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個寶貴的。在共產黨領導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間奇跡也可以造出來。
毛澤東:《唯心歷史觀的破產》
河北省遵化縣岳各莊公社沙石峪大隊,原是個荒山禿嶺、缺土少水的窮地方。十多年來,沙石峪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戰天斗地,艱苦奮斗,劈山填澗,使一個偏僻貧窮的山溝,變成了山換新裝人變樣、糧食果木滿山莊的好地方。
窮山溝的巨變
提起沙石峪,過去人們都管它叫作“鬼哭狼嚎之地”。早年連個名字都沒有,是塊最窮最苦的地方。過去流傳著一首歌謠:“土如珍珠水如油,滿山遍谷大石頭。”如今,荒山坡上造起了一千二百畝梯田,二百畝壩階上栽滿了果樹,由解放前的三萬二千棵發展到十萬二千棵;糧食畝產從解放前的八十五斤,上升到五百六十斤。水果總產量由解放前的二千七百斤,增加到二十多萬斤。從一九五七年起,共向國家交售糧食四十一萬九千斤。整個山村呈現出欣欣向榮、一片歡騰的興旺景象。
這激動人心的巨變是怎樣出現的呢?千條萬條,最根本的一條是由于毛澤東思想的光輝照耀。英雄的沙石峪人民掌握了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就能劈山填澗,改天換地。沙石峪的巨變,是毛澤東思想的偉大勝利,是活學活用毛主席著作的必然結果!
毛澤東思想扎進了小將們的心坎
在沙石峪的改天換地斗爭中,共青團員和青年們,一直響應黨的號召,站在斗爭的最前列,他們的確不愧為一支“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早在一九五三年,他們就向荒山進軍,取得第一仗“戰南洼”的勝利。接著大造“青年林”,大造蓄水池,建三八水庫、十天橋、二十五里環山路。今年又劈山填澗,挑土墊起了“青年接班田”。沙石峪的每一座山頭、每一塊土地都灑過他們的汗水,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沙石峪的青年們如此熱愛自己的山村,如此敢闖敢干,是經歷
過一場嚴重的思想斗爭的。在前幾年困難的日子里,有些青年不安心在農村,曾經刮起了一陣“下山風”。男青年認為:“守在沙石峪,媳婦要不上,娃子養不起,一點沒出息。”女青年還是過去流傳的那句老話:“有女不嫁沙石峪”,一心想下山,在平川地區找愛人。這時,團支部專門開了支委會研究怎么辦?黨支部書記張貴順同志參加了會議。他說,一定要用毛主席的思想來解決這個問題。于是組織大家學習毛主席著作。毛主席的話深深打動了青年的心:“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為的。”“不少青年人……不容易深切了解我國人民曾經怎樣經歷千辛萬苦的斗爭才擺脫了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的壓迫,而建立一個美好的社會主義社會要經過怎樣的長時間的艱苦勞動。”這些話句句扎在青年們的心坎上。同時,還請老貧農講村史、家史,進行階級教育。這一下,青年們的階級覺悟提高了。在舊社會討過飯的李長順激動地說:“我爹扛了半輩子的活,我媽要了半輩子的飯,十一歲的姊姊賣給了人家,七歲的弟弟活活餓死,……要不是有共產黨,哪會有今天?如今黨領導我們建設沙石峪,難道我們能害怕艱苦,做一個可恥的逃兵嗎?”李長順一起頭,大家接著都紛紛回憶自己的家史,用毛主席的話對照自己,覺得自己忘了本,忘記了毛主席的教導。