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1038(2025)08-0061-05
DOI: 10.19590/j.cnki.1008-1038.2025.08.011
Abstract:Linyi cityof Shandong province is confronted with dual chalenges (the treatment of straw pollution and price fluctuations of edible-fungus substrates). Through optimizing formulations and integrating processes, an innovative technical system was established,which included raw material substitution (substituting 50% corn cobs with chili orggplant straw),full-processimplification(automatic material mixing,mechanicalbaing, tiered sterilization,application of liquid andbranch strains,sealing of mushroom rings or caps,single-layer placement for spawn development) and standardized mushroom-fruiting management.This model effectively realized the substrate-based utilization of vegetable(chili pepperand eggplant) straws,reduced the risk of open-burning of straws,and cut down the production cost of edible fungi.Based on 1 kg/bag of dry material for mushroom bags,the average cost saving and income increased by 1.185 yuan per bag,promot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source-based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waste and edible fungi production.
Keywords:Vegetable straws;Pleurotusostreatus; light-simplified;benefit
臨沂市食用菌資源豐富,常年平菇產量約 2.6×104 世,在山東省食用菌產業中占據重要地位。平菇(Pleurotusostreatus)是臨沂食用菌的主要栽培品種,生長周期短,適應性強,深受菇農喜愛。然而,近年來平菇的主要栽培原料(如棉籽殼、玉米芯等)價格波動較大,導致菇農收益不穩定,極大地影響了其種植積極性,成為制約食用菌產業規模化及可持續發展的瓶頸。此外,原料供應的季節性短缺問題,進一步加劇了產業發展的不確定性。
我國蔬菜、瓜果秸稈的理論資源量占農作物秸稈總產量的 7.75%121 ,蔬菜藤蔓和秸稈殘留物產量僅次于水稻、玉米、小麥三大糧食作物,利用蔬菜秸稈栽培食用菌是蔬菜秸稈高值化利用的重要方式。江可等研究提出以油菜秸稈 55.5% 、稻草 37% 為主料栽培平菇,效果最好。閆錫海5研究以 20% 茄子稈、 .28% 棉籽殼替代木屑栽培平菇,生物學效率最高,為 98.8% 。陳潤秀發現油菜秸稈、蓮子殼等可用于茶薪菇生產,以蓮子殼栽培茶薪菇菌絲生長速度最快、生物學效率最高,為 30.96% 。蘭紅禮等提出, 75% 朝天椒秸稈 ?20% 麩皮為平菇最適栽培配方。黃鵬等發現以 75% 小辣椒秸稈替代櫟木屑栽培香菇,生物學轉化率最高。這些研究為蔬菜秸稈的基質化利用提供了重要思路。臨沂是蔬菜大市,常年辣椒種植面積 2×104hm2 ,茄子種植面積 3 333hm2. ,年可產生秸稈7.7×104 t[9-。長期以來,這些秸稈堆積田間,逐漸腐爛釋放酸性物質,易導致土壤板結、微生物活性下降,焚燒加劇空氣污染,不僅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還使環境污染風險不斷攀升。
