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25)21-0107-04
Pathways for the Hangzhou Asian Games Supporting the Beautiful Town Development Under the Goal of Common Prosperity —Taking Jieshou Township in Chun'an County as an Example
WU Qiang1LI Haipeng1* LIU Jie2 1.Zhejiang Universityof Technology,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31014 China;2.Jieshou Township Government, Hangzhou,ZhejiangProvince,3117O1China
[Abstract] Guided by the goalof common prosperity,large-scale sports events have become a crucial opportunity for driving the development of beautiful towns. This study takes Jieshou Township, Chun'an County,the host city of the Hangzhou Asian Games,as acase to empirically analyze the empowerment pathways of such events on urban development.The study finds thatthe Asian Game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urban and rurallandscapes through large一 scale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s; The economic effcts of the competition have driven explosive growth in tourism industry,breakthroughs inindustrial investmentaraction,ndincreasedemploymentopportunities,therebypromoting economic structural optimization.As acultural showcase,the event efectively spreads the local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values,enhancing residents'cultural confidence.On the ecological dimension,the event drove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and innovation in green development models.In terms of talent,itachieved intellectualagglomeration through platform-building and policy innovation.Thestudy demonstrates that,underanecological priority framework, large-scale events can effectively leverage factorreorganization,industrial upgrading,and governance innovation, providing the'leading sample' for ecologically sensitive mountainous towns to explore ashared prosperity path hat balances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Words] Commonprosperity;Hangzhou Asian Games;Beautiful towns; Pathways research; Jieshou Township
在新時代,共同富裕被賦予全民、全面、共建、漸進的新內涵。美麗城鎮發展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載體,在推動共同富裕進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23年杭州亞運會成功舉辦,為杭州市淳安縣界首鄉社會發展注人了強大動能,為探索共同富裕自標下美麗城鎮發展路徑提供了生動樣本。從全球范圍來看,國外學者對體育賽事與城鎮發展的關聯進行了深人研究。如ESSEX和CHALKLEY提出奧運長尾效應理論,Preuss構建的賽事遺產框架揭示大型賽事可通過產業聯動提升區域經濟韌性。國內研究也呈多樣化,已有研究論證了大型賽事對超大城市空間重構的作用,揭示了賽事經濟對珠三角城市群的虹吸效應。然而,現有研究多聚焦中心城市或城市群,對中小城鎮特別是生態敏感區的賽事賦能路徑研究存在明顯空白。
