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在文創產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非遺文創產品逐漸成為文化消費的熱點,對于承載民族歷史和傳播文化具有重要意義。然而,隨著消費者對文創產品創新性和個性化需求的增加,傳統非遺文創產品面臨諸多挑戰,如何提高設計開發效率并滿足不同人群的審美需求等。在線評論作為消費者真實的產品使用評價,蘊含了大量關于用戶偏好與需求的信息,為產品設計優化提供了寶貴的數據支持。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種基于AIGC 技術輔助的木雕文創產品設計方法,旨在將消費者在線反饋融入設計開發流程,通過數據分析挖掘用戶偏好,結合AIGC 技術生成符合市場趨勢和消費者需求的設計原型。該方法不僅能提高設計效率和精準度,還能增強木雕文創產品的市場適應性和消費者滿意度。本研究不僅聚焦在線評論文本的分析與AIGC 技術的應用,還探索了木雕文創產品的設計方法。期望為木雕文創產品設計領域提供新的視角與技術應用策略,促進該領域的持續創新與發展。
一、 研究相關概念及文獻回顧
(一)人工智能生成內容
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AIGC)是指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生成新的內容或解決方案。AIGC 技術以其強大數據處理與分析能力,并生成新的設計內容和風格,幫助設計師能夠從一個更廣泛和多樣化的設計空間中獲得靈感和創作的可能性[1]。目前,主流的AIGC 技術應用工具有Chat GPT、DALLE、Stable Diffusion 和Midjourney 等[2],其在產品設計應用過程中是作為一種迭代設計過程和方法。通過深入學習和分析大量圖像、藝術品和設計作品,AIGC 能夠感知并學習各種風格和創意元素,同時進行創新設計,將其應用于文創產品的研發,可進行數字化推廣[3]。
作為人工智能前沿研究領域,AIGC 技術已成為全球關注熱點,大量學者對AIGC 在設計學等相關研究中進行了探討,例如李曉杰[4]提出了基于AIGC 技術利用構圖規則、形狀文法以及主題寓意3 種藝術紋樣智能生成方法,為傳統藝術紋樣的智能生成設計提供了新的思路。李小波等[5] 通過AIGC 技術模型訓練、特征提取以及圖像優化上結合設計軟件創新出佛山木版年畫風格的創新圖案,得出AIGC 技術在傳統文化藝術創新中的應用潛力,成功實現了佛山木版年畫在現代文創設計中的現代化轉化。由此可見,結合AIGC 技術對木雕文創產品設計流程進行優化,對重構木雕文創產品設計路徑具有一定意義。
(二)消費者在線評論文本
消費者在線評論可反映用戶需求信息,對其分析可了解消費者對產品態度與看法,為產品設計優化提供參考。在線評論文本處理的自然語言技術可幫助分析評論文本內容和情感傾向,識別評論中涉及的關鍵信息和實體,及對評論進行分類和總結。當前已有學者采用在線評論文本展開了產品設計探討,例如高新勤等[6] 采用爬蟲技術從網絡平臺獲取用戶對產品的在線評論數據,通過挖掘技術構建用戶極性詞典并獲取產品特征,提出產品設計改進措施。成方敏等[7] 提取在線產品評論中的用戶體驗要素,識別對用戶體驗產生較大影響的產品特征和使用情境,輔助設計師有針對性地改進產品設計。由此可見,本研究通過對在線評論數據分析,其可獲取有效信息并應用到產品設計開發中。
(三)木雕文創產品
