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慶昭
華北防疫醫療隊的隊員都是青年,而且絕大多數是女青年,可是他們卻在短短的時期內。就使農村里的,多少總還認為:“嘴上無毛,做事不牢”的老農民、老中醫先生信服了。他們只要在一個村子里工作過五六天,(他們部是分開,一兩個人去一個區、村工作)馬上就成了那山片地方的名醫,使那一片的中醫先生感覺到不進步不行,誠心誠意的來找他們學習。口口聲聲叫他們做先生,叫得他們兩頰緋紅。這是甚么原故呢?是他們的技術特別出路?不!我們有些真正的專家,在農村里開醫院,開得“門可羅雀”,若不是靠著幾斤公糧,早就關門大吉。而我們這些青年同志,學助產、學簡單的治病方法,多者兩年,少者才三個月。但都受到廣大農民的歡迎。
他們所以受到農民的歡迎,有兩個原因:第一、他們有高度的政治品質,他們伺候病人,使農民們覺得比自己的兒女姊妹還要好。以致許多老農婦,非要認我們那些女青年做乾女兒不可。第二、他們初步的掌握了農民最歡迎的兩種技術,一個是新法助產,一個是針灸治病法。
新法助產他們也沒學多少,一般只學子接平常產,和普通的難產,但是這就解決大問題了。因為嬰兒死亡放大的一個原因,是臍風病(又叫四六風),這種病是由于剪臍帶的剪刀沒有消毒的原故。此外,接產不消毒,產婦常得產后風,死亡的也很多。產婦的陰戶和肛門之間的地方。叫做會陰),生孩子時容易撕破。撕破了也會引起很多別的婦科病。可是消毒并不是難辦到的事,用簡單的手法保護會陰,就能使它不致撕破,舊接產法除了不懂這些以外,還有許多不合適的手法,常把平常產弄成了難產(孩子生不下來),所以他們學會接平常產,就能為農婦們解決大問題。助產還只能受到一部份農婦的歡迎,唯有針灸才普遍的得到男女農民的歡迎,因為農民對于這種治病法很熟悉,它不用花錢賣藥,治對了,見效很快,不對了,也不壞事,危險很少。并且它又比較好學習,因為它不依靠精確的診斷(診斷就是確定是什么病),而診斷是最難學好,學好了,還要設備完全,才能做得比較精確的程度,現在中國一般二、三流的醫院里,就難談到精確。世界上最好的醫院,也難免治糊涂病。所以現在要求在農村里診斷精確然后治病,那就是“取消主義”。但是用藥治病,診斷不精確,毛病比較大(除非開的是“米湯藥方 ”)。針灸則有這個優點,就是用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肚子痛醫肚子,不論你是哪種原因得的病,按著一定的地方(叫做穴位),用針刺下去,或用艾柱去燒一燒,一般的都能起些作用,有的能完全好了。有的減輕,有的好一個時候,當然也有無效的,相反的作用則一般的很少有,所以這些隊員學兩個月針灸,下去也治好了許多病,并且許多是“百藥罔效”,臥床幾年的慢性病,治死人的事,則一個也沒有發生。
他們所以能叫中醫信服,也由于針灸,中醫的針灸先生,由于不知道針和扎針部位的消毒有時扎針以后一針眼化膿,他們一般又是用的粗鋼針,刺的猛,拔的猛,非常疼痛還是小事,有時還會刺破血管,或是把病人刺暈了,這時他們又不知道救急,有些就把病人耽誤死了,我們那些同志扎針就不然,她們學的方法是經過朱璉同志(華北人民政府衛生部副部長)研究,適當改良了的,比如刺針時避免皮膚上神經的痛點,緩緩刺入,有時,小孩都可以不哭,用的又是很細的銀針,刺的深淺也不按古書上死板的規定,穴位又按解剖學考證得比較正確,知道避開大血管等危險部位如此等等,就使針法的功效提高,而危險則消除到極小限度,所以針灸先生看了,不由得要跟著我們那些青年同志學習,當然,這又給我們那些同志一個好機會,去團結與改造中醫。使他們成為農村防疫的一支力量。
現在他們在群眾的熱情熏淘下,正在忘饑忘渴的工作者,為建設新中國,“救命第一”的工作積累著經驗,我想,一定還有不少的男女青年,愿意追上前去和我們那批青年,手攜著手,獻身于農村衛生運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