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簡稱抗大),是在黨中央和毛主席直接領導下創辦的最新型、最革命、最進步的學校。三十年前,我國正處在偉大的抗日民族革命戰爭的前夜,為了迎接革命斗爭的新形勢,造就大批抗日的、革命的堅強干部,黨中央、毛主席于一九三六年六月,在陜北革命根據地的瓦窯堡,創辦了中國抗日紅軍大學。一九三七年初,改名為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并遷至延安這個中國革命的圣地。以后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各抗日根據地先后建立了十二所抗大分校。從一九三六年到一九四五年,抗大總校、分校共培養了十余萬忠于黨、忠于人民、忠于無產階級解放事業的革命干部,對抗日戰爭和中國人民革命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抗大,是完全按照毛主席的教育思想辦起來的革命化的學校,是無產階級教育事業的樣板。抗大的光榮傳統,最核心的就是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突出政治,以毛主席著作為基本教材,學習毛澤東思想,貫徹毛澤東思想,傳播毛澤東思想,用毛澤東思想武裝廣大革命干部。毛主席親自兼任抗大教育委員會主席,親自講課作報告,并選派林彪同志擔任校長兼政治委員。毛主席親手制定的抗大的教育方針是: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勾蟮男oL是:團結、緊張、嚴肅、活潑。抗大的教育中心是政治教育,提高人的無產階級覺悟。抗大的教學原則是理論與實際相聯系,少而精,短而少??勾蟮慕虒W方法是啟發、研究和實踐相結合??勾蠼搪殞W員遵照毛主席的指示,繼承紅軍艱苦奮斗、克服困難的光榮傳統,實行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一面努力學習,一面堅持生產,自己動手挖窯洞,建校舍,開荒種菜,紡紗織布??勾蟾髌趯W員,在這所革命的熔爐里,學習革命斗爭的理論和實際經驗,改造非無產階級思想,逐步樹立起遠大的革命理想和無產階級世界觀,培養起勇敢、堅定、沉著、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他們只經過半年至八個月的學習,便奔赴抗日戰爭的最前線,直接參加對敵斗爭,并在實際斗爭中繼續學習、鍛煉和提高??勾缶瓦@樣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培養和造就了大批革命人材。
抗大的傳統,是我國無產階級教育事業的光榮傳統。在當前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紀念抗大建校三十周年是有重大意義的。我們一定要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徹底揭露和批判那些竊踞在教育陣地上的反黨反社會主義的資產階級代表人物,徹底清算和挖掉教育事業中資產階級和修正主義的黑線。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揚抗大的光榮傳統,把全國所有院校都辦成真正抗大式的學校,造就大批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為我國無產階級革命和世界革命作出新的貢獻。
毛主席親自給抗大講課作報告。
現在一面學習,一面生產,將來一面作戰,一面生產,這就是抗大的作風,足以戰勝任何敵人的。
毛澤東
(一九三九年毛主席為抗大開展生產運動寫的題詞)
抗大遵循黨中央、毛主席的指示,十分重視加強對知識青年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工作。這是抗大學員在閱讀整風文件,學習毛澤東思想。
抗大的文化活動與思想教育、軍事訓練緊密結合,對促進學員的德育、智育、體育的全面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這是抗大學員在高唱抗日歌曲。
抗大的戰術技術訓練,完全從實戰需要出發,主要學習近戰、夜戰和射擊、刺殺、投彈等項目。這是學員們在練習對空射擊。
一九三九年,抗大開始了生產運動。教職員和學員們一起動手開荒種地,既克服了物質困難,又增強了勞動觀點,養成了艱苦樸素的革命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