木雕作為中華民族杰出民間工藝,素有“國之瑰寶”美譽,并于2008 年入選國家級非遺目錄。在我國藝術界始終秉持著對古人古意崇敬之情,旨在將木雕藝術保留著傳統手工藝獨特韻味與精湛技藝[8],當前木雕作品作為裝飾應用在家具制造、室內裝潢、空間設計和家居日用品中,其作品帶給用戶精巧昂貴之感。隨著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目前市場消費主力80、90、甚至00 后更多喜歡簡約風格、極簡主義,而部分雕刻工藝復雜的傳統作品難以貼近現代生活和年輕人審美偏好。當前,文創產品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對文化用品進行創造,促進了傳統文化更好融進生活。將木雕應用在文創產品設計中,可解決傳統木雕產品市場單一、實用性不足、文化傳播有限等問題,通過融入現代設計提升其功能性和美感,使其更符合當代消費需求,推動木雕產業發展,并增強文化價值傳播與保護。
目前,部分學者對木雕文創產品創新設計進行相關探討,例如詹婉琴[9] 從存于虛境的內塑氣象、存于實鏡的外造構象兩個維度解讀東陽木雕紋樣的文化內涵與主要題材,提出從3 個維度來推動東陽木雕紋樣在文創產品創新應用建議。李俊峰[10] 通過提煉地域文化,提出了將符號轉化為木雕文創產品的設計方法。綜上所述,目前學界從不同維度為木雕文創產品設計提供創新思路,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然而,大部分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文創產品消費者需求動態變化,因此引入在線評論進行用戶需求分析,并采用AIGC 技術重構木雕文創產品設計流程,以提高設計方案開發效率及客觀評價設計方案顯得十分必要。
二、人工智能賦能下木雕文創產品設計路徑及流程
(一)研究路徑構建
1. 人工智能下的技術及方法簡述:人工智能生成內容作為文創產品創新設計的主要驅動類型,在木雕文創產品研發中,主要是指文創產品進行創新設計時以人工智能作為第一驅動力,是木雕文創產品創新設計的源泉。當今木雕文創產品研發中,用戶在線動態需求始終是設計師們首先要考慮的問題,以采用AIGC 為導向的設計方法成為研發的重要手段,因此,采用AIGC 賦能下的木雕文創產品設計路徑對于提升其創新設計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在AIGC 視域下的產品設計研究常用工具主要有Python編程語言、Chat GPT、DALLE、Stable Diffusion 和Midjourney等。Python 作為一種自動從網站提取信息的自動化工具,在設計學研究過程中主要用來進行網絡電商購物平臺在線評論獲取,胡康等[11] 通過Python 將在線評論應用到童車用戶需求維度構建中,并進行童車優化設計;Chat GPT,全稱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Transformer,是一種基于大型語言模型的聊天機器人,其能夠根據設計師的輸入生成創意概念、草圖描述或設計方案,有助于設計師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靈感,加速創意過程。陳園等[12] 利用ChatGPT 生成與家居設計相關的文本描述,有助于設計師更準確地表達創意和思路;Midjourney 是一款基于深度學習的AI 繪畫工具,通過模擬人類藝術家的創作過程,自動生成高質量的圖像作品,其采用先進的深度學習算法和大規模數據集訓練,具備強大的圖像生成能力。王碩等[13] 利用Midjourney 繪圖軟件進行社區無人智能運輸車設計。由此可見,該類人工智能輔助技術在設計研究領域中被廣泛應用,且成為目前研究熱點,因此,將其引入木雕文創產品創新研發具有可行性。