有的青年還聯系白求恩檢查自己:“白求恩是外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我們生長在中國,難道能丟掉這個山村不要嗎?”共青團員、回鄉知識青年李淑珍說:“我過去總認為自己初中畢業,回到這窮山溝里干活是浪費。人說羊腸小道難走,沙石峪的山上連條羊腸小道都沒有,這樣呆下去有啥前途?學了《愚公移山》,就反復想,一個共青團員難道應當被困難嚇倒嗎?”經過幾次討論和帶著問題學毛主席著作,沙石峪青年中的“下山風”煞住了,青年們不再想遠走高飛,決心在這里干一輩子了。
改天換地的“鐵漢子”
沙石峪的青年們一旦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就懂得了種田是為了革命的道理,懂得了自己勞動與全國和全世界勞動人民的關系,就干勁十足。共青團員王義春,是被評為“鐵漢子”的先進人物。他懷著強烈的階級感情,反復讀了“老三篇”。他頭腦里裝著“三個人”——白求恩、張思德、老愚公的英雄形象。他學一點,用一點,完全按照毛主席的話辦事。一九六五年冬季,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山村的用水問題,黨支部決定在北山新立村鉆一個大井,建立揚水機站,引水翻過北山,這樣就可以zhu水到大蓄水池里,再不必等天下雨了。這是一件激動人心的大事,青年們紛紛報名參加突擊隊。王義春和青年們一道,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向山地進軍。他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天寒地凍,堅守在工地,餓了吃塊凍白薯,渴了就學志愿軍抓起一把雪往嘴里放。有一次,他從井下上來,別人失手,把鎬頭砸到他頭上,一下子就砸昏過去了。經過兩小時的急救才蘇醒過來。大家再三勸他回家休息,這時他又想起了“三個人”的英雄形象,說了聲“不礙事”,又堅持干下去了。他說:“我要學習白求恩、張思德對人民極端熱忱,極端負責,把心思全部用到生產上去,盡到我最大的力量,建設家鄉,支援國家建設,支援世界革命。”從王義春這個“鐵漢子”身上,我們看到了毛澤東思想的無比威力,看到了精神原子彈的巨大作用。一位外國朋友在這里訪問以后,激動地對王義春說:“為了中國的解放,在過去革命戰爭中,有很多先烈流血犧牲,他們是英雄。沙石峪的農民也是英雄,是在毛澤東思想指導下同大自然作斗爭的英雄,是勞動英雄。你們完全可以同過去那些英雄相媲美!”
大建“青年接班田”
今年春天,為了促進沙石峪進一步發展生產,上級黨委及時提出了加厚土層,精耕細作,建設防旱防澇的高標準水平梯田的要求。這是促進沙石峪繼續大踏步前進的重要環節。團支部立即響應黨的號召,選擇了北山坡一塊最難開發的青石板地,開展義務勞動,劈山造田。北山坡的青石板最堅實,一點縫也沒有,
鎬打不下去。他們想盡辦法,硬是把一塊塊青石板翻起了身。晚上,天空黑沉沉的,青年們在崎嶇的小道上挑土運泥,盡管伸手不見五指,人碰人,筐撞筐,困難很多。可是山坡上卻歌聲嘹亮,一片歡騰。十五歲的韓秀云,堅持夜戰、午戰,不肯休息。她說:“過去打敗日本鬼子、蔣匪幫,靠的是小米加步槍。今天保衛祖國,建設祖國,支援世界革命,還是少不了糧食。增加一粒糧,就是打擊敵人的一顆子彈。我怎么能不加緊干啊?”青年們千方百計地為這塊水平梯田增加泥土。共青團員李鳳忠,有一次騎自行車到二十里外的外婆家,回家時特地裝了一麻袋泥土送到這塊新開辟的田上。有些女青年外出串門,有時甚至用頭巾帶一包土回來。對于青年們熱愛集體的行動,老年人夸不絕口,說:“這些小伙子們就是一個心眼為集體,這都是毛主席教導得好!”
