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教材分析
《彩色的夢》是二年級下冊中一首典型的兒童詩。詩中描寫了孩子們用彩色鉛筆在白紙上畫畫時的豐富想象。這首詩共有四個小節,第一小節描寫了現實中“我有一大把彩色的夢”,第二至四小節描寫彩色鉛筆畫出的多姿多彩的夢境,表現了孩子們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向往。課后題解讀:第一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從而增強學生的語感;引導學生通過想象,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鍛煉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運用能力;同時借助插圖,引導學生感受畫面和展開想象,以達到訓練的目標。第二題通過仿寫,擴大學生的想象空間,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二、教學目標
1.認識“盒、聊、坪”等9個生字,會寫“彩、夢、森”等9個字,會寫“彩色、腳尖、森林”等8個詞語。
2.能流利地朗讀詩歌,讓學生學會用邊讀邊想象的方法理解課文,并用自己的話說出彩色鉛筆畫出的夢。
3.能根據詩中的情景進行想象,試著仿照詩歌中的第2小節,把自己想畫的內容寫下來。
三、教學過程
(一)板塊一:從“夢”切入,激情引趣
1.談話激趣:“同學們,你們晚上會做夢嗎?有沒有做過彩色的夢?”
2.色彩游戲:出示彩色卡紙(紅、黃、藍、綠),讓學生說說看到顏色時會想到哪些事物。
3.引出課題:孩子們的夢都是五顏六色的。這節課,我們一起跟隨著作者走進《彩色的夢》。
4.齊讀課題,質疑問難:讀了題目,你有什么問題提出嗎?(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為什么夢是彩色的?”“彩色的夢是什么樣子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通過“夢”和“色彩”的聯想,點燃學生興趣,激活想象力。重點引導“彩色”與“夢”兩個詞語,營造詩意氛圍,為朗讀和仿寫做鋪墊。實現“激趣一共鳴一求知”這種層層遞進的效果。
(二)板塊二:初讀童詩,認識生字
1.初讀課文。(1)教師配上音樂范讀,引導學生閉上眼睛想象畫面。(2)學生朗讀詩歌,要求:讀正確,讀流利,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給詩歌的每一節標上序號;思考“彩色的夢”指什么?
2.分類識字。(1)出示第一組生字:盒、聊、坪。“盒”字教學:出示實物鉛筆盒,理解“盒”的意思;編口訣:“一人一口,藏在皿中”。“聊”字教學:做“聊天”動作,理解意思;拓展詞語“閑聊”“聊齋”。“坪”字教學:出示草坪圖片,與“蘋”對比記憶。(2)出示第二組生字:郁、肉、精。“郁”字教學:結合詞語“蔥郁”,展示課件:茂密的森林。“囪”字教學:簡筆畫煙肉,強調筆順。“精”字教學:拆分為“米 + 青”。
3.游戲鞏固。(1)“夢境尋寶”游戲:課件出示星空圖,星星里隱藏著一個生字,學生認讀正確后,星星會變顏色。(2)“詞語連連看”:將拆分出來的字與部件重新組合,變成另外一個字。
4.師生交流。(1)“彩色的夢”具體指的是什么?(彩色鉛筆畫出的夢境。)(2)同學們,你從詩歌中哪些地方發現是彩色鉛筆畫出的彩色夢境呢?