2. 集成Python/Chat GPT/Midjourney/TOPSIS 的木雕文創產品設計路徑:在AIGC 賦能下的木雕文創產品設計方法集成應用中,在線評論文本可以充分挖掘用戶需求,并且Chat GPT 在轉換設計語言過程中具有適應不同需求的精準語言輸出優勢,因此,采用ChatGPT 工具進行在線評論文本的設計語言轉換可極大提高創意方案輸出效率。然而,對于設計方案是否滿足用戶使用需求,在線評論文本、Chat GPT、Midjourney 均未給出確切決策標準及準則,而 TOPSIS作為有效設計方案評估與優化方法,可有效避免因決策者主觀性帶來的影響,具有客觀性和精確性。因此,本研究在人工智能賦能下集成在線評論文本、Chat GPT、Midjourney 及TOPSIS 進行木雕文創產品設計路徑構建,其如圖1 所示。
(二)研究方法及流程
1. 在線評論文本挖掘及關鍵詞識別與處理:通過對在線評論文本的挖掘及關鍵詞識別與處理,可更好地了解用戶需求及意見,將其需求信息轉化為設計依據,并應用到后續產品設計中。目前,可利用Python、店偵探和看店寶等工具收集電商用戶在線評論文本。首先,對用戶評論文本進行提取與整理合并是文本前期準備的重要步驟。為確保文本分析的有效性與合理性,需通過數據預處理進行初步分析。在文本預處理與建模階段,對原始文本數據進行再處理,包括清洗冗余信息并提取目標文本集。考慮在線文本數據多樣性基礎上,采用結巴分詞算法對爬取文本數據進行分詞處理。在數據挖掘階段,對分詞結果進行詞頻- 擬文檔算法(TF-IDF)詞頻統計與屬性分析,并結合焦點小組討論結果,構建用戶需求文本模型以為后續研究提供便利 [14],如圖2 所示。
2. 基于Chat GPT 的語義模型架構設計:在產品構思階段通過匯總整理用戶需求,基于Chat GPT 進行關鍵描述性詞匯,并以該類關鍵詞為出發點進行訓練,以促進AIGC 逐步適應并掌握目標產品設計風格。設計初稿成型后,將其上傳至Midjourney 平臺作為設計基礎框架。同時,附上與主題相關文字描述,并借助特定詞匯篩選及關鍵詞調整,以指導Midjourney 工作流程。基于上述初步設計思路,Midjourney 生成全新產品設計方案,其方案嚴格遵守所設定限制詞匯,并在此基礎上對設計細節進行深入優化。
3. AIGC 方案生成:本研究采用雙重策略提升圖像設計滿意度。首先,利用ChatGPT 對產品描述進行微調與設計理念重構,優化文本內容。其次,通過Midjourney 平臺迭代優化文本與圖像,直至設計達到預期效果。該過程不斷修正和完善,以確保最終設計方案符合產品要求、特性及市場需求,最大程度地滿足消費者期望并提升產品價值。通過Midjourney 生成的創新設計圖像,進一步細化與調整,確保圖像準確傳遞設計要素,實現理想的視覺效果。
4. 基于TOPSIS 的設計方案評估及優化:TOPSIS 法是一種有效的設計方案評估與優化方法,其通過評價對象與最優方案和最劣方案間的距離來確定各評價對象的優劣順序。該方法對數據分布及樣本含量沒有嚴格限制,其操作簡便易行,其基于每個方案與理想解(最優解)和負理想解(最劣解)的距離來評價方案優劣。作為有效的多準則評價方法,其適用于設計方案評估及選擇,該方法通過構造評價問題正理想解和負理想解,計算每個方案到理想方案的相對貼近度,從而選出最優方案,以幫助設計師在多個方案中做出決策,本研究主要采用該方法對AIGC 工具生成的木雕文創產品進行設計評估。
三、木雕非遺文創產品設計實證研究
木雕非遺文創產品承載著深厚的歷史與文化價值,作為傳承與保護木雕技藝的有效載體,木雕鑰匙扣尤其具有獨特的優勢。作為日常用品,不僅適用于廣泛的消費群體,還便于設計與批量生產,能夠迅速形成市場反饋。與大型木雕作品相比,鑰匙扣的小巧與精細工藝,使其具備較強的推廣性與實用性。因此,木雕鑰匙扣成為木雕非遺文創產品創新設計的重要載體,其外觀設計、雕刻工藝和材料選擇等方面的探討,能夠為非遺文創產品的轉化提供有效的設計方法,并為AIGC 技術賦能下的文創產品創新提供可行性案例。