針對食用菌栽培基質價格不穩定和秸稈污染治理的難點,自2018年起,依托山東省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開展農業廢棄秸稈基質化利用研究工作,聚焦縣域秸稈資源和食用菌生產實際,研究集成了蔬菜(辣椒、茄子)秸稈栽培平菇輕簡化生產技術。該技術有效利用了辣椒、茄子秸稈等農業廢棄秸稈資源,減少了其露天焚燒風險,以每袋菌包干料 1kg 計算,袋均節本增收1.185元,推動農業廢棄秸稈資源化利用與食用菌生產的協同發展。
1技術要點
創新構建了平菇\"原料替代(辣椒或茄子秸稈替代50% 玉米芯) + 全程輕簡化配套(自動翻料機拌料、機械裝袋、層架式滅菌、液體及枝條菌種應用、出菇環(蓋)封口、滅菌筐單層擺放發菌) + 標準化出菇管理\"的輕簡化生產技術體系,主要包括原料替代、全程輕簡化栽培和標準化出菇管理。
1.1 原料替代
篩選出辣椒或茄子秸稈替代玉米芯栽培平菇配方,即辣椒(茄子)秸稈與玉米芯質量比為 1:1 時,袋均可降低原料成本0.405元,增產 145g ,生物學轉化率達123.5% 。
1.2全程輕簡化栽培
拌料環節,采用自動翻料機,實現秸稈碎化、混料、發酵一體操作,節約人工成本。裝袋環節,采用機械裝袋,選用小規格培養袋,滅菌徹底。滅菌環節,推廣層架式滅菌架、滅菌框的組合使用,轉運便捷。接種環節,應用液體菌種或枝條菌種,縮短發菌周期,使用傳送帶流水作業,減少人工,提升接種效率。發菌環節,接種后的菌袋連帶滅菌筐轉運至菇棚,單層擺袋發菌。袋均可減少人工成本0.2元。
1.3 標準化出菇管理
接種后采用出菇環(蓋)封口,提高商品菇合格率。進行溫濕度、光照、通風管理,碼垛出菇,適時采收,進行轉潮管理,可收 3~4 潮菇。
2管理措施
2.1栽培時間和菌種選擇
大拱棚、日光溫室、空閑廠房等均可作為平菇栽培場所,這些場所應具備背風、向陽的條件,能夠提供散射光,保溫、保濕性能良好,通風換氣方便。臨沂地區拱棚生產平菇,一般每年8月至10月接種,9月至次年6月出菇。在裝有水簾、風機等能調控環境條件的設施中,可以實現周年生產。
應選用優質、高產、抗逆性強、商品性好的品種,同時,根據市場要求和栽培季節選擇適宜溫型的品種[2]。臨沂地區適種的平菇品種有‘奇美969'‘特抗 650′?8129 0‘6228'‘夏灰1號'等。
2.2 栽培料準備及滅菌
栽培主料選擇玉米芯、辣椒或茄子秸稈,輔料為麥麩、石灰、豆餅等。推薦采用高效栽培配方,按照配方中的原料比例稱量配料,為辣椒(茄子)秸稈 45% 、玉米芯45% 麥麩 3% 、石灰 3% 、豆餅 3% 、磷酸氫二銨 1% 。
先將主料攤平,輔料混勻后均勻撒入主料,加水建堆,堆高約 1m ,使用自動翻料機翻料。當栽培料中心溫度達到 60°C 時翻堆,之后每隔 1~2d 翻堆1次,共翻堆3~5 次,發酵時長 8~10d 。發酵期間注意適時補水,使培養料含水量控制在 60%~65% 。拌料和發酵場所應選擇避風遮陰、地面平坦、靠近水源且無積水的硬化地面。栽培料發酵充分的特點是松散有彈性,有適量白色放線菌,略帶褐色,無異味,不發黏。
采用機械裝袋,使用出菇環、出菇蓋封口,將菌袋放入滅菌筐,每筐可裝6袋,再將滅菌筐擺放至滅菌架。滅菌架應適配滅菌筐,可選用長 1.1m? 寬 0.95m 高 1.7m 的滅菌架,共5層,每層擺放6個滅菌筐。將滅菌架整體推入滅菌室滅菌。采用常壓滅菌, 100°C 維持 8h 再燜 5h. 0選用規格為 (23~25)cm×(38~50)cm 的高密度聚乙烯小規格培養袋,裝料適中,滅菌徹底。
2.3接種與發菌管理
菌袋滅菌后,待其自然冷卻至室溫后接種。在無菌條件下接入液體、枝條或固體菌種,液體菌種每袋 40~ 50mL ,枝條菌種每袋1根,固體菌種 100~150g 。利用傳送帶進行流水作業,將滅菌筐放置在傳送帶上并取下滅菌蓋,同時進行接種操作,注意接種量要保持一致。接種完成后,蓋上滅菌蓋,將菌袋轉送至菇棚。
菇棚在使用前要提前進行滅菌處理,以減少雜菌污染。接種后的菌袋連帶滅菌筐直接放置在菇棚內進行發菌。根據生產季節,利用塑料膜、遮陽網或草簾等調節菇棚溫度,將溫度控制在 18~26°C ,料溫低于 33qC 。當料溫超過 33°C 時,及時采取通風降溫措施。空氣相對濕度控制 60%~80% 。同時注意通風換氣,保持菇棚內黑暗或弱光環境[3]。
2.4 出菇管理
當菌絲長至培養料的三分之二、菌袋變得硬挺結實且富有彈性時,碼垛出菇。根據溫度情況,碼放 4~6 層,通過加大晝夜溫差,使晝夜溫差在 10% 左右,刺激子實體原基形成和分化,促進菇蕾形成。現蕾后要去掉出菇蓋。將菇房溫度控制在 12~23‰ ,利用霧化噴頭噴水,將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 80% ,經常通風,并提供少量光照。根據平菇的成熟程度和市場需求采收。平菇菇蓋充分展開,顏色由深逐漸變淺,下凹部分出現白色毛狀物,孢子尚未散落時[4,是最佳采收時機。采收時整叢采摘,用手捏住菌柄下部輕輕扭下,注意不要帶出培養基。采摘后的鮮菇應輕拿輕放,用小刀削去菇柄基部。