【設計意圖】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是識字,這節課采用分類識字法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并結合圖片、動作、實物等多種方式來理解字義,通過多種游戲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鞏固記憶的效果。
(三)板塊三:品讀賞析,想象畫面
學習第一小節。(1)引導學生品讀“夢”的多彩。課件出示詩句:我有一大把彩色的夢,有的長,有的圓,有的硬。品讀詞語:“有的…有的…有的…”“一大把” ① 質疑:我們平常說“一個夢”,為什么詩中的夢會是“一大把”呢?(夢的數量很多;“彩色的夢”是用彩色鉛筆畫出來的。) ② 引導學生發現:這“一大把彩色的夢”是什么樣子?(形狀多、顏色多…)(2)引導學生感受“夢”的快樂。課件出示詩句:他們躺在鉛筆盒里聊天,一打開,就在白紙上跳蹦。 ① 指名學生朗讀,思考:這“一大把彩色的夢”躺在哪兒?理解“聊天”“跳蹦”的是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使詩歌更有趣。 ② 想象表演:如果你是盒中的彩色鉛筆,你會和伙伴們聊些什么?(我是紅色的鉛筆,我會畫出紅艷艷的花朵;我是黃色的鉛筆,我會畫出黃色的麥子。) ③ 全體同學齊讀第1小節。(讓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還要配上動作)
【設計意圖】通過朗讀“我有一大把彩色的夢”,引導學生感知詩歌的童趣和歡快;抓住“彩色鉛筆”“跳蹦”“聊天”等詞語,把抽象的“夢”具象化,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通過分析量詞、搭配詞語和運用擬人修辭手法來積累語言,為全文學習做鋪墊。注重引導學生在讀中激發興趣,在讀中感悟詩情,實現審美體驗與語言訓練的雙重目標。
(四)板塊四:創意表達,放飛想象
1.學習第二小節。(1)多種形式的朗讀:① 讓學生邊讀邊想象,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畫面?畫出的詞語(草坪、野花、天空); ② 課件展示對應畫面,配上音樂朗讀第二小節,感受色彩的變化(綠 $$ 紅 $$ 藍)(2)引導學生讀好重音,學會邊讀邊想象畫面。方法:首先讓學生根據自己想象的畫面,有感情地朗讀第2小節;接著指名在全班展示,其他學生說聽后的感受。預設1:體會畫面的變化。如果學生朗讀時,重讀“大塊、大朵、大片”,教師要引導學生想象畫面的變化之快:小作者畫畫時多愉快啊,筆尖滑過的地方,變化可迅速啊。你看這兒一大朵,那兒一大塊,那兒又是一大片。預設2:體會畫面的顏色美。如果學生重讀“綠、紅、藍”,引導學生想象顏色:紅了,綠了,藍了,彩色的夢顏色多美啊!
2.仿說句子,放飛想象。第一步:在句子中加上破折號,把顏色寫美。(如大塊的草坪,綠了,綠一得一醉一人!)第二步:彩色鉛筆還會畫什么?用上什么鮮艷亮麗的色彩?(如:大塊的稻田,黃了,黃一得一耀一眼!大朵的棉花,白了,白一得一如一雪!)
3.學生仿寫第2小節。如陽光拂過的地方,彎曲的小溪,金了;圓圓的蘑菇,白了;茂密的森林,綠了,綠一得一發一亮!
4.學生交流,教師指導。
【設計意圖】仿寫時,教師以引導學生想象為主,創設情境、激發興趣,鼓勵多想象,把想象的畫面寫出來。通過這樣的設計,學生能在思維發散、情感體驗和語言規范三個維度得到提升。
(五)板塊五:指導書寫,課堂演練
1.指導書寫(重點指導“彩”“夢”“森”)。(1)“彩”注意引導學生認真觀察,“采”的第八筆捺改為點,右邊三撇注意縱向平行排列,最下一筆」稍長。(2)“夢”重點提示:“林”要寫扁些,“夕”的第一筆撇畫穿插在兩個“木”的中間。(3)“森”提醒學生:左邊的“木”稍小,捺要變成點,三個“木”集中在田字格的中間。
2.書寫實踐與評價。出示評價要求:“三星評選標準”(
書寫正確
頁面整潔★結構美觀)。第一步:學生書寫練習;第二步:展示優秀書寫作品,四人小組評出“小小書法家”。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認真觀察字形結構、課件演示筆順和教師范寫等方式,規范書寫習慣;結合詩歌意境,用“彩筆書寫”,把識字寫字與詩歌理解相融合,增強對字形的記憶。注重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與書寫技能的提高,讓學生在詩意氛圍中感受漢字的魅力,達成“快樂識字、規范書寫”的目標。
(六)板塊六:總結升華,拓展延伸
1.學生配樂朗誦全詩。
2.教師總結。“彩色的夢”是童年的想象,是心中的美好。愿每位學生都能用色彩和文字描繪自己的夢想。
3.拓展閱讀。(1)推薦《彩虹色的花》等繪本。(2)拓展:完成“我的彩色夢”日記畫。
【設計意圖】鞏固這節課的學習內容,升華情感的體驗,拓展課外閱讀的視野,實現課內外的緊密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