在激烈的電商市場競爭中,用戶需求復雜且動態變化,直接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盡管部分木雕鑰匙扣設計師通過基于十二生肖文化的多樣化設計滿足不同人群需求,但這些設計往往忽視了用戶需求的模糊性及變化性,且對需求提取的方式較為簡單,難以精準捕捉消費者真實需求。因此,本研究將采用木雕文創產品設計路徑,針對木雕鑰匙扣進行更精細的設計實踐,以更好地滿足動態變化的用戶需求,如圖3。
(一)木雕鑰匙扣文創產品在線評論文本分析
本研究以京東平臺作為木雕鑰匙扣文創產品的在線評論文本數據采集源,該平臺內產品覆蓋面積廣且評論數據量豐富,可挖掘廣泛且真實的該類文創產品評論數據。首先,利用Python 爬蟲技術的文本挖掘能力廣泛提取京東電商平臺木雕鑰匙扣文創產品銷量較高的15 款產品的URL,時間為2023 年1 月1 日至2024 年10 月27 日,并運用Selenium 庫模擬用戶瀏覽行為,高效抓取在線評論文本數據,再根據Openpyxl 庫將文本保存至Excel 文檔中,共得到8429 條初始消費者評論文本數據。其次,采用Python 中的re.sub()函數進行文本清洗,以去除評論中廣告、無關詞匯、重復信息等冗余內容,共獲取有效評論文本7312 條。
本研究基于評論數據分析流程,利用結巴分詞技術對7312 條有效評論進行分詞與詞性標注,并通過文本預處理清洗冗余信息,確保數據的規范化與可用性。接著,通過文本分析提取用戶對木雕鑰匙扣產品的評價、建議與需求,采用TF-IDF 算法評估相關詞匯在文本中的重要性,提取高價值詞匯,深入挖掘用戶需求。重點結合情感分析與關鍵詞提取,分析外觀設計、功能實現與情感價值等多維度要素,構建用戶需求模型。通過頻次統計與語義關系分析,生成詞云圖(如圖4 所示),直觀呈現用戶關注的主要問題。這一分析為木雕鑰匙扣文創設計提供了數據支撐,有助于設計方案的優化與精準化開發。
本研究將上述詞云圖數據作為木雕鑰匙扣文創產品用戶需求研究初始文本數據,通過邀請由6 位文創產品設計師、4 位文創產品設計專業研究生、3 位文創產品設計設計方向教授及4 位木雕文創產品專家組成的焦點小組展開木雕鑰匙扣文創產品設計需求要素討論,并整理出 14 個具有代表性的用戶需求指標(即3 層指標),其中用戶需求要素主要分為外觀需求B1、功能需求B2、情感需求B3、文化需求B4,其中外觀需求重點聚焦造型獨特C1、雕刻精美C2、質地細膩C3、尺寸適中C4;功能需求重點聚焦裝飾性強C5、有紀念意義C6、具有話題性、傳播性C7;情感需求重點聚焦舒緩壓力C8、情感共鳴C9、定制服務C10、性價比高C11;文化需求重點聚焦地域特征明顯C12、藝術性強C13、文化內涵豐富C14,根據上述分析,歸納出如表1 所示層次化展開模型。
(二)基于AIGC 的木雕鑰匙扣文創產品設計實踐
1. 木雕鑰匙扣產品方案初步設計:本研究從外觀、功能、情感與文化4 個維度出發,展開木雕鑰匙扣的設計構思。首先,在外觀需求上,為滿足用戶對獨特造型、精美雕刻、細膩質地和適中尺寸的要求,設計采用呆萌兔子形象,避免傳統動物雕塑的審美疲勞。雕刻工藝結合傳統手工技藝與現代工具,使線條精致、輪廓清晰,富有層次感。選材上,采用質地細膩、紋理清晰的硬質木材,體現天然材質的溫潤感,增強產品的視覺與觸覺體驗。尺寸上考慮人體工學與便攜性,確保產品既適合隨身攜帶,又能在視覺與觸覺上提供良好的體驗。在功能性方面,設計不僅保留了鑰匙扣的基本實用性,還強調其裝飾性與文化附加值。兔子形象象征吉祥,賦予產品強烈的文化象征意義,增強其紀念性與社交傳播性。