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秀妹
摘要:醫院門診是面向社會的重要窗口,為患者就診的第一場所,是醫院重要組成部分。門診具有就診環節多、秩序混亂以及專科多等特點,患者構成較為復雜,醫療糾紛發生風險高,門診護理質量可體現出醫療技術水平與醫療服務質量,可有效衡量出醫院管理水平,護理質量高低可直接對醫院形象與經濟效益造成影響。因此明確門診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相應的解決對策至關重要,對提升醫院護理服務質量具有積極作用。
關鍵詞: 門診;護理;護理管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2--01
病情較輕的患者多在醫院門診就診,通過規范、系統的診療、檢查與對相應病癥做出初步診斷,可明確患者是治療還是收治住院。門診為患者診療的第一場所,近年來,因疾病病譜根本性轉變,及人們生活水平上升,保健意識提升等因素影響,我國門診就診患者呈逐年上升趨勢,導致大部分醫院就診秩序較為混亂、擁擠等,醫患糾紛發生率較高,對醫院醫療服務水平質量產生嚴重影響。因此如何提升目前醫院門診護理服務質量成為醫學專家關注的重點。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不斷發展,多數醫療機構針對目前門診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同時針對問題采取個性化、針對性地解決對策,可進一步提升醫院門診護理服務質量,促使醫院門診的服務水平持續改進,使門診患者獲得優質、全面的護理服務,進而提高患者護理服務滿意度,降低醫患、護患糾紛。因此本文就門診護理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進行敘述。
1 門診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1 門診就診環境問題
門診就診環境較為混亂,存在就診環節多、秩序亂以及擁擠等問題,患者從門診就診掛號開始,通過就診檢查、繳費、化驗、治療與取藥等,且部分患者需經過特殊檢查(胃鏡、CT檢查以及B超等),部分患者需經過3次門診后才可完成診斷,進而造成門診秩序亂、效率低以及擁擠等現象。且大部分醫院各樓層間無水供應或供應不足,未能為患者殘疾、老年患者主動提供輪椅,或提前安排就診,延長就診時間,不利于及時為患者診治。同時門診就診人數較多,環境較為嘈雜,在此環境下,常會造成原本悲傷的患者心理負擔加重,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
1.2 門診護理人員專科知識欠缺,服務意識淡薄
門診專科較多,在專科進行護理工作的護理人員,應懂得多類型疾病的診療、護理以及康復等工作。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不斷發展,醫學模式不斷改進,多種高端技術不斷應用在臨床工作中,要求護理人員應不斷更新知識、觀念等,在掌握專科知識基礎上,需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學會先進儀器設備操作與保養方式。但就目前門診護理人員而言,其服務意識仍以“照顧對象”為主,且多數年齡較大,部分護理人員安于現狀,學習新知識、新技術積極性較差,導致門診護理人員整體水平偏低。同時部分護理人員認為患者是來“求醫”,其服務態度較為生硬、缺乏同情心,針對患者存在的問題回答不夠耐心,未仔細為患者進行解答。且部分醫院門診流量較大,護理人員相對不足,在輸液高峰期較為忙亂,部分護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責任心較低,其對待工作態度缺乏嚴謹性,常會縮減護理操作程序,違反操作規章,存在僥幸心理,造成護理缺陷,而致醫患、護患糾紛,降低患者護理服務滿意度。
1.3門診護理管理制度不完善
醫院采取成本核算與績效分配后,重點關注的是病區與醫生,門診護理人員收入低于醫院平均水平,造成多數醫護人員心理不平衡,嚴重影響其工作積極性。門診護理人員工作較為分散,基本為一人一崗,無法做到相互監督,同時缺乏“慎獨”精神,凝聚力較差,增加護理管理難度。且部分門診護理人員主動承擔門診分診、導醫、換藥及協助醫生工作,處于從屬地位,社會地位較低,部分科室醫生不配合,醫患、護患矛盾較為嚴重,無職業成就感,護理人員存在消極心理,降低護理服務質量,管理較為困難。
2 門診問題解決對策
2.1 加強護理人員培訓
目前針對護理人員,應不斷提升其專業理論與操作學習,不斷更新其知識,以提升其護理服務質量。給予護理人員鼓勵,促使其積極參與自學考試與繼續教育,針對各科室護理人員工作特點,應制定針對性學習計劃,明確學習范圍,每月開展一次業務學習與考核,同時進行一次實踐操作考核。除此之外,還應加強護理人員禮儀規范培訓,著重綜合素質教育,要求護理人員應以落落大方、儀表端莊的面貌面對患者,要求護理人員在護理服務過程中應面帶微笑,準時上崗。待患者入院時,應以熱情、主動的態度接待患者,使其禮貌待人,并使用規范化語言,而對于中老年患者,可學習地方方言與患者進行溝通。除此之外,護理人員應熟練掌握醫院環境與布局、就醫流程等,以正確引導服務對象掛號、就診、檢查,同時應維持就診秩序,注重保護服務對象隱私。