小將們經過二十多天的戰斗,在北山坡上挖去石頭六百多方,壘起了一道二十八丈長、三尺高的壩堰,在石塊上墊上了一尺五寸厚的土層,造起了一畝高標準的水平梯田,為沙石峪向生產的深度和廣度進軍提供了樣板。合計行程一萬里,挑土一千擔,他們因此稱這塊田是“萬里千擔一畝田”,黨支部給這塊田命名:“青年接班田”。青年們決心在這塊接班田上創造高產。已經種上了谷子,精心管理,爭取畝產六百斤。現在長勢很好,豐收在望。
見困難就上搶重擔子挑
沙石峪的青年們讀了毛主席的書,不但熱愛山村,積極勞動,而且努力向白求恩、張思德學習,見困難就上,專門揀重擔子挑。共青團員陳玉珍原是一個優秀的積肥隊員,今年三月,隊里的飼養員生病,她就主動向黨支部提出要去當飼養員。黨支部書記張貴順同志熱情地支持她,但她家里卻不贊成。爸爸對她說:“十幾頭牲口是社員的命根子,有個三長兩短,你可負得了這個責任?”媽媽說:“養牲口可麻煩多了,一天到晚要侍候著,還要睡到牛房里。你這么大的姑娘怎么行?”不少社員也擔心,一個二十歲的姑娘養那么多頭牲口行嗎?面對著這種情況,陳玉珍并沒有動搖,她反復讀了毛主席的書。毛主席說:“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長都是要經過艱難曲折的。”她越讀越受啟發,腦子里出現了張思德、白求恩任勞任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形象。她想,養十幾頭牲口是個困難任務,我是共青團員,應該見困難就上。女孩子當飼養員是個新事物,不容易一下子被人理解,但我就是要闖出一條路子來,叫人相信女孩子也可以養好大牲口。她搬到飼養房里去住,每天起早摸黑地飼養著牲口,夜里總要起來幾次。干這種活的確遇到不少困難:一會兒驢不吃草,一會兒馬不吃料,陳玉珍不免有些焦急起來。這時耳邊又響起了毛主席的聲音:“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爭。”“將革命進行到底”,“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對!”陳玉珍說:“種田、喂牲口,都是革命,我一定要將革命進行到底,不能中途退縮。”她急忙去請教老飼養員,了解每一頭牲口的不同脾性,掌握侍候牲口的規律,還常請獸醫檢查。由于她精心飼養,牲口普遍長了膘,添了勁。趕大車的閻老大爺見到幾匹馬飛快奔跑的那股勁兒,總要夸上陳玉珍幾句。正是偉大的毛澤東思想,使這個年輕的姑娘變得如此堅強,如此高尚!
巨大的鼓舞和激勵
沙石峪人創造的輝煌成就,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評價。一九六六年四月二十九日,對沙石峪人來說,是一個不平常的日子。這一天,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陪同謝胡、卡博等同志專程前來訪問。整個山村沸騰了,人們奔走相告,歡喜若狂。連八十三歲的劉老太太也從山溝里趕來歡迎周總理和貴賓。人們是多么歡欣鼓舞,多么由衷地感激黨和政府的關懷啊!
謝胡同志高度贊揚了沙石峪人的愚公移山精神。他激動地說:“你們真是英雄好漢!你們比石頭還堅硬。”周總理指著山頭用石塊嵌成的“學大寨、趕大寨、超大寨”幾個大字給謝胡同志看,并且鼓勵社員們說,愈是苦的地方干勁愈大,希望你們更加謙虛,作出更大的成績。周總理、陳毅副總理同貴賓們還在
“青年接班田”前,聽取了團支部書記閻玉萍匯報建造這塊高產水平梯田的經過。周總理和謝胡同志都稱贊青年們的革命精神。周總理勉勵青年們要繼續努力,永遠革命,做無產階級革命接班人。陳毅副總理拉著閻玉萍的手,親切地問她讀了幾年書?閻玉萍回答是高小畢業。陳毅副總理意味深長地說:“這里比大學還好!”周總理還特地邀請貴賓們同張貴順、閻玉萍等,在“青年接班田”前合影留念。
黨的親切關懷和鼓勵,極大地激發了沙石峪團員、青年們的革命干勁。大家表示決心說:周總理和謝胡同志贊揚我們這里是“一所大學”,我們就應當永遠使沙石峪成為活學活用毛主席著作的“一所大學”。整個山村掀起了學習毛主席著作的新高潮,勞動熱情更加高漲。最近青年們和社員一道,繼續綠化荒山,經過短期的突擊,就種上了八萬棵樹木。同時,加強田間管理,鋤草追肥,確保實現全年糧食四十二萬斤的指標。他們還以不斷革命的精神,向“三個一百萬”(即分期實現年產一百萬斤糧食、一百萬棵果樹、一百萬斤水果)的目標進軍。實現了這些指標以后,沙石峪的社員和青年們,將對中國革命和世界革命作出更大的貢獻。沙石峪的山村將建設得更加繁榮,更加美好!
