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TP311.56 文獻標志碼:A
0引言
隨著移動互聯網科技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智慧旅行已逐步成為促進旅游業變革的核心引擎[1]。吉林省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與人文資源,具有巨大的旅游開發潛力。然而當前省內旅游業仍沿用傳統經營模式,應對現代游客日益增長的個性化需求變得越來越具挑戰性,且受限于游客與商戶間的信息壁壘,旅游資源難以高效轉化。隨著移動互聯網與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智慧旅游成為破解困局的重要突破口。因此,本文基于百度地圖設計開發了一款吉林省智慧旅游地理信息小程序,致力于向廣大游客提供詳盡準確的旅游信息、高效便捷的導航服務以及個性化的旅游推薦,進而對區域旅游產業結構優化產生顯著的鏈式效應[2],推動旅游服務向智能化升級,為游客提供便捷且高效的旅游體驗,提高吉林旅游業的總體競爭力。
1智慧旅游地圖技術分析
智慧旅游地圖的實現依賴于多項關鍵技術。
1.1Java SpringBoot
JavaSpringBoot是一個開源的Java框架,專精于Spring應用的敏捷開發與生產部署。該框架通過智能化的自動配置和標準化的起步依賴體系,大幅度減少了開發人員在項目搭建和配置上的工作量。
1.2MySQL數據庫
在集成了JavaSpringBoot和Python的應用程序中,MySQL數據庫作為核心數據存儲組件,常用于存儲和管理用戶數據、業務數據以及機器學習模型所需的數據集。MySQL提供了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數據存儲解決方案,與Java和Python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使得數據的存取變得高效、穩定。
1.3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作為一種輕量級的應用程序形態,具有廣泛的用戶基礎和便捷的使用體驗。通過微信小程序開發者平臺,開發者可以使用JavaSpringBoot提供的后端服務,為小程序提供數據支持、用戶鑒權、支付等功能。Python語言在處理復雜邏輯與算法實現方面具有顯著優勢,適合開發智慧旅游地圖小程序中的高級功能[3]
1.4AI大模型技術
人工智能大數據建模技術已經成為現代軟件工程的核心范式。通過對海量數據進行訓練獲得的深度學習模型能夠實現多個領域的自動化和智能化。AI大模型是指具有巨大參數量的深度學習模型,通常包含數十億甚至數萬億個參數。在實際應用中,人工智能大數據在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等諸多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4]
2智慧旅游地圖小程序需求分析
2.1用戶需求分析
在智慧旅游地圖小程序的需求分析階段,需要深入挖掘并理解核心用戶的需求和期望。游客作為旅游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對于旅游信息的需求是多元化的;而對旅游從業者而言,智慧旅游地圖小程序提供了一個展示和推廣產品及服務的有效平臺。綜上所述,智慧旅游地圖小程序的多功能性不僅提升了游客的旅游體驗,還為旅游從業者提供了強大的支持,從而推動整個旅游行業服務質量的提升和競爭力的增強。
2.2 功能需求分析
在智慧旅游地圖小程序的開發過程中,功能需求的深入分析和精確定位是至關重要的。為了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地圖展示功能應提供多種視圖模式,如普通地圖、衛星地圖和街景地圖等;為確保用戶體驗品質,小程序須注重信息的準確性與及時性,確保能夠提供最及時、最準確的出行信息[5]
3 系統設計與方法
3.1 系統架構
吉林省智慧旅游地圖小程序的系統架構設計,是一項融合多領域前沿技術的系統工程,采用多層次、模塊化的架構,實現高效的數據處理與用戶交互。本系統以數據層、邏輯層與表現層為核心,形成穩定可靠的旅游信息服務體系,如圖1所示。
圖1系統整體結構

數據層:采用MySQL關系型數據庫構建核心數據倉庫,存儲景點基礎信息、交通路網數據、商業服務網點等結構化數據:通過建立高可靠性數據存儲機制與定期化備份恢復方案,確保在突發情況下數據的完整性和可訪問性得到保護。形成支撐業務系統穩健運行的底層技術保障體系[6]
邏輯層:JavaSpringBoot作為整個架構的基礎處理業務邏輯,系統化統籌旅游資源數據的整合與管理。在這一層中,通過對吉林省豐富的旅游資源進行數據采集、清洗和整合,打造覆蓋地理坐標、文化屬性、服務設施等標準化、規范化的旅游資源庫。
表現層:小程序的界面開發是整個系統架構的核心模塊。系統集成百度地圖API展示實時信息,路線規劃則基于游客用戶的起點、終點及興趣偏好分析,實現高精度的地圖展示、個性化路線規劃、動態導航等核心服務7,同時確保流暢的用戶交互體驗。
3.2核心功能模塊
3.2.1地理信息展示功能