通過獨特的設計語言,產品易于引發用戶之間的交流與討論,促進口碑傳播和社交媒介的擴散,提升品牌影響力與市場價值。在情感價值上,溫潤自然的材質、兔子形象及手工雕刻的溫度感,能有效緩解用戶心理壓力,提供情緒療愈體驗。文化寓意如“兔年吉祥”等,能喚起情感共鳴與心理認同,增強產品的情感黏性。此外,設計中引入定制服務,用戶可選擇刻字、配色或材質選項,進一步增強產品的專屬性與歸屬感。文化層面上,木雕鑰匙扣汲取地方傳統工藝與文化元素,體現地域特征與文化辨識度。作為中國傳統藝術的表現形式,木雕工藝的運用不僅保留了傳統技藝的藝術張力,也實現了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化與延伸。通過對雕刻語言的現代演繹,產品具備較強的文化可讀性與審美感染力,傳達出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與精致的工藝美學,賦予產品更深層次的文化附加價值。
綜上所述,木雕鑰匙扣的初步設計方案以多維度用戶需求為導向,構建了一個集外觀精美、功能多元、情感共鳴與文化內涵于一體的設計體系,為傳統木雕工藝在當代文創語境中的創新表達提供了可行路徑與實踐范式。同時,設計方案充分融合產品的功能性需求與審美目標,以實現實用與視覺有機統一,設計方案如圖5 和圖6 所示。
2. 采用自然語言處理的需求要素轉換及分析:本階段采用實踐探索與對比分析等多種方法,以大語言模型 Chat GPT-4.0 及人工智能常見工具Midjourney 作為輔助技術對木雕鑰匙扣進行人機協同設計,利用人工智能生成內容重構木雕鑰匙扣設計流程。在木雕鑰匙扣文創產品創意初始階段,借助Chat GPT 參與具體任務,其涵蓋生成產品創意描述及提出獨特設計特征。具體整合提取方法示例如表2所示。該類關鍵詞提供了清晰設計特征導向,確保設計師在概念構建階段運用Midjourney 工具輸入提示詞時更加專業和精確。
(三)基于Midjourney 的木雕鑰匙扣創意設計方案生成
Midjourney 是一款專為設計師打造的強大工具,其有助于設計師將創意概念迅速轉化為直觀的可視化設計。在將創意構思轉化為視覺呈現的過程中,Midjourney 能夠根據提供的文本描述,精準地生成與之高度相關的圖像。本階段采用標準化且模式化木雕鑰匙扣設計方案生成過程,從提示詞文本編輯到相關預設參數設定,再到關鍵詞修改和處理,最后生成全新設計圖像,以較為高效的方式助力設計師將創意構想快速轉化為直觀可視設計方案。
1. 編輯基本提示詞文本:設計者可在文本輸入框中輸入“/describe”指令,并配合將初步設計方案的效果圖以圖像形式導入系統,借助圖像識別與語義解析功能,自動生成與該設計圖相匹配的關鍵詞信息。在獲取由“/image”指令生成的初步關鍵詞之后,設計者需結合表2 中預設的提示詞體系,對生成的關鍵詞進行語義篩選、特征重構與融合整合。在完成上述整合后,設計者可在提示詞框內輸入“/imagine prompt”指令,并粘貼已整合完成的提示詞文本。
2. 相關預設參數設定:木雕鑰匙扣設計過程中,預設參數包括圖案構思、雕刻風格、細節裝飾、工藝精度、材質質感和尺寸規格。設計構思涉及整體布局和元素的融合,涵蓋主體圖案與裝飾元素的形態、位置及比例關系。通過精細設定這些參數,研究團隊在創意生成與工藝實現之間建立了穩定的邏輯橋梁,提升了設計成果的表現力與工藝可行性。在完成基本設計后,細節元素的添加至關重要,能靈活地融入設計方案,進一步豐富鑰匙扣特色,如背景風格、渲染效果、視角選擇及光照設計等。