淳安縣界首鄉地處山區,自然資源優越。其傳統農業產業、鄉村旅游、民宿產業發展平穩,但亞運會舉辦前面臨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品牌影響力不足等瓶頸。杭州亞運會為其突破經濟困境、實現跨越發展提供了機遇。該研究深入剖析杭州亞運會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融合、文化傳承、生態環境保護和基層治理等方面對界首鄉美麗城鎮發展的促進作用,探究其內在機制,旨在為類似地區提供發展范本,助力美麗城鎮建設邁向新臺階,為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貢獻力量。
1新時代共同富裕的內涵
新時代共同富裕在實踐中呈現出多維度的理論創新與實踐突破,其內涵的拓展與體育賽事的時代價值形成深度耦合。孔子所言“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公平思想,在當代通過體育賽事的社會功能獲得新的實踐維度。
第一,全民富裕理念在體育賽事中體現為城鄉協同發展的資源配置機制。大型賽事承辦通過基礎設施共享、公共服務延伸等路徑,將城市資源向鄉村地區梯度轉移,使全民共享發展成果成為可能。
第二,體育賽事創造物質富裕與精神富裕的共生場域。體育賽事既通過產業聯動效應激活區域經濟動能,又借助文化傳播功能強化價值認同,形成物質積累與精神充實的良性互促機制,實現社會財富的全面增值。
第三,共同奮斗的實踐邏輯在賽事承辦過程中具象化為多元主體共建模式。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與公眾參與的協同機制,將賽事籌備轉化為全民參與的勞動創新實踐,使不同群體在產業鏈條中找到價值創造坐標。
第四,漸進富裕的時空特征通過賽事效應的持續釋放得以印證。賽事經濟具有短期刺激與長期帶動的雙重屬性,其形成的品牌效應、制度創新和治理經驗,通過制度化轉化持續賦能區域發展,體現共同富裕的動態演進規律[1]
在政策實踐層面,我國《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明確提出發揮賽事經濟對城鄉融合發展的輻射效能,為體育賽事賦能共同富裕提供了頂層設計支撐。文件著重強調構建賽事驅動型發展范式,通過建立賽事資源城鄉共享機制、培育賽事關聯產業集群等舉措,將賽事經濟納入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戰略的協同框架。這一戰略部署與共同富裕的全民性、發展性和共享性高度契合,使體育賽事成為落實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這一目標的重要實踐工具[2]。
2美麗城鎮發展的理論與實踐
美麗城鎮發展與共同富裕理念具有內在理論耦合與實踐協同,其中共同富裕理念為城鎮化高質量發展提供價值指引,而美麗城鎮發展則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空間載體。美麗城鎮發展的理論創新在界首鄉的實踐中得到系統性驗證,形成生態優先導向下的城鄉融合發展范式。
第一,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中“兩山理念\"在此實現突破性應用。通過亞運環境整治工程,界首鄉創新開發“生態賽事 + 綠色經濟”模式,使生態治理投入轉化為旅游資源溢價,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帕累托改進,印證了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機制[3]。
第二,新型城鎮化理論指導下產城融合在此呈現獨特路徑。界首鄉依托亞運賽事觸媒效應,重構城鄉空間格局。將競技場館轉型為全民健身中心,賽事設施與民宿集群、農產品展銷區形成空間疊合,構建“體育 + 文旅 + 農業\"的復合產業體系,實現城鎮功能提升與鄉村振興的協同共進。
第三,生態經濟學理論推動界首鄉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通過舉辦亞運會,當地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同時,推動生態產業化與產業生態化協同發展,發展生態旅游、康養產業等,實現了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
第四,系統理論整體性思維為界首鄉美麗城鎮建設提供整體性治理視角。在亞運會的推動下,當地統籌生態基底保護、產業結構優化和社會治理創新等多維子系統,制定了科學合理的規劃和政策,確保了城鎮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
第五,人本主義理論在界首鄉美麗城鎮建設中得到充分體現。亞運會的舉辦促進了公共服務設施的完善,提升了城鎮的宜居性;為當地居民提供了豐富的文化體驗,增強了居民的歸屬感和凝聚力。此外,通過鼓勵居民參與社區治理和志愿服務,構建了參與式治理體系,使居民成為美麗城鎮建設的參與者和受益者[4]。
3共同富裕目標下體育賽事賦能美麗城鎮發展的理論關聯
在實現共同富裕進程中,美麗城鎮發展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關鍵路徑,體育賽事則憑借集聚、輻射與示范效應,成為推動城鎮邁向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從經濟層面看,體育賽事是城鎮產業融合與經濟轉型的新引擎,直接帶動體育本體產業繁榮,與旅游、餐飲、住宿等關聯產業深度融合,產生協同效應,推動經濟多元化發展。同時,優質賽事品牌能提升城鎮知名度與美譽度,吸引投資與人才,助力經濟結構優化升級[5]。
在生態維度上,體育賽事是環境優化與可持續發展的催化劑。賽事籌備期間,舉辦地加大環境整治與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舉辦過程中,加強環境管理;賽后,場館及設施轉化為全民健身場所。這些舉措實現了短期效益與長期生態價值的有機統一,推動城鎮向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邁進。
