛剛。”
我們往往喜歡一個人就變得小心翼翼,生怕出錯。那種不松弛,很尋常。可是,這樣下去哪怕成功了,你收獲的也會是小心翼翼的愛情啊。
人在愛情中折射的全是自己。你喜歡什么樣的人,就代表了你的品位;你喜歡什么樣的相處,就意味著那樣的生活節(jié)奏能讓你舒服。
我們不可能一輩子戴美瞳、卷頭發(fā)、噴香水去見心上人,除非兩個人永遠小心翼翼,永遠滿足于精致的表象。可是假如永遠光鮮、永遠甜蜜、永遠不出錯,愛情的維度未免太乏味了。
愛一個人,理應愛他燦爛如花,也愛他一塌糊涂。
張智霖被問:“如果生命還剩24小時,你會對袁詠儀說什么?”他說:“我死了之后,你的錢夠不夠花啊?你說夠,我就安心了。”這種愛呢,是永遠在問你的錢夠不夠花,穿得夠不夠暖,肚子吃不吃得飽,等你死了我才敢放心死。這種愛是秋衣扎進秋褲里,秋褲扎進襪子里的踏實。
希望我們都能找到暖烘烘的人,一起在冬日共進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