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錫華
學習過就是思想改造過后
北平大中學生暑期學習團,是北平市暑期學生工作委員會主辦的,調集一部分青年團員,又招收了一部分同學,主要是學習革命理論和政策。共有一千九百多人,成立了四個分團;分別住在北大、貝滿等學校。正式開課已經半個月,在這半個月中同學們有了顯著的進步。
參加這次學習團的同學絕大部分都是為了想通過這次學習提高自已的政治認識,并從實際中改造自己。也有少數同學只是想來玩玩,極少數同學抱著第三者態度:“看看共產黨辦的學習團和國民黨辦的夏令營有何不同?”但是各種不正確的思想,經過學習動員報告后都先后糾正了,大家一致認為“學習過程就是思想改造過程”。
爸爸是洋車夫并不恥辱
在學習勞動創造世界前,有些人認為這是件怪事,一個基督教徒說;“我只知道上帝創造世界,還沒聽說勞動可以創造世界。”有些人則輕視勞動,認為“窮人本來就該勞動,否則要餓死。”“勞動不是知識份子干的,這是社會天然的分工。”有些從事過輕微勞動的人,雖然覺得勞動應該,但是也不覺得光榮。聽完艾思奇具有充分理論根據的勞動創造世界的報告后,立即展開了熱烈的討論,經過集體的幫助大都認清了。知道了社會在原始時期每一個人都從事體力勞動的,當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才允許一部份人專門從事智力勞動,但是這種文化工作的勞動是要以從事物質生產的勞動做基礎的。二分團張金才家很窮,哥哥做工供他讀書,以前他看不起哥哥,怕在別人面前說哥哥做工,這次在班團大會上他痛恨自己的錯誤大哭起來。女四中殷克蘭父親是洋車夫,但自己打扮得很闊。別人問她父親職業時,從不肯說。現在她說:“父親的職求是正當的。勞動真光榮。”一分團大學生學習后,為了聯系思想,自動掀起了一個整潔運動把民主廣場的水坑填起來,把課堂四周的草給拔掉,同時自己打掃飯場。住在貝滿的四分團,因連日下雨同學們自動發起修水道修路,連擦玻璃也嫌麻煩的輔仁一個同學也積極參加,忙得滿頭大汗。
階級斗爭是真理
”階級斗爭”,這是新名詞,不少同學認識不夠,還有人真以為中國只有大貧小貧。自己總歡喜裝著一付超然派的面孔:“我不革命也不反革命”,對于知識份子總估計得很高,對于無產階級領導革命總不太佩服。有人說:“無產階級有團結性,學生團結性更好;你看學生運動中大家手牽手死也不放。”“現在許多干部不部是知識份子嗎?”一提起階級斗爭更是有些害怕,“蔣介石是可以改造的,不必用解放戰爭。”“土改雖很好,但為什么要經過不客氣的斗爭呢?”經過學習后,大家一致覺得階級斗爭是真理,并愿站到無產階級方面來。地主家庭出身的楊文緒,過去一提起土改就頭疼。這次總結上他寫:“想起過去太對不起農民。今后一定放棄地主立場為人民服務”。理工科同學過去有純技術的想法,現在都說要把科學運用到人民事業上來。三分團助產學校學生反省過去羨慕有錢人,對富的產婦照顧很好,對勞動人民看不起,現在都決心改變這種觀點。其他還有一些錯誤觀點:“民主就大家一樣何必誰統治誰呢?”“解放戰爭是國共兩黨打天下”。現在都認清了這是階級斗爭。共產黨是代表廣大勞動人民的。人民要能翻身,必須把革命進行到底。總之,學了階級斗爭大家都好像對觀察問題得到了一把鑰匙。
下決心為人民服務
經過學習后一個新的人生觀也逐漸樹立。清華包宗武說:“我家很窮,過去想埋頭學習,將來向上爬。現在我要為人民服務了。”貝滿一個同學看到共產黨解放軍這樣誠心誠意為人民,感動行說:“要堅決為人民服務,服從組織調動。”三分團李希強家庭很富,想不命又舍不得富裕生活。現在也下了決心為人民服務。
另外在這次學習中還使同學們體會到同志的友愛,打破了過去小圈子思想,經過集體討論都說埋頭進步沒有大家幫助進步得快。包宗武同學說:“小圈子的感情是不鞏固的,親戚在我窮時也只能給我一件新衣,只有思想一致的同志感情才是最親密的感情,就是不在一起也如同見面一樣。”是的,在一個共同的目標下,同學們親密的團結在一起,互相幫助,把學習團看成了自己的大家庭。愉快地生活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