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引用格式:.“OBE + 項目式教學”在高職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藝術科技,2025,38(12):118-120.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5)12-0118-03
0引言
隨著全球教育改革的開展,傳統的以知識為導向、教師為主體的被動式教學已無法適應行業需求、學生發展及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多重挑戰。為了深入貫徹落實“新雙高”建設文件精神,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4 OBE+ 項目式教學”應運而生。
基于OBE的項目式教學通過明確成果目標、反向設計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和完善評價體系,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1]。
本文以OBE理念為基礎,采用項目式教學模式,結合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崗位需求,將其引入Python課程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高職院校Python程序設計課程教學現狀
1.1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缺乏創新性指導
目前,部分高職院校的計算機專業仍采用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講練結合的方式開展教學,教師講完知識點、學生進行上機實踐練習,教學過程專注課程內容的傳授,忽視學生程序設計能力的培養。以教師為主體,師生互動不足,導致學生無法成為學習的主體,難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2教學內容與市場需求脫節
高職院校Python教學內容陳舊,多為常見的傳統案例或問題(如百錢買百雞、猜拳游戲等),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實踐過程缺乏創新性和真實工作業務場景,導致學生實戰經驗不足,實踐環節薄弱,不利于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造成學生所學知識與實際工作中所需的技能要求存在差距,學生無法勝任實際職場工作。
1.3教學評價單一,缺乏科學性和全面性
在Python課程教學過程中,課程評價方式主要是根據學生期末成績、考勤、上課表現及實踐項目作業等進行綜合評分[2],忽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創新和實踐能力及團隊合作等方面的考核。另外,實踐項目重結果輕過程,學生在提交項目的同時存在互相抄襲現象,缺乏對學生實踐過程的監控和反饋。因此,需要優化教學評價機制,強化過程性評價,提升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落實“學生中心,成果導向,持續改進”是當前高職教育提升教學質量的核心。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OBE + 項目式教學”理念的Python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方案,促使教師從注重教學過程轉變為關注學生學習過程,通過反向設計、項目化教學,優化實踐教學內容與方法,促使教師更加注重學生的創新與實踐能力,以更好地適應未來職業的發展需求并提升職業素養。
2OBE理念與項目式教學模式的融合
2.1 OBE理念
OBE即成果導向教育,主要是以學習成果為目標導向,通過反向設計教學內容和正向模塊化組織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采用OBE理念指導教學,主要側重于以下方面:一是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整個教育過程的中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并能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二是以產出為導向,教師以學習產出為整個教學的起點,反向設計教學內容,進而開展教學活動,教學評價從傳統的關注教的效果轉向關注學的成效,教學過程從基于課程內容的教學轉變為基于學習產出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三是以教學過程的持續改進為準則,通過設計多元評價體系,了解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及時迭代教學設計,優化學生的學習成果[3]。
2.2 項目式教學
項目式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基于項目的教學,通過真實項目的實施,將學生知識學習與能力培養深度融合「4]。其具體特征是:一是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學過程需發揮學生自主能動性;二是學習情景真實且具體,教學內容來源于實際生活問題或對真實問題的仿真;三是項目不是簡單案例或模塊,而是讓學生理解企業的工作流程和規范,通過團隊協作不斷迭代試錯,積累項目經驗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項目式教學突破了傳統以教師為中心、講練結合的教學束縛,為學生提供更具挑戰性、實踐性的學習體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其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應對崗位挑戰的能力。
2.3OBE理念與項目式教學的契合點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OBE教學理念為開展教學指明了方向,項目式教學為教學設計與實施提供方法,兩者相互融合,能夠充分發揮兩種教學模式的優勢。以學生為中心,以成果為導向,以項目為載體組織教學活動[5],通過反向設計教學內容,優化實踐教學過程與方法,提升學生學習成果的達成度,進而增強學生學習獲得感,有助于引導學生深度學習,也有利于教師實現教與學觀念的轉變,促進教師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學生的成長與職業能力,培養學生在課堂中通過團隊協作解決實際問題。將‘
項目式教學”的理念融入教學,能夠解決Python程序設計課程面臨的諸多問題,更好地適應未來職業發展的需求。
3基于OBE的空氣質量評級系統項目教學設計方案
3.1教學實施背景
Python程序設計是N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必修課,筆者于2024年春季擔任Python程序設計專業課教師,開展為期一學期的Python教學,選取的空氣質量評級系統項目已在該學期基于OBE的項目式教學中實施完畢,經過為期3個月的教學實踐,目前已形成對“ ?0BE+ 項目式教學”的充分認識,通過本文的分析,旨在為其他教師開展基于OBE的項目式教學提供幫助。
