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6日,我國籃球資深裁判員郭玉佩先生因病辭世,享年93歲。
郭玉佩1956年開始當裁判,1959年擔任第一屆全運會籃球預賽副裁判長。1960年,郭玉佩成為國家級裁判員。1965年,他擔任第二屆全運會籃球裁判長。1978年,郭玉佩成為新中國第一批國際級籃球裁判員之一。他曾先后擔任國際比賽的裁判100多場,出訪20多個國家和地區。1990年,郭玉佩被國際籃球聯合會批準為籃球國際級榮譽裁判員。
郭玉佩出生于山東無棣縣,上大學時希望參加抗美援朝,報考了軍校學習無線電技術。由于他愛好籃球,又有身高和體能優勢,在軍委工程學校無線電工程系學習期間,不僅是學業上的佼佼者,更是校籃球隊的中鋒。一次與八一男籃的表演賽中,他以出色的表現吸引了總政治部的注意。郭玉佩不曾想到,自己的人生軌跡會在這次偶然的籃球比賽中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
1951年,無線電工程系學生學生郭玉佩被抽調到八一男籃。接到調令后,他內心矛盾。他深知籃球在當時不被廣泛重視,而且自己已經掌握了扎實的無線電工程技術,對未來充滿期待。但是,軍人郭玉佩服從組織安排,背起行囊前往八一隊報到。他意識到,打籃球不光是為了健身和娛樂。就這樣,郭玉佩踏上了籃球之路。

比賽時,郭玉佩上場機會不多,隊友在場上生龍活虎,自己坐板凳的滋味很不好受。后來,郭玉佩隨隊訪問歐洲,進一步認識到籃球在國際交流中的重要性。他逐漸安下心來,全身心投入到籃球運動中,出訪歐洲回來撰寫的籃球研究文章《歐洲籃球攻防戰術》廣受肯定,這也是轉型成為裁判的先機。
1956年,八一男籃在全國聯賽拿了第三名。聯賽結束后,郭玉佩拿起哨子,當了籃球裁判員。他說,當運動員只能影響一場球,當裁判卻能改變整個比賽的風氣。郭玉佩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他吹過四屆全運會,從1959年第一屆全運會當副裁判長開始,到1979年第四屆全運會當總裁判長,二十年里籃球規則不斷改進,中國籃球也在追趕國際潮流的變化。1965年第二屆全運會,他當裁判長,決賽前夜突然發現規則手冊里有條細則翻譯得不準確,于是連夜帶著幾個裁判重新核對,折騰到天亮。這條修正的規則被寫進教材,用了整整二十年。
說起郭玉佩在球場上執法公正,大家有口皆碑。當年有一次國際軍事錦標賽,某國領隊悄悄往裁判員休息室送紅酒,想讓他“關照”一下。他直接拎著酒瓶找到組委會,當著二十多個國家代表的面說:“中國裁判只認規則不認人。”
還有一次,中國男籃出訪,來到格魯吉亞,當地觀眾想贏怕輸,喊聲震天。郭玉佩沒有畏懼,主隊球員犯規,他敢于吹罰,最終中國男籃靠實力獲得了勝利。賽后為防不測,中國隊的錢澄海、楊伯鏞等隊員圍一圈護送郭玉佩離場。歡迎晚宴上,主持人特地把郭玉佩叫到身邊,豎起拇指夸他具有堅定的意志。
郭玉佩對蓄意挑釁者毫不客氣。1990年北京舉辦亞運會,他已經58歲,在裁判席上,胸前掛著“先進工作者”的牌子,一直在公正執法。有個外國教練輸球又輸人,把怨氣撒到裁判身上,沖郭玉佩大吼。郭玉佩直接用英語訓斥對方,有理有據,那位教練啞口無言。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郭玉佩當裁判時,總覺得外文規則書看不懂。為做好國際賽事執裁,他傾注了大量心血學習外語。退休后轉頭就扎進書堆,長期參與編譯、修訂裁判規則等各項工作。《FIBA籃球規則例解》、《NBA規則詳解》,這些現在裁判手頭的工具書,都是他戴著老花鏡一個字一個字啃下來的。郭玉佩進名人堂前,出版社編輯收到他手寫的修改意見,說最新版規則里有個術語譯得不對。他家的書柜里裝滿了俄文版的蘇聯籃球教材、英文版的NBA裁判手冊,還有泛黃的《籃球裁判600問》手稿。 郭玉佩的女兒說,他最后幾個月已經拿不穩筆了,還讓人念國際籃聯的郵件,聽到新規則修改就急得拍桌子。他翻譯的最后一本書叫《籃球裁判藝術》,扉頁上印著一段話:“裁判員的權威不在于哨響時的威風,而是在球員轉身離去時,心里還留著對公正的信任。”
關于中國籃球名人堂,郭玉佩早就說過自己的觀點:“名人堂可以激勵廣大青少年熱愛籃球運動,樹立榮譽感、進取心,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2024年12月,92歲的郭玉佩以杰出裁判員身份入選第三屆中國籃球名人堂。
2025年3月名人堂入堂儀式上,郭玉佩坐著輪椅接過徽章,臺下全是中國籃壇的功勛人物。 主持人問他有什么想對年輕裁判說,他抓著話筒說了六個字:“公生明,廉生威。”鏗鏘有力的話語,讓現場觀眾掌聲雷動。后來這句話被做成大字,掛在籃協裁判培訓中心的墻上。
郭玉佩思路清晰地講述他的籃球人生。他在發言時首先調侃道,自己所從事的工作“費力不討好”,“贏球的未必會夸,但輸球的肯定會罵”,引來全場的歡笑聲。郭玉佩接著說:“當裁判需要扎實的專業能力,更需要有一顆公正廉潔的心,還要有終身學習的態度。賽場上手中的哨子代表公平與正義,無論面臨多大的誘惑和壓力,都要堅守底線。賽場下心中的信念承載著責任和使命,只有不斷學習、與時俱進,才能在規則上不斷更新,在日益復雜的國際環境中站穩腳跟。當裁判要有勇氣,有魄力,裁判員是球場上的執法者,不能慫,我之所以能在國際舞臺上自信地判罰,是外語能力幫了我大忙。裁判只有敢于堅持原則、出以公心,才能贏得觀眾和球員的尊重。希望未來籃球場上能夠有更多的人吹響公正廉潔的哨聲!”
國際籃聯裁判主管卡爾先生向郭玉佩發來祝賀詞,他表示很高興看到2024年中國籃球名人堂設立裁判員序列,在此代表國際籃聯裁判部,祝賀郭玉佩成為首位中國籃球名人堂裁判員成員。他希望未來有更多出色的裁判員進入中國籃球名人堂,繼續傳承籃球精神。
郭玉佩從事裁判工作長達50年,在國內外重大比賽中擔任過仲裁委員、技術代表。他著有《籃球》一書,撰寫學術文章和體育論文多篇。晚年的郭玉佩仍與籃球競賽裁判工作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撰寫有關規則、裁判法的新知識,翻譯了《籃球規則例解》一書和許多有關規則和裁判法的資料。郭玉佩博學多才,德高望重,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謙虛謹慎,平易近人,為中國籃球裁判隊伍的思想和業務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人們長久地懷念他。
責編 陶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