2.2 加強護理人員服務意識與法律意識
與醫院開展的“精心醫療,貼心服務”活動相結合,促使護理人員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促使被動的服務轉換為主動服務,確保服務、工作流程更為合理,進而減少患者等候時間。在門診就診過程,應主動為殘疾、老年等特殊患者提供護理服務,針對無家人陪伴的行動不便患者提供輪椅、推車等,真正做到對患者關心、耐心與熱心等。時刻做到“共情”護理服務,進而促進護理服務質量持續改進,以此為患者提供優質、全面的護理服務。除此之外,還應加強護理人員有關法律知識學習,以提升其依法工作意識。提升護理人員維護患者隱私權的法律意識,以避免不必要倫理與法律糾紛。
2.3 優化就診流程與程序
應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工作,落實電子排隊叫號,電子顯示屏自動顯示患者姓名、順序,避免插隊、爭吵現象。可采取分樓層掛號、收費,針對門診量較大的科室,應設立單獨掛號、收費窗口,對人力資源合理調配,落實彈性與科學排班制度,在工作高峰期,應增加護理人員人數,開展早餐、中午治療門診,并延長部分窗口服務時間。
2.4 加強門診護理人員管理
制定門診護理人員“日匯報制度”,每日下班前10min,要求各崗位護理人員到門診匯合,匯報一天工作與提升配合情況,以及時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同時采取百分制考核形式,制定“門診護理人員獎懲制度”,將每次檢查結果進行分析,對照標準進行加分、扣分,并與績效分配掛鉤,同時將其作為年終績效考核依據。
2.5 完善各項規章制度
不斷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并組織護理人員學習各項規章制度,學習護理緊急風險預案,明確各護理人員崗位職責,不定期進行考核與檢查,督促護理人員堅守崗位,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同時在完善各崗位規章制度時,應理解、關愛護理人員,并主動為其排憂解難,爭取領導理解、支持,進而改變對門診護理人員看法,使其以積極、熱情的態度投入到門診護理工作中去。
3 小結
門診為醫院面向社會的重要窗口,現代門診護理過程中還存在多種護理問題,其中包括門診就診環境問題 、門診護理人員專科知識欠缺與服務意識淡薄、門診護理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因此針對上述護理問題,應采取相應的解決對策,包括加強護理人員培訓、加強護理人員服務意識與法律意識、優化就診流程與程序、加強門診護理人員管理及完善各項規章制度等,以不斷促進門診護理服務持續改進,促使患者獲得全面、優質的護理服務,進而減少醫患、護患糾紛,提高患者護理服務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吳柳春,周鋼,段小勇.PDCA循環在提升患者對門診護理工作滿意度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0,17(20):153-154.
[2]童帆,朱春芳.溝通模式的構建在門診護理工作中的作用[J].中國醫藥導報,2020,17(1):183-186.
[3]邵燕,丁彩艷,孫志琴.專科護士開設護理門診執業體驗的質性研究[J].護理學雜志,2021,36(8):46-48.
[4]王紅艷,朱平,唐軍琴,等.基于績效考核的優質服務模式在門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0,39(15):2700-2702.
[5]張雪,陳華英,吳紹勇.門診乳腺癌全程管理模式護理路徑建立及實施[J].西南國防醫藥,2020,30(4):346-347.
[6]顧海,吳迪."十四五"時期基本醫療保障制度高質量發展的基本內涵與戰略構想[J].管理世界,2021(9):158-166.
[7]閆迪,夏海鷗.基于聚類分析的產科護理人員崗位內容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20,55(5):659-665.
[8]王子蓮,高永祺,高月嬋.門診犬傷患者心理現狀及影響因素與護理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9):125-127.
[9]鄧素紅,曾蘭娟,彭佩玲,等.基于流程改造的精益管理模式對門診傷口管理中心接診效率及患者就診滿意度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1,18(6):924-926.
[10]劉俐惠,李溫榮,田紅梅,等.腫瘤康復護理門診在腫瘤專科護理發展中的實踐與成效[J].中國護理管理,2021,21(2):16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