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不是必發的癥狀
兒童支氣管哮喘分為典型哮喘和非典型哮喘。典型哮喘以反復發作為特點,以喘息、氣促、咳嗽及胸悶為表現,常在夜間發作,多與接觸過敏原、刺激性的物理化學物質、呼吸道病毒感染以及運動等相關。非典型哮喘則以咳嗽或胸悶為唯一表現。
兒童哮喘咳嗽,以夜間和清晨咳嗽明顯,可能會出現數周的頻繁的干咳或帶有黏液的咳嗽。由于哮喘患兒的氣道具有高度反應性,即對各種刺激物質過敏,當患兒接觸到過敏原時,呼吸道會出現炎癥反應,釋放出多種炎癥物質,如組胺、白三烯等炎癥介質,引起氣道平滑肌收縮,導致氣促、喘息及胸悶,嚴重者氣道狹窄出現呼吸困難。
哮喘發作前,許多患者還會出現一些前驅癥狀,包括鼻咽部的異常感覺,如鼻子癢、喉嚨發癢等。同時,患兒還會出現打噴嚏、流鼻涕以及眼部發癢的癥狀。
遺傳和環境是主要誘發因素
兒童哮喘是由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疾病。
遺傳因素:哮喘患病多有家族聚集傾向,是一種多基因遺傳病。有家族病史的人群,其子女患哮喘的風險顯著增加。
環境因素:在哮喘發病中同樣起著重要的作用。常見誘發因素包括吸入性變應原,如塵螨、真菌、花粉、動物毛屑等。過敏原通過刺激氣道黏膜,誘發炎癥反應,致氣道收縮或痙攣。另外,病毒感染、食物過敏、氣候變化、劇烈運動及居住不良環境也可誘發加重哮喘癥狀。
做好日常管理,減少發作
哮喘無法根治,但通過早發現、規范治療和日常管理,可實現長期控制。
1.生活起居應注意防誘因
家庭居室應避免頻繁裝修,防范甲醛、苯、油漆等刺激性物質在室內積聚;床上用品盡量用棉質,少用羊毛織物及蠶絲類織物等,且需定期用高溫熱水燙洗或者日光暴曬;盡可能不用地毯,避免塵螨的滋生。盡量不在家里飼養貓狗等有毛的寵物,更不要讓這些動物進入孩子的臥室。勤開窗通風,忌吸煙,忌使用香水、蚊香,避免患兒接觸花粉、異味等刺激性物質。
2.體育鍛煉增加免疫力
規律運動可以提高患兒的運動耐受能力,改善呼吸功能,減少急性癥狀的發生次數,明顯提高生活質量。不過,不建議哮喘未控制和急性發作期的孩子進行運動,因其容易在運動中發作哮喘。應在病情得到控制后,在醫生指導下酌情開展運動。
3.關注氣候變化防感冒
秋冬季節,晝夜溫差大,要根據氣溫變化,選擇合適的衣服。特別注意頸部及口鼻防護,積極預防感冒。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病毒感染的有效方式,可顯著降低哮喘患兒因感染流感而誘發哮喘發作的風險。建議每年在流感季節來臨前,及時帶孩子接種流感疫苗。
4.合理膳食避免復發
現今社會,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孩子的飲食也愈發豐富多樣,此時更應注重飲食的科學搭配。尤其是針對哮喘患兒,飲食上需格外注意,應以清淡均衡、有節制為原則,可以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少吃冷飲、奶油蛋糕等生冷油膩及辛辣刺激的重口味食物,避免食用魚蝦蟹、羊肉等可能過敏的食物,忌食明確過敏的食物。
5.避免過度活動及情緒激動
情緒的大起大落也可能成為哮喘發作的誘因。家長應盡量為孩子營造輕松愉悅的家庭氛圍,多給孩子心理安撫及精神鼓勵,避免孩子出現焦慮緊張情緒。
6.規范治療少發作
哮喘患兒應堅持長期、持續、規范、個體化的治療原則。在孩子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得到控制后,仍需嚴格遵照醫囑正確用藥,切不可私自減藥或停藥——這種行為極易導致病情反復發作,對疾病的長期控制十分不利。在孩子用藥期間,家長要密切觀察其病情變化:若哮喘急性發作時癥狀較重,孩子無法自主吸入治療藥物,需立即送醫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