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企夏
比,究竟怎么比?跟誰去比呢?
聽到兩個青年在談論生產。一個說:“今年我們隊的水稻產量超過××隊了。”說著,露出沾沾自喜的樣子。另一個說:“我們的產量是比××隊高一點,可比起建豐、東方紅等先進隊來,還差一截哩!”
同樣是比,這里就有兩種比法:一種是往下比,跟比自己差的隊比;一種是往上比,跟比自己好的隊比。
往下比,跟后進隊比,覺得自己隊產量“超過”了人家。于是,就“沾沾自喜”,滿足于一點成績,停步不前。
往上比,跟先進隊比,就不會滿足于自己“超過”了人家一點;而是感到“天外有天”,自己比起先進還“差一截”,因而鞭策自己,不斷向前。
工人們說:“山外青山樓外樓,英雄不斷爭上游,爭得上游莫驕傲,還有英雄在前頭!”在比的問題上,也應該有這樣的英雄氣概:敢往上比,敢與最先進的比!比如,在農業上,要敢和大寨比;在工業上,要敢和大慶比;在為人民服務上,要敢和雷鋒、王杰、焦裕祿比。腦子里有個高標準,才能站得高,看得遠。
敢于往上比,不斷地和先進比,才能學先進,趕先進,超先進。老往下比,跟后進比的人,是永遠成不了先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