3. 關鍵詞處理:在當前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產品圖像創作流程中,提示詞(prompt)構成對生成結果具有高度導向性的關鍵語義輸入,尤其在涉及特定工藝品類的創意表達中,提示詞語義的準確性、細致性與文化含量,直接影響系統對形態特征、材質質感與風格細節的理解與呈現。以“木雕鑰匙扣”圖像生成為例,當在輸入提示詞文本中提及“Woodcarving keychain”(木雕鑰匙扣)概念時,生成圖像會自動呈現為簡單立體木制產品,沒有具體木雕工藝呈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木雕工藝的創意發散。為克服這一局限, 將“Woodcarving keychain” 術語替換為“Woodcarving artkeychain”(木雕藝術鑰匙扣),即通過在原有表述中嵌入“art”一詞,顯性地引導模型強調產品的藝術屬性與工藝維度。經過特定處理流程后,系統生成具有木雕細節的產品圖像,有效激活了生成系統在藝術風格、工藝紋理、視覺復雜度等方面的知識參數,促使生成圖像能夠更真實地模擬木雕藝術品的外觀特征。
4. 新的設計圖像生成:在整合性提示詞中修改關鍵詞后,在文本“木雕藝術鑰匙扣,以一只可愛的兔子為特色,佩戴小魚吉祥圖案,雕刻精美,線條流暢,精心打磨,光澤自然,兔子臉上表情可愛。上面有金屬鑰匙扣環,牢固耐用,不易斷裂,適合日常攜帶,桃木雕刻,整體配色方案為木棕色調”中加入相關預設參數,如“3D 渲染、C4D 場景、卡通風格版本”,該系統描述注重語義層級的組織,使文本具有較高的結構性與可讀性,從而增強AI 模型對產品結構與設計理念的理解能力。提示詞和參數設置詳見圖7,基于上述提示詞與參數設定,設計系統執行生成命令,自動生成4 套不同風格與構圖方案,并對方案中的雕刻細節、光影表現、顏色協調性與藝術風格一致性進行迭代優化。經過多輪篩選與評估,最終保留了在雕刻精度、風格表現與情感傳達等維度表現最為優異的4 套方案,見圖8。
根據Midjourney 生成4 套方案,首先,在外觀需求方面,4 套方案均選取“兔子”作為主題意象,通過擬人化表情與比例處理,在卡通語言與傳統造型之間實現了有機融合。如方案1 與方案2 采用了圓潤飽滿的幾何結構與親切表情,在兔子胸前配置了象征吉祥的小魚裝飾,形成鮮明的視覺焦點,具有強烈的辨識度與親和感;方案3 與方案4 則在耳朵、肢體等局部結構上強化了縱向拉伸比例與線性刻畫,帶來更具層次感與動勢感的造型體驗。在雕刻工藝的表達上,各方案通過對“木材紋理”的處理,成功模擬了真實木材的自然紋理與手工雕刻的線性變化,表現出卓越的工藝精度,具有較強的視覺擬真性。同時,各方案在尺寸結構上保持整體比例協調的特征,便于手持與懸掛,符合鑰匙扣“裝飾+ 便攜”的設計本質;其次,在功能需求方面,本方案鑰匙扣在功能設計上通過金屬鑰匙環的配置(方案1 ~ 4 均有體現)不僅具備牢固、耐磨的機械性能,也通過環體的造型與兔耳結合部位的視覺引導,形成視覺延展與結構完整性,為鑰匙扣的日常佩戴提供了良好的功能保障。在裝飾與紀念屬性方面,兔子與魚這兩大意象不僅兼具吉祥寓意與生肖文化特征,還因其造型獨特、圖案生動,具有很強的“可展示性”與“可珍藏性”,適用于節慶禮品、地方文創商品、紀念場合贈品等多種情境;再次,在情感需求方面,四套方案均通過“微笑表情”“抱魚姿態”“圓潤體態”等細節元素,有效喚起用戶的親切感與情感共鳴,能夠產生心理撫慰與壓力釋放的情緒功能。其卡通化表達與自然材質的結合,易于延展為定制化設計(如表情定制、飾品替換、材質選擇等),提升產品的互動性與用戶參與感,適合在禮品、文創、旅游紀念等多個消費場景中廣泛推廣;最后,從文化層面看,4種方案具備較強的文化象征力,能夠引發用戶對傳統節俗與美好寓愿的聯想,提升了產品的文化深度與精神價值。
綜上所述,該系列“木雕藝術鑰匙扣”設計方案通過對兔子形象的多維度表達,在造型創新、材質還原、工藝細節、文化寓意等方面均體現出高度融合的設計智慧。其在回應用戶外觀、功能、情感與文化4 類核心需求的同時,也為傳統木雕工藝在數字時代的設計表達與產業轉化提供了可行的路徑與實踐范式。
