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秦
朱總司令的扁擔
一九二八年,中國工農紅軍駐在井崗山,井崗山被敵人封鎖著。
這是一座荒涼的山!人煙稀少,糧食缺乏。為了戰勝敵人的圍困,解決食糧問題,軍部決定到寧罔背糧去。
從井崗山到寧罔有五六十里地。路又非常難走,但是大家都熱烈的參加了背糧,當時的紅四軍朱軍長——今天的朱總司令——也去了。跟大隊一起走。戰士和干部,多么興奮啊!
在南方,不是用口袋背糧,是用扁擔挑的。一頭挑一筐糧,像這里賣菜的擔子一樣。
可是人多扁擔少,人家都爭著扁擔挑糧,朱總司令的扁擔,自然也有時候會被人拿去用。后來,他想了一個辦法,在他的扁擔上面,清楚的寫了“朱德的扁擔”五個黑字。
以后,他的扁擔,自然不會再被別人拿去。而“朱軍長當挑夫”這件事,卻就此傳開了。
大雪山
一九三四年,中國工農紅軍主力北上抗日,進行了艱苦卓絕的二萬五千里長征,挺進到四川西北部的時候,曾經河山很高很高的大雪山。
雪山究竟有多高?經過長征的同志說這山一共有七十里路程。從山腳盤旋著往上爬,要爬三四十里,才能到山頂。要通過山頂,一定要趕每天正午十二點鐘過。晚了就不行了,因為山太高了,上頭冷得很,空氣又稀薄。只有十二點以前上頭風雪小,人能過去。每天下午兩點以后,大風就把白雪吹得滿天亂飛,在山峰中間橫掃。人連站也站不住。
紅軍長征到這里的時候,已經走下過了一萬多里了。紅軍戰士的臉色和精神,都像鋼鐵一樣。
每個連隊都預備二十副擔架,人人口袋里放著生姜和辣椒,準備頭一暈就吃,防備昏倒。大家往上走!走著走著,到了的山上,空氣稀薄了,人鼻子出氣很困難了,頭發暈了。并且小路又陡,需要快走。腳又抬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