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中元?屈寧華
摘 要:作為高校意識形態工作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極為重要的新陣地,高校各類組織新媒體平臺的發展還存在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筆者基于對高校校屬組織網絡新媒體平臺立體化三級分類體系建設,提出從平臺體系建設、隊伍建設、機制建設等方面規范和加強高校校屬組織新媒體平臺的方法與路徑。
關鍵詞:校屬組織;新媒體平臺;三級分類;管理
高校新媒體文化以其社會性、包容性、自覺性的文化特質,廣泛而深刻地影響著當代青年大學生的價值理念、政治傾向、思維模式、行為規范和個性心理。
1.立體化的三級平臺體系建設
(1)著力發揮一級平臺的主流引導功能。宣傳部門,學工部門,教學研究機構,工、青、婦等組織作為高校本級直接管理和指導的組織,由其所設立的新媒體平臺也具有進行主流價值觀引導的天然優勢。從內容上,它更便于把握高校及相關上級組織的工作重點,傳遞主流思想;從技術上,它更容易爭取優勢資源,加大人財物的投入,做到更為先進;從組織上,它更便于管控和引導,容易把握正確的方向。
(2)切實發揮二級平臺的同頻共振作用。高校校屬組織新媒體二級平臺數量眾多,內容上更貼近于大學師生的日常學習、生活和工作,受眾面廣,關注量大,對師生的影響也更為具體,可被視為高校新媒體平臺體系中的主體力量。“同頻”就是要使二級平臺與一級平臺保持傳播主流價值的同一頻率,“共振”就是要使二級平臺與一級平臺遙相呼應,協同發聲,加強信息的“二輪傳導”,擴大信息傳播的影響力。
(3)努力促進三級平臺的規范繁榮發展。高校校屬組織三級新媒體平臺數量龐大,是高校網絡新媒體文化發展的重要基石。而其單個平臺的受眾相對較少,影響力相對較弱,呈現出受眾細分明確的基本特征。對于三級平臺的管理和引導既要本著鼓勵其繁榮發展,充分發揮其交流工作功能和宣傳主流價值的原則,趨利避害,加強正面引導和輿論監管,確保其保持正確的輿論導向。
2.科學的組織設置及隊伍建設
(1)運作順暢的管理機構體系設置。在政府層面,建議建立由教育主管部門牽頭,宣傳部門、網絡信息安全管理部門、公安部門、工業和信息化部門、新聞媒體、高校等多方參與聯動的宣傳和管理運作機制。高校校級層面,設置由宣傳部門牽頭各相關部門參與的校屬新媒體平臺管理機構。針對校屬組織新媒體平臺的三級體系分布和師生參與的側重點不同,建議還應設置體現管理層級和師生側重點的管理機構。
(2)強大可靠的骨干管理隊伍建設。數量眾多的校屬組織新媒體平臺需要一大批政治上可靠、能力上強大的師生骨干管理隊伍。根據校屬組織新媒體平臺的管理機構體系的設置,分別選配教師管理隊伍和學生管理隊伍充實相關機構所涉及部門和單位。
(3)各盡其能的網絡宣傳隊伍建設。根據現有的工作基礎,總體上可以建設以發揮網絡輿論引導功能為重點的“網絡評論員”隊伍;建設以加強網上正面輿論傳播戰斗力為目標的“網絡宣傳員”隊伍;建設以擴大網絡正能量群眾基礎的“網絡文明志愿者”隊伍和以增強網絡正能量支撐力為目標的“好網民”的大學師生網絡宣傳隊伍。
3.相互協同的管理運作機制建設
(1)明確管理指導主體責任。第一,要本著“誰主辦,誰負責”的原則落實各級各類校屬組織對其所屬的新媒體平臺的運作管理責任,把組織的負責人作為該新媒體平臺管理的第一責任人;第二,要落實學校各單位和歸口管理部門的指導和監管責任,加強其對新媒體平臺的日常管理和引導,建立登記備案和輿情事故責任追究機制。
(2)建立輿情分析反饋機制。高校要定期對校屬組織新媒體平臺的輿情狀況進行分析和反饋,對于正面信息要積極鼓勵,對于中性信息要加強引導,對于負面信息和虛假信息既要進行線上的正面交鋒、正面引導和正言澄清,又要進行線下的根源查找和處置。
(3)健全考核激勵保障機制。在政府層面上,要將高校對校屬組織新媒體管理的相關工作納入學校宣傳思想工作、信息安全工作及其他相關工作的考核體系。在高校層面,要建立針對各校屬組織、管理隊伍和宣傳隊伍的考核激勵保障機制。把校屬組織新媒體平臺的管理運行情況納入校屬組織年度考核或注冊審查體系,把新媒體平臺的師生管理隊伍和宣傳隊伍的工作開展情況納入黨政管理工作考核,學生干部考核、培養、選拔或志愿者管理考核等體系。
參考文獻:
[1]張朱博.新媒體環境下大學校園文化建設面臨的機遇、挑戰與對策[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1):125—126.
[2]全曉松,陳永華,徐小華.高校新媒體文化對大學生的影響及教育對策[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6(05):89.
(作者單位:應中元 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屈寧華 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