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跑10年老(菜)鳥3天打漁362天曬網的百公里散步選手
給入門跑者的建議
可能要做好一個心理準備,買鞋是比較容易“交學費”的。試穿合適,不代表跑30/50公里也合適。鞋子和襪子的搭配也是因人而異的,錢花了、腳磨了,鞋不滿意束之高閣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只能多跑、快跑、不斷試錯,才能增大找到更合適的鞋的幾率。如果發現鞋不合適,盡早出二手,還能回回血,其他裝備同理。也許交易多了,你還會在二手平臺上認識一些同道中人。
我的越野跑賬單
我從2016年開始接觸越野跑,距今約10年。對越野跑花費最直觀的感受是報名費和裝備的漲價,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物價上漲導致運營成本提高,但從服務水平上并沒有感受到有相應的提升。靠譜優秀的賽事公司還是一如既往,其他的普通賽事,價格也跟著漲。越野跑鞋也是眼睜睜看著從折后三位數,到現在基本上沒有四位數拿不下來。
如果你是一個長期主義的越野跑者,按道理裝備的損耗也得考慮在花費之內,比如一雙鞋的壽命也就是幾百公里。但我很少去計算裝備的花費,一是各種裝備的損耗率難以量化,損耗程度也不盡相同,有的鞋大底建在,中底衰減了,還能日常穿,有的直接鞋面破了,那只能報廢;二是買裝備對早期的我來說,和情緒價值掛鉤,從懵懂,到追求性能,再到追求個性,錢自然是越花越多,但還好就這一個主要的“不良嗜好”,花錢買開心,也就忍了。
初期有靠消費來激勵自己,比如用新裝備來獎勵自己又跑完一場比賽,或者是買了新裝備才有動力訓練。和各種各樣的裝備都磨合得不錯,參加比賽就是隨機翻牌子。
后面我就確診了膝蓋交叉韌帶囊腫,癥狀就是膝蓋活動度受限,打著肌貼最多跑60公里,100公里基本不可能,也一直沒找到病因。那段時間一切都成了未知數,不知道自己還能跑多久,還能不能跑,就沒有更新裝備的欲望了。
后面很幸運找到病因,我果斷拒絕保守治療,只花了5秒就決定開單做手術。術后半年我就去跑100了,這應該說是我為運動花的最值得的一筆錢。手術費用基本報銷,復健差不多花了2萬。運動復健和日常保養,也是很重要的一筆隱形支出。關鍵時刻,你只能閉著眼睛花。
過去一年半,我迷上了日版的裝備,就是看重它的個性、好玩,當然功能性上相對沒有那么頂。比較離譜的一次,是穿了一條牛仔褲上賽道,被磨了一腿血點子,其實已經理性地決定退賽了,但每路過一個夸牛仔褲的選手,我就給自己續航5分鐘,最終退賽也很盡興。
7年前我參加長白山TNF100,在80公里退的,當時訓練不是很系統,回去的飛機上哭了一路,怪自己沒有堅持。
現在當參賽、訓練都有序之后,只會理性分析完賽概率,如果概率太小,就沒有堅持的必要,只要沒有對不起自己的訓練,就總能收獲些什么。
回看這些退賽的經歷,都是必經之路,如果說因為退賽就覺得錢花得不值,那就有些太錙銖必較了。
越野跑的花費除了報名費和機酒,其他在我這都是彈性的,算不了一點,根本算不明白。后來我也經歷過收入下滑,工作調整,導致不能按照原來那樣自由地去比賽。但如果你已經把越野跑當作生活的一部分,無論是豐儉由人,還是調整心態,最終都能解決。
只要在能力范圍之內,花錢來給自己帶來情緒價值,自己覺得值得就行。我也見到很多不再跑的,主要是因為結婚、生娃,必須調整生活重心了,比起錢,更多的是衡量過后,精力沒法放在這件事上了。


越野跑愛好者
給入門跑者的建議
對于初入門的愛好者來說,越野跑運動的投入可以非常極簡,只需要一雙越野跑鞋,幾百塊錢就可以開始參與。鞋之外,再購買一個越野跑腰包或者背包,就能夠參與中長距離越野跑了。總體上來說,越野跑運動門檻低、花銷少。裝備的購買只要多花些心思,總能找到性價比高的產品。除非去一些高海拔或天氣多變、突變的山區,大部分情況下,裝備提升的都是舒適性與時尚感。
我的越野跑賬單
今年是我開始越野跑運動的第10年,日常并不會特意去統計越野跑的花費,但自我感覺應該算是花費比較少的類型。
我并非獨愛越野跑,我只是喜愛山野。在越野跑之前常年徒步、登山,越野跑是因為可以使我用更短的時間完成更長、更多的線路。
每年會規劃自己想要去的路線,約三五好友一同前往,花銷主要是交通費和酒店住宿。對于參賽頻率比較高的越野跑者,尤其是出國參賽的,自然花費要更高一些。
越野跑花費可以從兩個維度去看待,一是運動屬性,主要是購買運動裝備、營養補給、康復按摩、傷病治療等;二是旅行屬性,開銷的主要項目為報名費、交通費、酒店住宿、餐飲及門票費等。簡單來看,我目前開銷較少是因為主要集中在運動維度,很少報名參賽。
越野跑作為一項運動來說,相比其他運動總體開銷并不高。因為大多數人并不會參加培訓班,也不會聘請私人教練。這部分的錢恰恰是應該花費的,但很少有人去花費,最后又通過傷病醫療花了出去。好在看病可以使用醫保,只能說多少可以節省一些。
跳出“燒錢運動”的標簽化討論,真實的跑者鼓勵量力而出,理性投入。存在費用顧慮很正常,購買二手裝備,開發城市近郊野徑路線等高性價比的平替手段并不會被山野拒之門外。我們在越野跑上的物質投入其實是一個和自然、與個人體驗相作用的過程。山野無價,是因為體驗無價,回歸人與自然的關系,不要讓金錢干擾那份熱愛,最珍貴的,是你走進山野的那份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