本文基于百度地圖API構建了一個直觀、易用的地圖展示平臺。通過該平臺,用戶可以清晰地查看吉林省內各個旅游景點的地理位置、分布情況以及周邊交通線路和設施[8]。地圖界面不僅提供了景點標注、路線規劃等基礎功能,還可以結合當地的熱門程度、游客流量等信息,為游客做出合理的旅游規劃。同時,系統還提供了智能化的搜索建議、個性化推薦等功能,幫助用戶更加精準地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旅游內容。用戶可以通過點擊、滑動等簡單的操作,快速獲取所需的景點信息。在交互體驗方面,系統具有良好的響應設計和生命周期設定,給用戶帶來更舒適的體驗。
3.2.2景點信息分類功能
景點信息分類功能主要包括搜索框、搜索結果展示、選擇項、活動列表等功能的實現。實現過程中通過標簽引入了2個外部模板文件,分別是wxSearch.wxml和common-list.wxml。由此可以將外部文件的內容引入當前頁面,實現代碼的復用和模塊化。
系統在view 標簽中嵌套了一個input標簽和一個button標簽,實現了搜索功能,用戶可以在輸入框中輸入關鍵字,然后點擊按鈕進行搜索;系統則通過wx:for指令遍歷searchResults數組,并使用item.name展示每個搜索結果的名稱,實現搜索結果的動態展示。
用戶可以點擊不同的選項來切換交易類型,并且選項會有對應的顏色和背景色變化,從視覺上進行交互提示。實現過程中系統通過view標簽和內嵌的choose_user_item標簽,實現交互式的選擇項功能。
3.2.3用戶信息功能
用戶信息功能主要用于展示用戶基本信息及相關功能選項。該頁面首先會顯示一個按鈕,點擊這個按鈕可以跳轉到其他頁面。隨后,頁面會展示用戶頭像、用戶昵稱以及功能列表,包括“我的發布”“申請入駐”“用戶協議”“交流反饋”和“關于我們\"5個選項。對于每個選項,系統都會展示一個navigator標簽,用于跳轉到相應的頁面。當用戶點擊某個選項時,會觸發bindtap事件,執行相應的跳轉操作。
3.2.4 系統登錄
在微信小程序頁面,用戶的登錄、注冊以及找回密碼功能的實現需要定義一個Page對象,并設置data屬性,用于存儲當前頁面的狀態和數據。下一步,系統須定義bindUsernameInput方法,用于處理用戶輸入的用戶名,并將其保存在username屬性中。同時,定義bindPasswordInput方法,用于處理用戶輸入的密碼,并將其保存在password屬性中。系統通過login方法實現用戶的登錄功能,并通過wx.request向服務器發送POST請求,進行用戶名和密碼的驗證。如果驗證成功,顯示登錄成功的提示并保存用戶名到usermame屬性中;如果驗證失敗,顯示登錄失敗的提示。
系統通過bindEmailInput方法處理用戶輸入的注冊郵箱,將其保存在email屬性中,并通過register方法實現用戶的注冊功能,向服務器發送POST請求保存用戶輸入的注冊信息。除此之外,系統定義bindUsernameOrEmailInput方法處理用戶輸入的用戶名或郵箱并將其保存在usernameOrEmail屬性中。最后,通過forgotPassword方法實現用戶找回密碼的功能,同樣通過wx.request向服務器發送POST請求進行驗證。
3.3技術實現細節
3.3.1數據庫設計
在數據庫架構設計中,基于旅游業務核心需求,本文采用領域驅動設計方法論構建數據庫體系。核心數據模型包含景點表、路線表、用戶表等6張基礎實體表。考慮到數據量的不斷增長以及未來可能的擴展需求,本文在數據庫架構設計時注重可擴展性和靈活性,通過合理的數據庫架構設計與優化,確保數據庫能夠應對未來數據量的增長以及業務需求的變化。數據庫核心表結構如表1—3所示。
表1landmarks數據表結構

表2attraction_image表結構

表3user表結構

3.3.2 響應式設計
在響應性設計中,本文對不同設備的顯示屏大小、分辨率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考量,并采用了靈活的布局調整與適配策略,確保小程序能夠在不同的終端上顯示出較好的視覺效果與用戶體驗,通過手機、平板或電腦等設備來訪問這個小程序,使用者都可以得到連貫的經驗和信息的顯示,確保了信息的可訪問性。
3.3.3AI大模型接入
(1)模型對話界面。
AI模型的接人,需要系統為用戶與模型進行對話搭建一個平臺。此時頁面會顯示一個加載中的提示,loading標簽被隱藏,在加載過程中才會顯示。加載完成后,頁面會展示一個service標簽,用于展示通知列表。
(2)通知標題和通知列表。
頁面會展示一個space標簽,用于分隔通知標題和通知列表。隨后,展示一個item-wrapper標簽,用于包裹通知列表中的每個通知項。在這個標簽中,判斷通知列表的長度是否為0,如果是,則展示一個無通知記錄的提示。否則,展示通知列表中的每個通知項。
對于每個通知項,首先展示一個item-info標簽,用于顯示通知的圖片、用戶名、時間和消息內容。在這個標簽中,使用bindtouchstart、bindtouchmove和bindtouchend事件監聽器處理通知項的觸摸事件。隨后,使用style屬性設置通知項的left值,使其根據通知的left值進行移動。最后,使用bindtap事件監聽器,用于跳轉到通知詳情頁。
(3)基于ChatGLM3-6B的旅游領域對話系統構建。
針對旅游場景的復雜語義理解需求,本文采用清華智譜AI開源的GLM-3(GenerativeLanguage Modelwith6.2B參數)作為基座模型,通過鎖定底層參數保留通用語言理解能力,對吉林省文旅局32萬條景點數據進行清洗,將其轉換為標準問答模板后,通過多語言回譯生成14萬條擴展對話。隨后使用混合數據集進行監督微調訓練,構建規則驅動的用戶模擬器,在強化學習框架下通過10000輪對話交互優化應答策略。在2000條人工標注測試集上,模型獲得 89.5/ 100的綜合評分。