2.5轉潮期管理
一潮菇采完后,及時將料面清理干凈,去掉殘留的菌柄和爛菇,加大通風量5,停水養菌 5~7d? 之后噴水增濕、催蕾,再次進行出菇管理,一般可采收 3~4 潮菇。總生物轉化率為 100%~110% 。
2.6 病蟲害防治
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防治原則,優先采用農業、物理、生物防治措施,以化學防治措施為輔[16-7]。
2.6.1 農業措施
選用抗病品種;合理通風,調節設施內的溫濕度;保持環境衛生,使用石灰對場地消毒;及時摘除病耳,清運污染菌袋;用石灰水、漂白粉溶液等擦洗消毒栽培用具;確保培養料徹底滅菌[8]。
2.6.2 物理措施
利用粘蟲板、殺蟲燈、糖醋液等誘殺害蟲;在菇棚通風口處安裝防蟲網,從源頭減少害蟲基數;使用臭氧發生器進行菇棚消毒;合理調控溫濕度,營造不利于病蟲害滋生的環境。
2.6.3 化學措施
使用二氯異氰尿酸鈉煙劑進行環境消毒;使用春雷霉素防治細菌性褐斑病;使用唑醚·代森聯防治褐腐病;使用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菇蠅;使用噻蟲嗪防治菇蚊,也可選用其他已在食用菌上登記允許使用的藥劑防治病蟲害。
2.7廢棄物處置
廢棄的平菇菌包要及時運出栽培場所,防止雜菌擴散與病蟲害滋生。菌渣經添加秸稈、畜禽糞便后充分腐熟可生產有機肥,用于果蔬種植、花卉培育等,提高土壤肥力;也可將菌渣與其他栽培基質科學配比后,用于草菇、雞腿菇等的生產,實現廢棄菌包的循環利用[19-20]。
3經濟效益
自2018年起,在蘭陵縣秀春食用菌專業合作社連續開展辣椒、茄子秸稈栽培平菇輕簡化生產試驗示范工作,相同管理條件下,辣椒、茄子秸稈栽培平菇盈利差異主要體現為原料成本和產量差異。原料成本方面,平菇袋均成本按培養料干料計算,每袋干料 1kg ,栽培原料按照市場價格,玉米芯0.9元 /kg ,麩皮1.7元/kg,豆餅3.6元/kg,石灰0.8元/kg,磷酸氫二銨3.6元 /kg ,辣椒、茄子秸稈目前堆積田間地頭,可隨意撿拾,按零成本計算。收益方面,平菇價格按4元/kg計算。以2021年測產數據為例,比較不同配方栽培成本與收益(表1)。當栽培主料全部為玉米芯時,袋均成本為1.029元,可盈利3.331元;當栽培主料為辣椒秸稈 45% 、玉米芯 45% 時,袋均成本為0.624元,可盈利4.256元;當栽培主料為茄子秸稈 45% 、玉米芯 45% 時,袋均成本為0.624元,可盈利4.376元。此外,輕簡化生產方式的應用節約了人工成本,生產中每5000袋可減少人工10個,按照每人100元/d計算,袋均人工成本減少0.2元。綜上所述,辣椒、茄子秸稈栽培平菇輕簡化生產方式的推廣應用,袋均可增產 145g ,實現節本增收1.185元,經濟效益顯著[2I-22]。
4結論
蔬菜(辣椒、茄子)秸稈栽培平菇輕簡化生產技術聚焦辣椒、茄子秸稈資源富集地區,創新構建“原料替代(辣椒或茄子秸稈替代 50% 玉米芯) + 全程輕簡化配套(自動翻料機拌料、機械裝袋、層架式滅菌、液體及枝條菌種應用、出菇環(蓋)封口、滅菌筐單層擺放發菌) + 標準化出菇管理\"技術體系。經實踐驗證,該技術有效實現了辣椒、茄子秸稈的資源化利用,降低了平菇的栽培成本,提高了平菇產量,輕簡化生產技術的配套應用大幅減少了人工成本[23,以每袋菌包干料 1kg 計算,袋均節本增收1.185元。同時,產出的平菇顏色更黑,口感鮮美,商品價值顯著提高。
該技術深度挖掘地方資源稟賦,精準破解秸稈污染治理與食用菌基質價格波動雙重難題。通過配方篩選與工藝整合,成功實現生態治理與產業增效協同發展。健全了秸稈收儲體系,創新村規民約引導、市場有償回收模式,逐步培育專業秸稈收儲經紀人隊伍,為秸稈基質化利用筑牢基礎。驅動了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以輕簡化生產技術革新傳統栽培模式,推動產業技術迭代升級。構建了“省-市-縣-鄉\"四級農技服務網絡,依托山東省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組織專家團隊深入一線開展配方優化、設備改良及技術培訓,確保先進技術落地見效。探索形成“政府引導、企業主導、農戶參與\"的面源污染治理長效機制,通過技術推廣普及,顯著提升經營主體與菇農的資源循環利用意識,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表1不同配方栽培成本與收益比較
Table1 Cultivationcostsand benefitsunder different formulations

參考文獻:
[1] 沈凌言,王萍,曹榮利,等.臨沂地區6個平菇品種冬春季節栽培性狀評價[J].中國食用菌,2024,43(6):61-67.
