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素娟
摘 要:基于當下古樹名木檔案資源開發利用的現狀,發現其中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檔案資源不夠集中;其次,管理方式比較傳統;再次,其檔案資源開發不夠充分;最后,古樹名木資料整理并不規范。為有效發揮古樹名木資源的價值和作用,對古樹名木資源進行深度開發和利用,落實檔案資源的高效管理,經研究分析后,整理出古樹名木檔案資源開發利用的實踐對策。
關鍵詞:古樹名木;檔案資源;開發利用;實踐研究
古樹是指生長時間比較長,大概在100年之上,名木是指在國內外比較罕見,且彰顯歷史價值以及特殊含義的樹木。古樹名木不僅是自然界遺留的重要產物,還是自然界中無法再生的植物資源,如果古樹名木出現死亡或者損毀的情況,就會無法挽救,帶來無法衡量的損失。因此,要充分做好古樹名木的開發和利用,對古樹名木檔案資源做好整理,進行全方位保護,有效利用其價值,并彰顯其獨特的作用。對此,本文針對古樹名木檔案資源開發利用的實踐展開深度探究。
一、古樹名木保護概況
近幾年,我國古樹名木保護工作也在逐漸強化,并在逐步被相關部門以及管理者所重視,不同地區都在有效制定相應的措施,且都在不斷深入調查,出臺有關的法律政策,對其有效管理和保護,落實了強化古樹名木的保護及管理工作,并獲得理想的效果。但是,有些地區的古樹名木出現了死亡、被移植或者出現被砍伐盜賣的現象,雖然有自然情況引發的死亡現象,但是管理意識不強,管理過程中保護力度較低、拯救不及時以及檔案資源管理等方面存在很多問題。
二、古樹名木檔案資源開發利用存在的問題
1.檔案資源不夠集中
古樹名木分散在各個地區,其屬地管理分布在廣場、公園、河邊、街頭、路旁、山林、水庫、風景名勝區、農村、社區和單位等。同時,古樹名木的管理機構以及園林綠化管理部門、林業部門和綠化委員會等,都有著對古樹名木的檔案資源管理。古樹名木所分布的信息過于分散以及信息記錄不全面,給其原始資料收集也帶來了很多挑戰,檔案管理工作開展有一定的難度。
2.管理方式比較傳統
目前,古樹名木的檔案仍舊采用傳統手工紙質管理方式。在當今時代,有很多部門和單位沒有應用信息技術對檔案資源開展科學化管理,導致管理模式過于傳統,無法創建相應的信息數據庫,沒有構建信息化平臺,致使檔案管理工作出現許多問題。目前,古樹名木資料非常多,而且相關資料也會不斷增加。一方面,傳統的手工操作管理模式非常浪費時間和精力,且容易出現錯誤,給工作帶來更多麻煩;另一方面,紙質檔案只能在某些單位內部查閱,不能實現信息共享,給其他機關單位進行古樹名木資源查閱帶來相應的不便。
3.其檔案資源開發不夠充分
古樹名木檔案管理部門每年都會收集、整合各自的養護日記和復壯搶救等日常的古樹名木保護檔案資料,但是資料比較分散,且需要手工對其展開歸納和整理,導致這些資料難以整理和分析,在開展古樹名木功能性及專題性編輯研究時,也未能精準找到相應資料,難以挖掘更有價值的信息,致使檔案資源開發利用并不充分。
4.古樹名木資料整理不規范
在開展古樹名木保護過程中,因資金投入不足,有關負責人員開展深入學習的機會比較少。相關工作人員缺少有關的學科知識,古樹名木建檔意識不夠,導致在開展資料收集時,原始資料收集得不夠全面,在古樹名木生長和保護信息記錄時出現了信息缺失以及遺漏的問題。古樹名木檔案在整理過程中不科學、不規范,在存儲過程中出現檔案丟失等情況,使古樹名木資料整理工作出現諸多的不便。
三、古樹名木檔案資源開發利用的實踐對策
1.大量收集古樹名木調查材料,創建古樹名木檔案
古樹名木也是各地區的歷史長河中留下的珍貴自然財產。古樹名木受到時間的洗禮,能夠彰顯歷史文化特征,是非常珍貴的植物文物,彰顯較高的生物學價值,且具有多樣化的歷史文化內涵。要想實現古樹名木的保護以及保存,就一定要在古樹名木所在地區的政府部門帶領下,通過市建委組織以及市綠化辦的引領,開展相應的保護工作。古樹名木的檔案也是在開展檔案資源開發過程中的重要根基,是檔案資源開發利用的基礎。古樹名木檔案所包括的內容有古樹名木的統計表、立地位置、立地條件、情況描述、價值、保護復壯、歷史記載和照片、錄像以及專家評審意見材料、古樹名木調查上報審批材料和市委市政府的批復等。要想實現古樹名木檔案資料的充分收集,就需要市城建檔案館在開展古樹名木調查時,從開始到結束不僅要有詳細的信息記錄,還要展開資料的整合和收集,將古樹名木所在單位的管理者作為審批部門填寫蓋章。同時,要拍照記錄被評定為古樹名木的植株,將現有的古樹名木檔案資料做好整合以及歸檔,補齊所在城市園林綠化檔案的遺漏缺失部分,能夠方便日后開展古樹名木的科學研究、景觀設計、生態環境和旅游服務。同時,也能建立健全古樹名木檔案。此外,在確保不同部門進行檔案查閱時不會出現檔案空檔的現象,能夠強化所在地區古樹名木的保護和管理,為日后的檔案資源開發以及古樹名木的保護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2.強化古樹名木檔案資料的開發利用