(4)Java SpringBoot構建
SpringBoot控制器用于處理與旅游景點數據相關的HTTP請求。這里使用的控制器屬于epm.demo.port包,依賴于AttractionServer服務類來進行業務邏輯處理。控制器通過 ?@ RestController和‘ @ RequestMapping(\"/api/attractions\")注解來映射網絡請求的URL路徑,并通過Spring的依賴注人(DI)功能,利用 φ Autowired注解自動注入AttractionServer的實例。
控制器提供了2個主要的HTTPGET方法:getAllAttractions和 getAttractionById。
getAllAttractions方法映射到/api/attractions的GET請求,調用AttractionServer的 getAllAttractions方法獲取所有景點數據,并返回這些數據。
getAttractionById( @ PathVariableLongid)方法則映射到/api/attractions/ {id}? 的GET請求,用于獲取特定ID的景點信息。此方法首先嘗試從AttractionServer獲取ID對應的景點數據,如果找到該景點,則返回包含景點信息的HTTP響應;如果沒有找到,則返回404狀態的HTTP響應,表示資源未找到。
4測試與部署
測試團隊采用功能測試、性能測試、兼容性測試和安全測試等方法,通過模擬真實用戶操作對系統進行全面驗證。在功能測試環節,針對搜索功能、地圖展示等核心功能進行逐項測試;性能測試顯示系統平均響應時間為0.78s(低于0.8s基準);兼容性測試覆蓋iOS/Android系統的多種主流機型,確保小程序能夠在各種終端上正常顯示和運行;通過對系統的登錄、注冊等功能進行安全性測試,保證賬號安全、驗證準確、容錯性強。最終測試結果顯示,功能用例通過率 99.2% ,系統可用性達 99.98% ,整體表現優異。
5結語
本文成功設計并實現了基于百度地圖的吉林省智慧旅游地圖系統,利用系統的信息整合與分享功能,對吉林省各地區的旅游資源進行整合與優化,形成了一個“一站式”的旅游資訊服務平臺。與傳統旅游平臺相比,本文實現了多模態交互、個性化推薦等高級功能,注重信息的準確性與及時性,確保用戶能夠獲取到最準確的出行信息和景點信息。同時,響應式設計使得系統能夠在不同設備上流暢運行,進一步拓寬了用戶群體。隨著技術的持續迭代,智慧旅游將進一步推動區域經濟與文化的協同發展。
參考文獻
[1]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中國(重慶)-上海合作組織智慧旅游中心正式啟用[EB/OL].(2021-08-23)[2025-05-16]. http://www.ichongqing.info/2021/08/23/china-chongqing-sco-smart-tourism-center-officially-inaugurated/.
[2]王若男,程怡琳,馬彥雄.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海南旅游安全地圖運用平臺開發研究[J].互聯網周刊,2023(17):86-88.
[3]慶東,羅琪斯.全域旅游智慧化平臺建設:以桂平市為例[J].測繪通報,2019(6):131-135.
[4]張菊.微信小程序的移動校園地圖系統設計與實現[J].測繪地理信息,2021(1):29-31.
[5]高翔,朱學明,葉林飛,等.基于微信小程序的人文旅游電子地圖設計與實現[J].城市勘測,2023(2):61-65.
[6]趙強,趙鵬飛,劉力石,等.基于百度地圖API的站點可達性分析方法:以首都功能核心區軌道車站為例[J].城市建筑,2022(14):32-35,48.
[7]江曉玲,姚繼東,劉洋.基于百度地圖API的雷電高風險場所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網絡安全和信息化,2023(6):102-104.
[8]李曉峰,黃海南,李金海,等.基于百度地圖應用程序接口的軌道交通生成預測[J].山東科學,2017(1):82-88.
(編輯戴啟潤)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Jilin’s smart tourism map based on Baidu Maps
QIAO Zhenhua, WANG Junqi (College of Tourism,Changchun University,Changchun 13OooO,China)
Abstract:Smarttourism isanimportantdirectionfor thedigital transformationof thetourismindustry.However, Jilin,adistinctiveregionwithnumerousnatural landscapesandunique localcustoms,stilladheres totraditional business models and is constrained by the informationgap between users and merchants.In response to this situation, this article takes Jilinastheresearch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