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子崖:黃河天梯
不是錯覺。我分明看見黃河沿天梯攀援而上!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但在龍門,它要登上絕頂,去俯瞰它流過的山川大地,去關注兩岸的人間煙火。其情也殷殷,其意也切切。
似乎失去了在河床里奔騰的雷霆之勢一向上,總比向前來得艱難,尤其是在這萬仞峭壁之上。
365級石階是凝固的波浪,是水的堅韌的骨頭。
天梯蜿蜒。黃河,把它雕塑成巨龍的形象。
大禹腳印:永恒的印章
引子:大梯子崖觀音廟旁的巖石上,有大禹留下的深深的腳印。
已隨黃河遠去。不,他與黃河同在。他的事跡傳頌了四千一百年,還將傳頌下去,像黃河一樣永遠。
大地是一幅壯美的圖畫,他用黃河之水,在晉陜大峽谷揮灑下壯美的一筆,并以龍門為口,寫下了一個巨大的“中”字。
腳印,便是他鐫刻在巖石上的一枚印章。
我們無法想象大禹的容貌,但有了這枚鈐印,就可知他的偉岸;只要山河在,大禹就在。
永恒的印章!飽含著他的汗水、心血,他的堅強拼搏意志與無私奉獻精神。為炎黃子孫留下了一卷壯美的畫圖。
龍門:禹之胸襟
龍門壁立。黃河左襟呂梁,右帶高原,奔騰而過,一瀉千里。
大禹巍然屹立,用滔滔黃河之水將四千一百年時光雕刻成民族精神的圖騰。
晉陜大峽谷雄偉壯觀。龍門是他敞開的胸襟。變水患為水利,三過家門而不入;黃河萬里,流淌著一個不朽的傳說
只因心中有大河浩蕩,胸襟便如龍門般闊大。
魚躍龍門:成龍之夢
沒有翅膀也要騰飛,只為那個世世代代的夢
而龍門高聳,難于上青天。
跳躍。千百次跳起又落下,沖出浪谷,躍上波峰,踏著先驅者的脊背,跳躍!只為躍過龍門,化而為龍。
陡峭的夢。龍是夢之巔的一道彩虹。
成不成龍又有何妨?拼搏是骨子里的基因。千萬條的魚千百次的跳躍,在泗涌的黃河之上,舞動著一條騰飛的龍
植物化石:遠古的綠蔭
(大梯子崖半山腰的臺階旁,有一塊玻璃罩著的植物化石,形似一棵樹)
根扎在億萬年前,枝丫伸進了現代,伸進無數游人的目光,挑起一串串驚嘆
一棵樹,行走于峻嶺,披著無數個世紀的陽光和風雨。
葉子如歲月紛紛飄落,把漫長的時光鑄進軀干;以黃河為血脈,在梯子崖挺直脊梁
44在現場
一棵樹,仁立于蒼茫,孤獨而倔強
將生命化而為石,只是為了,將一片遠古的綠蔭永擎在人間。
倚梯城:手可摘星辰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
在天梯上攀爬,猛一抬頭,恍若看見了璀璨星空:那壘成倚梯城的一塊塊石頭,是閃爍的星星;大禹廟是最明亮的北斗。
從天梯上至絕頂,俯瞰,絕壁百丈,腳下黃河咆哮,驚濤拍岸;前瞻,龍門聳立,河水奔涌。進至化龍殿,金龍騰飛,似要沖天而去……
神話與傳說,似云霧縹緲,又似巖石般堅實。
手可摘星辰。而星辰即在身邊,在腳下,也在滔滔不絕的黃河——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那是大禹的炯炯目光,穿越四千多年,將眼前的山河照耀得燦爛輝煌。
天梯石:君子如玉
大梯子崖旁,朋友順手撿了一塊石頭,二寸見方,色烏青,其中一面光滑如打磨過,巧的是上面有一條突出的小魚—是那條躍過龍門的魚嗎?
如玉!上山的路上,朋友一直握著它,像握著一段緣分,一個來自遠古的問候。滄海桑田。也許,黃河的浪曾洗濯過它,大禹的目光曾照拂過它。
君子如玉。在古耿龍門這塊神奇的土地上,盡管,大禹有開鑿龍門的偉力,卜子夏有經天緯地的才干,司馬遷有“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巨筆,薛仁貴有“三箭定天山,一戟安社稷”之功,但都有一顆如玉之心:堅忍,溫潤,內斂,無瑕。
我看見手握這塊石頭的朋友,始終從容淡定,笑容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