古樹名木檔案的充分利用,是讓靜態的古樹名木檔案信息通過多樣化的途徑和形式展開充分開發和傳遞,為古樹名木檔案的利用者提供幫助,落實檔案信息資源的共享。同時,也能夠有效實施古樹名木保護工程,服務于不同區域的歷史、文化和教育科研工作。就當下的情況來講,古樹名木檔案資料的開發利用工作能夠基于以下路徑開展:
(1)創建古樹名木檔案信息資源庫
首先,古樹名木檔案管理工作一定要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要在開展檔案管理工作中運用創新的形式,引入信息化技術開展工作。并且,要創建完善的古樹名木信息數據庫,最好能為不同部門或有關單位提供相應的工作便利,在進行古樹名木資料查閱以及應用過程中能夠更加快速、便捷。同時也確保了古樹名木檔案資源的安全。建設古樹名木檔案信息資源庫,需要相關管理單位投入更多的資金和人力,完善軟件、硬件基礎設備設施,如計算機、掃描儀和數碼相機等,將相應的配置逐漸完善。其次,要利用檔案管理系統,針對古樹名木檔案資料展開全方位監管。利用創建古樹名木信息資源庫,能夠讓參與者通過古樹名木檔案管理信息系統直接查閱,能夠讓古樹名木的檔案信息快速傳遞,還可以讓工作人員省去大量的煩瑣步驟,彰顯理想的服務成效。
(2)創建古樹名木檔案信息管理網站
古樹名木管理機構也可以將其作為工作的主要題材,將需要掌握古樹名木的基本情況的單位和社會公眾作為主要對象,創建古樹名木專題的信息網站。在網站上推送古樹名木的基本資料和信息,詳細介紹古樹名木,并引用古樹名木講解指南,以及法律法規和保護動態等吸引群眾的注意。人們不但能在網站上直接查閱和了解古樹名木的信息,對古樹名木信息有基本的掌握,還能夠共同參與古樹名木的保護工作,能更深層次地引發社會各部門和機構對古樹名木保護的重視,有效促進城市綠化經濟建設服務不斷發展和進步。
(3)開展古樹名木檔案編輯管理工作
古樹名木的相關監管機構可以對所在地區范圍內的古樹名木的相關文字、圖片、資料以及法律法規、本市歷史人物、古跡和民間文化等進行全方位整合。并且,通過編輯、加工、撰寫以及高質量的設計,以圖為主,圖文并茂,彰顯藝術性、文化性以及觀賞性和趣味性,深入開展古樹名木匯編。此外,基于多角度分析,利用有關對象編制《古樹名木保護法則》《古樹名木信息詳介》等,組織有關機構和工作人員開展古樹名木檔案編排工作,宣傳和推廣古樹名木,強化社會公眾對古樹名木的保護意識。同時,可以有效調動人們的綠色意識、環保意識以及生態意識,還可以讓相關專家學者和研究人員對古樹名木的物種、氣候變化等展開深入研究,并對其后續保護工作提供相應的資料和信息。
3.開展靜態化的開發和利用
古樹名木檔案就是古樹名木在開展深入調查、鑒定、登記、編號和掛牌等程序中構建而成的靜態化數據信息。
開發目的。在城市的地圖資源上,要基于古樹名木的分布情況以及數據庫構造的需要,將樹作為基本的元素,以城市管理網格作為集合,將分散在不同地區的古樹名木歸納到各管理網格上。
(1)主要步驟。第一,坐標標注。應用1:500的城市數字地形圖做好管理網格的規劃,并在網格內將不同地區的古樹名木信息數據檔案以及所在的位置進行標注,并在網格內展示;第二,核查數據。要基于數據庫來規定相關要求,開展實地核查,核查每一棵古樹名木,核查的主要內容包含樹種、編號、位置、樹齡、樹高、胸圍、冠幅、生長勢、樹木特殊狀況概述、立地條件、權屬、養護單位或個人、傳說記載、保護現狀及建議等;第三,信息采集。將古樹名木作為主要的定位點,帶領有關測量工作人員針對古樹名木做好補測,并劃清保護界限,將有關的地理數據信息做好詳細記錄,將其劃分為數字城管范圍;第四,彰顯身份。在開展信息采集的條件下,要依照有關的準則針對古樹名木展開編碼,使其在主要的運行系統內劃分為獨特身份。
(2)成果應用。首先,要逐漸落實資源共享。創建古樹名木數據資源庫,且該資源庫不但能轉型為城市管理的重要資源庫,同時,也能為數字城管提供相應的服務。其次,為開發利用提供便捷。要基于古樹名木數據庫的基本信息資料,開展古樹名木有關材料的編研,詳細介紹古樹名木的概況以及生長的歷史文化。基于古樹名木自身的身份地位,可以應用信息技術制定二維碼,落實掃一掃功能,以方便開展后續的養護管理工作以及應急搶險工作。
4.動態化開發利用
