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百年征程中,信仰猶如一座巍峨的燈塔,穿透歷史的迷霧,照亮前行的道路。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信仰的力量:共產黨員的信仰故事》這本書,宛如一把鑰匙,為我們開啟了那扇通往共產黨人精神世界的大門,讓我們得以窺見那些熠熠生輝的信仰之光,深刻領略建黨精神的磅礴偉力。
翻開這本書,那些鮮活的故事猶如時光的碎片,拼湊出一幅幅動人心魄的畫面。方志敏,這位出身貧苦農民家庭的革命烈士,用他短暫而光輝的一生詮釋了信仰的純粹與堅毅。在獄中,他飽受折磨,卻始終堅守對黨的忠誠和對革命的信念。他用敵人提供的紙筆,寫下了《可愛的中國》《清貧》等不朽篇章,字里行間洋溢著對祖國深沉的愛和對共產主義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他深情描繪了祖國的山河之美,痛斥侵略者的暴行,同時堅信“中國一定有個可贊美的光明前途”。他的信仰,是“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的錚錚誓言,是在黑暗中依然能看見光明的樂觀主義精神。他的生命雖被殘酷地剝奪,但信仰的火種卻在無數人心中點燃,成為永不熄滅的火炬。
趙一曼,犧牲時年僅31歲。第一次被捕時,她手腕中彈負傷,左腿的骨頭被子彈打斷。“我的目的,我的主義,我的信念,就是反滿抗日。”在日軍的監(jiān)獄,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她將生死置之度外,始終沒有透露半點有關抗聯(lián)的情況。二次被捕后,她遭到了慘無人道的非人折磨,即便如此,意志堅定的她仍然嚴守黨的秘密,直至英勇就義。犧牲前,她在寫給兒子的遺書中這樣寫道:“我最親愛的孩子啊,母親不能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但母親要用愛國的實際行動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蔡和森、陳鐵軍、江竹筠、董存瑞、錢學森、鄧稼先、谷文昌、楊善洲、王獻才……關于共產黨員信仰的故事,《信仰的力量:共產黨員的信仰故事》一書中還有很多。百余年來,正是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精神持續(xù)努力奮進,鑄就了以“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為核心的偉大建黨精神。
在新時代,建黨精神依然熠熠生輝,指引著我們繼續(xù)前行。我們雖然生活在和平年代,但依然面臨各種挑戰(zhàn)和困難。在脫貧攻堅的戰(zhàn)場上,無數黨員干部扎根基層,與貧困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帶領群眾脫貧致富,讓信仰在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中綻放光芒。在科技創(chuàng)新的前沿陣地,科研工作者們秉持對國家和人民的責任感,日夜鉆研,攻克一個個技術難題,推動我國科技事業(yè)不斷進步,讓信仰在科技創(chuàng)新的征程中璀璨奪目。在抗擊新冠疫情的斗爭中,廣大黨員挺身而出,勇敢逆行,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讓信仰在抗疫的戰(zhàn)場上閃耀光彩。
信仰的力量是無窮的。它能讓我們在困難面前不退縮,在挫折面前不氣餒,在誘惑面前不動搖。從《信仰的力量:共產黨員的信仰故事》這本書中,我們可以汲取精神養(yǎng)分,傳承和弘揚建黨精神,讓信仰在心中扎根。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新時代的征程中,我們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讓我們高擎建黨精神的旗幟,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精神血脈,以更加堅定的信念、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昂揚的斗志,續(xù)寫新時代的華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