3.2教學目標確定
為遵循“ OBE+ 項目式教學”理念,筆者以學生為中心,成果為導向,持續改進項目為原則,采用三維目標體系,分別從知識、技能和素養方面對空氣質量評級系統項目進行教學目標的制定。第一,知識目標。一是掌握判斷語句的使用;二是了解空氣質量評級標準AQI的核心閾值。第二,技能目標。一是能編寫程序實現AQI的多級判定;二是能利用判斷語句解決實際問題。第三,素質目標。一是增強總結規律的能力,形成技術遷移思維;二是強化環境保護意識,提倡節約能源、綠色出行。
3.3教學內容分析
從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展示的實時全國AQI地圖出發定義教學目標,空氣質量評級系統項目主要聚焦于IF語句的核心應用,讓學生在真實環境問題中掌握if語句,能夠準確運用if-elif-else實現多級空氣質量判定的邏輯,從基礎代碼編程到功能拓展最后到創新遷移,讓學生了解并經歷企業項目的開發流程。
3.4教學過程設計
3.4.1 創設情境,設計項目
為遵循OBE理念中的成果導向原則,需建立現實需求與實際編程內容之間的聯系,開展課堂活動。教學第一步就是明確項目目標和學習成果,教學設計的項目應明確、具體,并與課程教學大綱、人才培養方案和學生實際工作需求一致。以開展IF條件語句教學內容為例,首先,可通過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展示全國空氣質量等級和AQI的值。其次,給出核心問題:當 AQI=196 時,應觸發什么級別的預警?各小組通過探究大量空氣質量指數得出空氣質量等級。最后,導人項目主題:請大家制作出一個空氣質量評級系統。
3.4.2制定計劃,實施項目
項目在實施過程中應圍繞小組討論、分工合作展開,教師針對不同學情的學生采用異質分組,形成項目小組,并積極開展項目活動。如在空氣質量評級系統項目實施中,學生根據課堂導學案進行任務分析,各小組成員需思考本小組設計的空氣質量評級系統應具備哪些功能,通過此系統用戶能夠獲取哪些信息,進而開展組內探討并分工合作查閱相關資料。例如,可根據空氣質量指數(AQI)來評定空氣質量等級,當遇到需要根據某個特定條件,即AQI的值是否滿足某一范圍來決定是否執行某些指定操作時,就可以利用分支語句來解決問題,最終形成項目方案、開展項目。教師針對學生在項目實施中程序設計方面出現的問題,提供相關教學資源進行重難點總結說明。基于成果導向,通過實施項目完成代碼,使學生掌握IF分支語句,在此過程中各小組通過實施項目任務主動發現問題,鍛煉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本階段有助于培養學生問題解決、算法思維能力。
3.4.3實踐探究,優化項目
在實際企業項目開發過程中,學生應具備工程化思維和用戶體驗意識??諝赓|量評級系統還可以增加人機交互功能,根據AQI區間范圍不僅可通過程序得出對應空氣質量等級,也可體現人文關懷,比如針對AQI的值給出不同人群戶外活動建議。各小組通過交流展示本組項目作品,認識到自已項目功能的不足,不斷反思,在二次創作中融合其他小組創新點,對項目進行修改和完善,最終完成項目[6]。修改完成后各小組交換程序,測試對方的程序代碼,記錄是否存在邊界值設計不準確或者程序代碼的Bug,課堂上立刻討論解決方案。通過交換項目,各小組可以再次相互借鑒,進而對本組項目進行深度優化,使小組成員具備算法優化意識,并能嘗試運用其他知識完成此項目任務。
3.4.4項目評價,遷移應用
教師課堂巡查各小組項目成果迭代情況,組織學生進行評價。基于OBE的項目式教學采用多元評價體系,各小組展示作品并分享交流經驗,在此過程中組織學生使用學習任務評價單進行自評和互評,教師在學生評價的基礎上進行總結性評價,最后將各項目小組成果匯報內容和課后項目拓展情況納入形成性評價。通過多元評價,促使學生對自己的項目成果進行反思,培養其創新遷移能力。課后遷移拓展是學生知識內化、自主學習能力的體現,教師通過學習通發布與本節課相似的遷移任務卡,讓學生進一步解析企業設計方案過程中的實現邏輯,課后的遷移應用主要針對學生已有的知識體系解決實際問題,構建知識框架,以培養學生在計算機專業領域持續學習的能力。
本研究在Python程序設計課程中開展基于OBE的項目式教學,以設計的教學活動流程為藍本,教師從學習者特征出發,進行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和教學評價的設計,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與合作學習。以項目為抓手,以結果為導向,優化教學內容和方法,促使教師從注重教學過程轉變為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成果,此轉變使教師更加關注學生本身,關注其職業能力的發展和個人長期成長,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職業素養。
4結語
本研究基于傳統Python課堂的實際需求開展基于OBE的項目式教學,實踐證明,基于OBE的項目式教學注重學生的個體性和差異性,提高了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為培養具備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提供了堅實基礎。高職院校教學改革是一個系統而龐大的工程,不同地區、不同專業、不同學校并沒有一套現成模版可套用,本文通過探究基于OBE的項目式教學在高職Python程序設計課程教學中的實際應用,對教學模式進行再設計和再優化,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性解決問題的能力?;贠BE的項目式教學需根據學習者實際情況設計與企業項目對接、與學生能力匹配、持續優化的教學項目,進而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企業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提高高職教育對接產業的關鍵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李志義.成果導向的教學設計[J].中國大學教學,2015(3):32-33.
[2」梁艷.基于項目驅動的Python語言課程的教學研究[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20,22(3):41-43.
[3]馬國勤.基于OBE理念的高職課程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J」.職教論壇,2020,36(5):63-68.
[4]高志軍,陶玉鳳.基于項目的學習(PBL)模式在教學中的應用[J].電化教育研究,2009(12):92-95.
[5」邢紅梅,安興亞.基于OBE理念的程序設計基礎課程改革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22(10):206-211.
[6」劉鈺鈺.面向初中生計算思維培養的項目式教學設計與實踐研究[D].銀川:寧夏大學,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