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
“昏迷”和清醒
麥賢得被送進醫院,處于昏迷狀態。護士在紙上寫著問他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他的回答總是錯亂的。但是,當問他:“麥賢得,你是個戰士嗎?”他一筆一畫地寫道:“隨時準備消滅來犯的敵人!”他的這個回答又是多么清醒啊!
這不是奇怪嗎?是奇怪,但又不奇怪。我們不是常常聽說一些英雄模范人物,當他們在昏迷不醒時,口里喊的常是:“沖啊……”“快!搶救國家財產!”當他們蘇醒過來,首先問的又是戰斗的勝利和集體財產的安全。一個徹底的革命者,心中只有革命,只有戰斗。所以,當他昏迷時,別的都忘了,都弄不清了,但是革命任務沒有忘,戰斗目標沒有模糊。
革命者永遠是最清醒的人。而有一種人,在清醒時也是“昏迷”的。這就是那種成天在個人主義小圈子里轉得昏頭昏腦的人。他們看不清革命方向,不要說在昏迷中不能辨清戰斗目標,就是在最“清醒”時,也做不出象麥賢得昏迷時那樣明確的回答。
要做一個政治上真正清醒的人,就要做一個徹底為革命著想的革命者。
“義務兵”和英雄
麥賢得樂于以“義務兵”自稱。這是一個革命者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始終把自己擺在一個普通一兵的地位,把全心全意為中國和世界革命服務當成自己應盡的“義務”。
麥賢得心里沒有想著當“英雄”,他卻成了真正的英雄。而有些成天想著當英雄的人,卻不可能成為英雄。因為英雄不是抱著個人主義的目的可以達到的。只有把為人民、為革命當成自己的“義務”的人,才有可能成為英雄。當“義務兵”,這正是當今一切革命英雄可貴的思想品質。
我們都要自覺地當一名光榮的“義務兵”,當中國革命的“義務兵”,當世界革命的“義務兵”,當一輩子革命的“義務兵”。
“習慣”和自覺
護士扶著麥賢得回到病房。突然,一種“滴嗒”的響聲驚動了他。這輕微的聲音,護士都沒有聽到。麥賢得卻很快找到了漏水的水龍頭,用他那只能活動的左手,把水龍頭擰緊。
為什么他在病中還能這樣敏感地注意到這些事情呢?這是因為他平時就養成了愛護國家財物的習慣。革命的習慣,是在革命思想指導下形成的。而一當成為習慣,就成了日常的自覺行動,可以說是本能。他的耳朵特別靈,一點有損革命利益的聲音也不放過;他的眼睛特別亮,一點有損革命利益的現象也能看到。在平時,他能隨時覺察并糾正一切不利于革命的事物;到戰時,即使是在嚴重受傷、昏迷不醒的情況下,他還能從幾臺機器,幾十條管路、千百個螺線里,檢查出一個指頭大的螺絲被震松了,并能習慣地把它擰緊。
習慣,看起來有時是不自覺的行動,實際卻是自覺地形成的。革命者要養成處處對革命高度負責的習慣,這正是可貴的革命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