(四)采用TOPSIS 的木雕鑰匙扣方案評估及優化
為確保上述AIGC 視域下基于Midjourney 設計草圖方案決策優選客觀性,本研究采用TOPSIS 對其進行設計評估。評估過程中為避免決策者因主觀因素所導致設計方案評價所導致的主觀性,本研究選取表1 中列出的木雕鑰匙扣文創產品用戶需求的14 項3 層指標,作為TOPSIS設計方案的評估標準,所有這14項評估指標均為正面導向,并邀請了包括9 名文創產品設計領域的專家、16 名文創產品設計方向的碩士研究生、14 名文創產品設計師以及63 名用戶在內的廣泛群體,對4 個草圖方案及初步設計方案(見圖6)進行了綜合評價。在評分環節,主要運用1 至7 級的李克特量表來衡量滿意度。為確保問卷的有效性,利用SPSS 軟件對收集到的102 份問卷進行了克朗巴哈系數檢驗,結果顯示問卷系數為0.874(一般認為,系數大于或等于0.7 即表明問卷信度良好)。因此,這102 份問卷滿足要求。基于此,可利用TOPSIS 方法對木雕鑰匙扣的設計方案進行客觀、科學的評估。
首先,將問卷數據進行均值處理,以此構建初始評價矩陣(F),如表3 所示。
通過上述步驟計算出各方案的正理想與負理想解,并確定其相對貼近度,得出表4。其中,CI 值的大小直接反映了方案的排名,CI 值越大,表明該方案對消費者滿意度越高。由表可見,方案1 ~ 3大于初步方案,方案4 位于傳統設計初步方案之后。由此可見,本研究構建的設計路徑具有可行性,在人工智能賦能下的木雕鑰匙扣文創產品設計實踐更具可靠性。
根據上述分析,可確定方案2 為最佳設計方案,進一步通過計算機輔助設計手段對其進行細致調整和優化(如圖9 所示)。在外觀設計中仍以兔子與魚為主要雕刻主體,采用“中心對稱式”構圖原則,使整體形態具有較強的平衡感與視覺引導性。兔子造型飽滿、面部微笑親切,魚形飾物置于前胸位置,在結構比例上通過細致調校——如耳朵的高度控制、眼部與嘴部表情的對稱布局等——確保了造型的協調性與精致感。魚鱗和魚尾處的凹凸紋理模擬、耳緣的輕微斜切處理等,不僅提升了產品的真實感,也增強了其藝術觀賞性,凸顯出高度擬真的木雕工藝還原能力。整體呈現出典雅、自然、溫潤的視覺效果,較好地回應了用戶在外觀層面對“雕刻精美、質地細膩、造型獨特、尺寸適中”的多元審美訴求。
結語
本研究聚焦于人工智能賦能木雕文創產品設計,提出了一種基于用戶需求驅動的系統化設計流程,結合ChatGPT 與Midjourney 工具,并通過TOPSIS 方法實現設計方案的科學優選。研究驗證了該路徑在木雕文創產品設計中的有效性與實用性。消費者在線評論文本作為挖掘用戶需求的有效數據來源,通過文本挖掘技術將隱性需求顯性化,為設計提供精準依據。ChatGPT 在將用戶需求轉化為設計特征時展現了高效且靈活的生成能力,顯著提升了需求轉化效率與質量。Midjourney 工具基于提示詞生成多樣化設計方案,為木雕鑰匙扣設計帶來了更多創意可能性。通過TOPSIS 方法,研究實現了多維設計方案的系統化評價與優化,為設計決策提供了科學支持。本研究的創新點在于將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技術與用戶需求、設計生成、評價相結合,探索了傳統木雕工藝與現代技術深度融合的新模式。然而,本研究在用戶需求挖掘的全面性、提示詞設計邏輯的完善性,以及生成設計的實物轉化可行性方面仍存在一定局限性。未來可以進一步優化需求挖掘方法與提示詞設計,并結合增強現實(AR)與虛擬現實(VR)等技術,提高從數字設計到實物制造的效率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