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2期
刊物介紹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雙月刊)由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主辦, 科學出版社出版, 系我國唯一一份以構造地質學為特色的中文學術期刊, 刊登內容涉及構造地質學、大地構造學、礦床學、成礦預測、巖石礦物與地球化學、地球動力學、大陸邊緣地質等多個學科和領域。重點登載原創性和開拓性的學術論文, 以及少量具有學科前瞻性、前沿性的研究綜述。目前主要欄目有: 構造地質學、構造地質與成礦學、巖石大地構造與地球化學。 br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系中文核心期刊、EI (美國工程索引)收錄期刊(2013年起)等。 br 本刊本屆編委會(2018~2023)由徐義剛院士、丁林院士、肖文交院士等48位國內外專家組成。 br 期刊網址: br 微信公眾號: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 西藏扎雪-門巴韌性剪切帶變形時代及機制研究:來自同構造花崗巖體的證據
- 冀西北后溝金礦田脆韌性剪切帶年代學新證據:來自LA-ICP-MS鋯石U-Pb年齡的發現
- 塔中地區構造應力場數值模擬研究
- 東秦嶺-大別造山帶北側中新生代差異構造變形
- 西非被動大陸邊緣重力滑脫構造發育演化及成因機制
- 下剛果盆地重力滑脫構造發育特征及演化規律
- 瓊東南盆地地殼伸展因子計算及其伸展模式探討
- 江漢平原東部構造特征與演化
- 湖南錫田錫鎢多金屬礦床成礦構造特征及其找礦意義
- 新疆薩熱闊布金礦床流體包裹體研究及礦床成因
- 綜合找礦方法在河臺金礦找礦預測中的應用
- 滇西羊拉銅礦床、魯春銅鉛鋅礦床構造控礦特征
- 安徽滁縣瑯琊山一帶燕山期巖漿巖成因及區域找礦方向
- 西藏當惹雍錯富鉀和富鈉堿性火山巖的礦物學研究及其成因指示
- 福建紫金山礦田晚中生代英安玢巖形成時代及其成礦意義
- 湖北麻城市四道河地區面理化含榴花崗巖的成因
- 松潘地區尕海盆地上白堊統熱魯組物源分析及其意義
- 陳國達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暨陳國達學術思想研討會在長沙召開
- 本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11年版》排名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