古樹名木的動態化檔案是基于調查、鑒定、定級、登記以及掛牌之后的保護,并構建監測、科研、審批、病蟲害防治和搶救復壯等動態資料。檔案體系及系統的數據庫在開放和運行之后,就會主動將大量資料信息歸納和記錄,同時,也會針對此次信息資料開展嚴格地篩選和編輯,找尋數據之間存在的關聯,深入挖掘大部分數據存在的規律和自身價值,以為古樹名木保護帶來輔助性的功能。
(1)為其帶來評價的依據。應用古樹名木數據資源庫的信息,針對一些高大、孤立的古樹名木一定要應用防雷保護措施,對古樹生長衰弱,且樹體出現傾倒、腐蝕以及病蟲害等相應問題的樹木,也要制定針對性處理措施的計劃。要基于對古樹名木的信息分析,掌握古樹名木單位養護品質,明確哪一個古樹名木相關單位開展復壯搶救更加及時病蟲害治理工作更加有效、應對措施更加周全。同時,將此信息作為主要的參考對象,掌握古樹名木保護的相關規律,并基于古樹名木日常維護病蟲害防治、復壯搶救和自然災害等,多方面找尋相應的依據。
(2)做好決策支持。可以充分應用古樹名木數據庫的資源和信息,有效審批重要項目,防止出現各種問題,合理出臺相應的計劃和方案,對其展開及時保護,能夠落實移植異地保護的同時,要嚴謹地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做好審批手續的辦理。針對工程建設阻礙古樹名木保護工作開展的情況,也要及時溝通,并告知有關部門開展相應的保護工作。
(3)給予有效的科研幫助。應用古樹名木數據庫信息,一定要強化針對古樹名木保護管理相關的科學技術,要有效帶領相關工作人員攻克保護技術難題,將主要精力投入養護技術創新以及古樹名木保護推廣宣傳工作中。此外,對于研究制定古樹名木普查、鑒定、評估、養護、管理、搶救以及復壯等有關技術,也要展開深入地鉆研。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古樹名木的檔案管理、開發和利用,不但能彰顯古樹名木的自身價值,還能夠強化古樹名木保護的重要意義,充分發揮檔案管理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利用多樣化的形式切實開展本地古樹名木檔案資源管理,充分開發利用檔案資源,不斷健全各方面檔案資料的收集管理機制,強化該地區古樹名木檔案管理的作用,確保該地區古樹名木能夠得到有效保護。
參考文獻:
[1]曲歡歡.武安市古樹名木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開發[D].河北工程大學,2021.
[2]鄭 建.攸關圣脈:曲阜孔林中的古樹名木——以孔府檔案為中心的考察[J].文物天地,2021(05):39-43.
[3]李守劍,王 鈺.四川省古樹名木智慧管理系統設計的思考與建議[J].安徽農業科學,2021,49(07):245-247+250.
[4]衛 瓊.晉中市古樹名木資源現狀及保護對策研究[D].山西農業大學,2020.
[5]唐源泉.古樹名木保護在生態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現代農業科技,2020(06):135-136.
[6]袁 敏,王惠玉.嶗山區鄉村古樹名木保護現狀與檔案管理[J].山東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49(01):53-56.
[7]董桂萍.加強古樹名木的檔案管理與開發的實踐思考——以余杭區為例[J].檔案管理理論與實踐-浙江省基層檔案工作者論文集,2017(00):233-237.
[8]孫應生.借鑒人事檔案工作方法開展古樹名木檔案工作[J].云南檔案,2017(09):61.
[9]孟憲鵬,方加興,賈春燕,等.泰山古樹名木健康監測系統的開發及應用前景[J]. 山東林業科技,2016,46(4):83-86.
[10]陳明贊.古樹名木保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5(17):214-215.
[11]葉道碧,汪海悝,毛旭鵬,等.古樹名木普查建檔及其信息化技術方案的探討[J]. 熱帶林業,2014,42(4):51-52,50.
[12]吳文鳳,丁昌云.淺談古樹名木檔案的管理和開發利用[J]. 檔案與建設,2010(1):44-45.
[13]嚴玉蓮.為古樹名木建檔保護綠色文物[J]. 林業科技情報,2005,37(4):58-59.
作者單位:青島市嶗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服務中心
(嶗山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