本刊記者“青年接班田”前,聽取了團支部書記閻玉萍匯報建造這塊高產水平梯田的經過。周總理和謝胡同志都稱贊青年們的革命精神。周總理勉勵青年們要繼續努力,永遠革命,做無產階級革命接班人。陳毅副總理拉著閻玉萍的手,親切地問她讀了幾年書?閻玉萍回答是高小畢業。陳毅副總理意味深長地說:“這里比大學還好!”周總理還特地邀請貴賓們同張貴順、閻玉萍等,在“青年接班田”前合影留念。
黨的親切關懷和鼓勵,極大地激發了沙石峪團員、青年們的革命干勁。大家表示決心說:周總理和謝胡同志贊揚我們這里是“一所大學”,我們就應當永遠使沙石峪成為活學活用毛主席著作的“一所大學”。整個山村掀起了學習毛主席著作的新高潮,勞動熱情更加高漲。最近青年們和社員一道,繼續綠化荒山,經過短期的突擊,就種上了八萬棵樹木。同時,加強田間管理,鋤草追肥,確保實現全年糧食四十二萬斤的指標。他們還以不斷革命的精神,向“三個一百萬”(即分期實現年產一百萬斤糧食、一百萬棵果樹、一百萬斤水果)的目標進軍。實現了這些指標以后,沙石峪的社員和青年們,將對中國革命和世界革命作出更大的貢獻。沙石峪的山村將建設得更加繁榮,更加美好!
本刊記者“青年接班田”前,聽取了團支部書記閻玉萍匯報建造這塊高產水平梯田的經過。周總理和謝胡同志都稱贊青年們的革命精神。周總理勉勵青年們要繼續努力,永遠革命,做無產階級革命接班人。陳毅副總理拉著閻玉萍的手,親切地問她讀了幾年書?閻玉萍回答是高小畢業。陳毅副總理意味深長地說:“這里比大學還好!”周總理還特地邀請貴賓們同張貴順、閻玉萍等,在“青年接班田”前合影留念。
黨的親切關懷和鼓勵,極大地激發了沙石峪團員、青年們的革命干勁。大家表示決心說:周總理和謝胡同志贊揚我們這里是“一所大學”,我們就應當永遠使沙石峪成為活學活用毛主席著作的“一所大學”。整個山村掀起了學習毛主席著作的新高潮,勞動熱情更加高漲。最近青年們和社員一道,繼續綠化荒山,經過短期的突擊,就種上了八萬棵樹木。同時,加強田間管理,鋤草追肥,確保實現全年糧食四十二萬斤的指標。他們還以不斷革命的精神,向“三個一百萬”(即分期實現年產一百萬斤糧食、一百萬棵果樹、一百萬斤水果)的目標進軍。實現了這些指標以后,沙石峪的社員和青年們,將對中國革命和世界革命作出更大的貢獻。沙石峪的山村將建設得更加繁榮,更加美好!
本刊記者“青年接班田”前,聽取了團支部書記閻玉萍匯報建造這塊高產水平梯田的經過。周總理和謝胡同志都稱贊青年們的革命精神。周總理勉勵青年們要繼續努力,永遠革命,做無產階級革命接班人。陳毅副總理拉著閻玉萍的手,親切地問她讀了幾年書?閻玉萍回答是高小畢業。陳毅副總理意味深長地說:“這里比大學還好!”周總理還特地邀請貴賓們同張貴順、閻玉萍等,在“青年接班田”前合影留念。
黨的親切關懷和鼓勵,極大地激發了沙石峪團員、青年們的革命干勁。大家表示決心說:周總理和謝胡同志贊揚我們這里是“一所大學”,我們就應當永遠使沙石峪成為活學活用毛主席著作的“一所大學”。整個山村掀起了學習毛主席著作的新高潮,勞動熱情更加高漲。最近青年們和社員一道,繼續綠化荒山,經過短期的突擊,就種上了八萬棵樹木。同時,加強田間管理,鋤草追肥,確保實現全年糧食四十二萬斤的指標。他們還以不斷革命的精神,向“三個一百萬”(即分期實現年產一百萬斤糧食、一百萬棵果樹、一百萬斤水果)的目標進軍。實現了這些指標以后,沙石峪的社員和青年們,將對中國革命和世界革命作出更大的貢獻。沙石峪的山村將建設得更加繁榮,更加美好!
本刊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