[2]李澤媛.山東省蔬菜種植戶秸稈資源化利用意愿研究[D]泰安:山東農業大學,2019:25-30.
[3]畢于運.秸稈資源評價與利用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10:94-98.
[4]江可,宋海燕,劉建兵,等.油菜秸稈混合稻草栽培平菇研究[J].生物災害科學,2018,41(1):74-77.
[5]閆錫海.茄子稈、棉籽殼栽培平菇的實驗研究[J].榆林學院學報,2016,26(6): 25-30.
[6]陳潤秀.油菜秸稈、玉米芯、蓮子殼及葛渣為主料配方栽培茶薪菇研究[D].南昌:江西農業大學,2021:40-42.
[7]蘭紅禮,安華為,賈曉慧,等.朝天椒秸稈栽培平菇初探[J]·食用菌,2010(4):37-38.
[8]黃鵬,石戰,劉曉可.小辣椒秸稈袋栽香菇配方試驗[J].食用菌,2015(4):34-35.
[9]房曉燕,張相松,凌凡舒,等.茄子秸稈料栽培平菇配方比較試驗[J].食用菌,2023,45(4):31-33,36.
[10]畢金華,陳廣銀,陳樂,等.辣椒秸稈不同部位化學組分及厭氧發酵產沼氣潛力[J].中國環境科學,2016,36(7):2073-2078.
[11]何圣米,吳愛芳,汪芽芬.辣椒秸稈基質對辣椒生長的影響[J].長江蔬菜,2010(16):61-63.
[12]萬魯長,郭洪海,郝國芳,等.秸稈栽培平菇安全優質生產技術規程[J].山東農業科學,2009(9):101-104.
[13]王長波,王迪軒,張有民,等.湘北地區香菇秋季室外代料程式化栽培技術要領[J].長江蔬菜,2020(7):41-47.
[14]耿欣.平菇晚秋熟料栽培技術[J].河北農業,2014(11):25-27.
[15]李云盼.棉稈屑栽培小平菇技術要點[J].河北農業,2016(11): 24-25.
[16]呂曉東,黃璇,李先鋒,等.毛竹林下羊肚菌栽培主要技術措施[J].竹子學報,2022,41(1):80-84.
[17]孟子龍.優質蔬菜病蟲害控制措施分析[J].中國果菜,2019,39(7): 65-68.
[18]洪鵬翔.食用菌栽培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J].中國食用菌,2020,39(10):120-122,131.
[19]魏雅冬,郭海濱.平菇菌渣與化肥配施對番茄產量、土壤團聚體結構及腐殖質組分的影響[J].江蘇農業科學,2025,53(2):199-205.
[20]劉格,楚曉真,葛桂民,等.河南地區平菇菌渣種植苦瓜技術[J].長江蔬菜,2025(4):65-67.
[21]李方橋,譚愛華.大球蓋菇-煙草輪作栽培技術與效益分析[J].中國農技推廣,2024,40(9):65-68,17.
[22]賀連民.設施櫻桃套種大球蓋菇的農業綜合效益分析[J]中國果菜,2025,45(3):80-84.
[23]趙清,陳磊,通占元,等.食用菌菌棒自動化生產技術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果菜,2023,43(2):8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