從社會層面而言,體育賽事是社會凝聚與民生福祉提升的黏合劑。作為全民參與的社交平臺,它能增進居民交流互動,增強居民歸屬感,同時帶動基礎設施建設、創造就業機會,提升公共服務水平與民生福祉。
在文化維度上,體育賽事是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的助推器,為地方文化展示提供了舞臺,能夠增強文化影響力,激發文化創新活力,豐富城鎮文化內涵,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助力文化傳承與創新良性循環。
4杭州亞運會助力美麗城鎮發展的路徑分析
2023年第19屆亞運會在浙江省杭州市成功舉行。本屆亞運會秉持杭州為主,全省共享的原則,共建設了56個競賽場館。其中,杭州淳安賽區主要承擔自行車、鐵人三項、公開水域游泳三大項賽事。淳安縣界首鄉通過承辦亞運賽事,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多重提升。通過基礎設施升級、產業能級躍遷、品牌效應釋放等舉措,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探索出一條\"賽事搭臺、城鄉共富\"的特色路徑[6]
4.1經濟維度:產業賦能與經濟增長
第一,亞運會籌辦期間,淳安縣為提升城鄉環境品質,累計投入超18億元,實施一系列基礎設施升級與城鄉環境提質措施。同時,為推動旅游業的爆發式增長與品牌升級,加大旅游基礎設施投入,改善景區設施和服務,成功將千島湖打造為國際知名旅游目的地,亞運會期間旅游總收人達173.2億元。
第二,在產業招商與制造業提速方面,當地政府積極利用亞運會國際影響力,出臺優惠產業政策吸引投資。2023年全年招引產業項目66個,到位資金51.8億元[7]。
第三,為實現城鄉融合與就業增收,當地政府實施城鄉融合發展戰略,通過發展賽事經濟,促進城鄉要素流動。亞運賽事帶動新增就業6426人,城鄉居民收人水平得以提升。
第四,注重亞運遺產可持續開發,與中國旅游集團達成50億元合作,推動千島湖景區國際化重塑。在生態優先的框架下,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2023年GDP突破280億元,財政總收入增長 7.4%[7] 號
以上措施共同促進了淳安縣界首鄉的美麗城鎮發展,為實現共同富裕目標提供了政策支持。
4.2文化維度:文化傳播與文化自信
第一,淳安縣政府借助亞運會全球傳播效應,通過國家、省、市級媒體及舉辦系列文旅活動,積極打造國際文化交流平臺,展示“秀水千島、唯美淳安”的文化符號。
第二,為激活文化自信內核,界首鄉以亞運為契機,啟動文化基因解碼工程。通過深入挖掘和保護本地文化資源,開展文化教育活動,提升居民對本地文化的認知和自豪感。
第三,實施亞運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賽事期間,開展跟著亞運讀淳安主題活動,通過中英雙語向全球45個參賽國傳播生態文化理念,豐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提升文化影響力。
第四,為延續后亞運時代持續影響力,縣鄉政府深化“賽事 文化\"的融合模式。舉辦環千島湖公路自行車賽等自主IP賽事,推動亞運分村轉型為文體綜合體,并落地國際藝術駐留項目,形成文化輸出長效機制,確保亞運會對當地文化的長期積極影響[8]。
多項措施的落實提升了地域文化的國際知名度,增強了居民文化自信,為美麗城鎮可持續發展注人文化動力。
4.3社會維度:公共服務與社會和諧
在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當地政府投人23億元實施城鄉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品質提升行動,重點升級醫療和教育設施,建設新的醫院和學校,并推動商業設施現代化,以滿足居民和游客的需求,使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質量達到杭州主城區標準。
在社會凝聚力與社區治理方面,界首鄉創新基層治理機制,建立警網聯戶微治理體系和鄰里互助網格,增強社區內部聯系和互助。同時,通過賽事經濟的共建共享和產業聯動,鼓勵居民參與社區建設和活動組織,增強社區認同感和歸屬感。
此外,界首鄉還推動生態治理促進社群融合,建立環境共治長效機制和跨域生態協作網絡,讓居民參與到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中來,促進不同社群之間的融合和合作[9]
通過以上行動,基層社會凝聚力和社區治理水平得到增強,為居民創造更加和諧美好的生活環境。
4.4生態維度:綠色發展與環境優化
淳安縣界首鄉利用亞運會契機,采取多項措施推動生態建設和綠色發展。在生態基建方面,投入9.4億元實施千島湖城區供排水設施提升工程,為賽事提供堅實生態保障。同時,開展“千島碧水畫中賽\"環境品質提升行動,有效控制 PM2.5 濃度,提升入湖溪流水質,擦亮生態底色[10]。此外,依托亞運深化“數字第一湖”建設,建成全流域水質自動監測系統,鞏固生態優勢。
在生態價值轉化方面,縣鄉政府借助亞運品牌效應,積極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推動千島湖水品牌溢價提升,并助力農夫山泉等水飲料企業營收突破160億[7]。
