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保守思想當然是不應當妥協的,那末好罷,就來試試看,成績出來了,他們也就同意了。
毛澤東
安徽省碭山縣唐砦公社唐集大隊是個有名的“泡沙窩”,歷來糧食產量很低。一九六二年黨支部號召大搞科學實驗、改變低產面貌,青年們首先響應,開始了改良土壤的科學實驗。這個消息傳開后,一些守舊的人說:“吃飯穿衣幾十年,不搞科學也種田。”“糞大人勤,不要問人,還有什么可試的?”幾瓢冷水一潑,有的人的勁頭就涼了半截。但是大多數青年頂住了。他們說:“非干出樣子來讓他們瞧瞧。”在黨支部的支持下,有四個生產隊都迅速建立了青年試驗小組。
唐集前隊五名青年一馬當先干起來了。他們管理幾十方試驗田,早上工,晚收工,在試驗田里刻苦鉆研。群眾稱他們是“科學迷”。但由于缺乏實際知識,不認識害蟲,有一方棉花被紅蜘蛛咬壞,犁掉了。一些人又說風涼話了:“大田棉花沒開花,試驗田棉花就收光了。”“年輕人二十四節氣都不懂,指望他們種莊稼能把牙餓掉。”有的家長甚至阻攔自己的子女,說:“再到試驗田去,把腿給你打斷。”幾個女青年背地哭了幾場,見人不敢抬頭。有一些男青年也頂不住了。
黨支部和團總支知道以后,就組織大家學習毛主席著作。他們學習了“壞事能否變成好事”以后,大家明白了:搞科學實驗和干其他的革命工作一樣,不能絆了石頭連路也不敢走了,吃了虧,學了乖,就能把壞事變成好事。搞試驗是干革命,怕諷刺,保面子,只想
到自己,這是不對的。會后,他們請來了技術員,連夜熬藥,第二天一早下地,五個人一天就消滅了紅蜘蛛。從此管理更加認真。他們試驗的新品種“徐州1818”,后來達到每畝產籽棉二百九十八斤,“淮北288”,畝產二百九十斤,比當地品種增產一百零九斤。
去年,團總支發動全體團員和青年,對幾年來的科學實驗進行了一次民主總結,吸收部分老農參加。許多老農都說:“看到年年增產,打心眼高興,破除了種在人、收在天的迷信思想。”“過去干活問隊長,現在干啥活問隊長,怎么干得問試驗組。”這個隊不但青年們搞科學實驗成為風氣,有不少成年和老年也都積極參加了,出現了許多父子、兄妹、夫妻一起搞試驗的新鮮事兒。
這個大隊的青年,在科學實驗活動中,更深刻地認識到這個真理:“一個社會,無論何時,總有先進和落后兩種人們、兩種意見矛盾地存在著和斗爭著,總是先進的意見克服落后的意見,要想使‘輿論一律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應該的。只有充分地發揚先進的東西去克服落后的東西,才能使社會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