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作為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其生態效應具有顯著的“雙刃劍”特征。針對亞運基建可能對生態系統產生的負面影響,界首鄉采取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首先,實施嚴格的生態保護政策,通過科學規劃和合理布局,避開生態敏感區域,保護千島湖的自然景觀和生物多樣性。其次,采用生態友好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技術,推廣綠色建筑和節能技術。再次,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對因基建項目受到影響的生態區域進行修復和補償。最后,加強環境監管和執法力度,確保各項環保措施得到有效落實,嚴厲打擊施工過程中的環境違法行為,保障生態環境安全[1]。以上舉措有效推動了生態建設和綠色發展,當地生態品質得以保護,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4.5人才維度:人才引進與智力支持
杭州亞運會的承辦,成為淳安縣突破山區縣人才瓶頸的戰略支點。縣鄉政府大力實施人才戰略,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實現人才匯聚與智力提升。第一,依靠亞運場館設施優勢,建成千島湖國際體育人才培訓基地,打造人才聚集高地。第二,借助亞運品牌效應,深化產學研合作,促進人才與產業融合發展,激發創新活力。同時,出臺亞運人才十條政策,實施新鄉賢回歸工程,吸引外籍人才返鄉創業,為人才提供良好發展環境。第三,通過亞運服務實踐,建立導師幫帶機制,培養本土專業人才,提升其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并深化千島湖智庫建設,聘請21個國家76名專家擔任特別生態功能區咨詢委員,為持續發展提供智力支持[12]。這些舉措共同推動了淳安縣界首鄉人才結構優化與智力支撐能級躍升,為美麗城鎮建設提供了堅實的智力保障。
5結語
綜上所述,杭州亞運會的舉辦為淳安縣界首鄉的發展帶來多方機遇。通過產業升級、文化傳播、公共服務提升、綠色發展和人才培養等賦能路徑,界首鄉美麗城鎮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其發展路徑表明,在生態優先框架下,通過重大賽事撬動要素重組、產業升級和治理創新,能夠有效破解保護與發展悖論,為山區縣域探索出一條兼顧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共富新路。大型賽事可以成為山區城鎮跨越式發展的“催化劑”。界首鄉通過亞運實現一場賽賦能一座城,為共同富裕目標下城鄉要素流動、價值再造提供鮮活樣本。
參考文獻
[1]傅鋼強.共同富裕視域下農村體育助力鄉村振興的內涵、機理和實踐指向[J].體育學刊,2024,31(1):21-28.
[2]李良,孫民康,何勇明《體育強國建設綱要》解讀:意義、亮點及實施建議[J].中國體育科技,2022,58(1):12-17.
[3]張濤,王統領.生態文明視角下美麗鄉村生態體育文化優化路徑——以浙江省為例[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23,45(8):92-98.
[4]王嘯龍.以共同富裕為導向的景區型特色小城鎮空間營造研究[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23.
[5]顧晨駿.頭部體育賽事對城市賦能模型的影響研究以杭州2022年亞運會IPA評估為例[J].全國流通經濟,2020(13):90-92.
[6]代向偉,凌媛,郭修金,等.我國鄉村體育賽事振興的歷史機遇、實踐經驗與啟示——以臺盤“村BA\"為例[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24,43(2):45-52.
[7]界首鄉.政府工作報告[EB/OL].(2024-02-04)[2025-04-06].http://www.qdh.gov.cn/art/2024/2/4/art_1229233944_4241742.html.
[8]葉小瑜,陳錫堯.體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的實踐模式與優化路徑[J].體育文化導刊,2023(5):78-85.
[9]劉波,王志仙.全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層社會治理格局[EB/OL].(2024-12-30)[2025-04-06].https://www.qdhnews.com.cn/news/content/2024-12/30/content_9759897.html.
[10]縣府辦.淳安縣政府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EB/OL].(2023-03-24)[2025-04-06]. http://www. qdh.gov. cn/art/2023/2/18/art_1229232182_4151663.html.
[11]淳安縣水利水電局.淳安:保土護水打造科技示范[EB/OL]. (2019-04-25) [2025-04-06]. https://www.hangzhou2022.cn/sqzc/hzsq/202301/t20230113_55196.shtml.
[12]杭州日報.“千島湖智庫\"再添4名院士專家聯袂“支招\"助力千島湖在保護中發展[EB/OL].(2023-03-25)[2025-04-06].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1340380661946276amp;wfr=spideramp;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