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崇智
科學實驗是促進青年革命化的重要途徑
毛主席說,“階級斗爭、生產斗爭和科學實驗,是建設社會主義強大國家的三項偉大革命運動”。三大革命是以階級斗爭為綱的,科學實驗是為生產、為政治服務的。教育青年積極參加科學實驗,是促進青年革命化的一條重要途徑。
組織青年參加科學實驗,可以使他們認識和掌握農業生產發展的客觀規律,“用自然科學來了解自然,克服自然和改造自然,從自然里得到自由”,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在這樣一個艱巨復雜的向自然要自由的斗爭中,可以培養青年頑強的斗爭意志,學習和掌握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指導自己的科學實驗活動。無數的事實說明,凡是科學實驗搞得比較好的地方,青年思想上的辯證法越來越多,對實踐與認識的關系,人與物的關系,內因與外因的關系,主觀與客觀的關系,精神與物質的關系,成功與失敗的關系,學習與創造的關系等等,都有了不少體會。所以科學實驗也是在青年群眾中普及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一個運動。
組織青年參加科學實驗活動,可以推動青年把學習毛主席著作與解決科學實驗中的實際問題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使他們學得更活,用得更好。青年在科學實驗當中,帶著問題向毛主席著作求教,為用而學,學了就用,一用就解決問題。這樣就使科學實驗越搞越好,也使他們對毛主席著作越學越有興趣,越有味道,學習的自覺性越來越強,搞試驗的積極性越來越高,探討的問題越來越多,學習的面也越來越寬。
組織青年參加科學實驗活動,可以最有效地繼承祖國的農業科學遺產,學習和掌握現代的農業科學成就,帶動廣大青年文化科學技術的學習,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使革命思想同業務實踐結合起來,使青年真正懂得生產知識,懂得科學技術。
組織青年參加科學實驗,還可以有效地改變知識青年對農民群眾、對農業勞動和對自己的看法,促使他們自覺地與農民群眾相結合。不少知識青年開始參加農業勞動的時候,認為農民沒有知識,農業沒有學問,自己無所作為。但是當他們參加了勞動和科學實驗,鉆了進去,思想就起了變化。認識到農民特別是貧下中農具有勤勞儉樸、熱愛集體、聽黨的話、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優良思想品質;農民群眾既繼承和發揚了祖國的傳統經驗,在社會主義時代,又創造和積累了許多新的生產經驗。參加了科學實驗活動,青年也認識到農業要管天、管地、管植物、管動物,奧妙無窮,大有可為。知識青年參加農業生產不是“大材小用”,而是“小材大用”。他們站得更高了,看得更遠了,干勁更大了。
同時,組織青年參加科學實驗活動,也可以最充分地發揮青年的革命積極性和創造性。青年最肯學習,最少保守思想,富于理想創造,追求新鮮事物。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善于引導他們去追求發展集體生產、改變貧窮落后面貌的新事物,追求科學種田、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新事物,追求社會主義的新事物。充分發揮他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積極作用。從長遠來看,組織青年參加科學實驗活動,可以使知識青年學會勞動生產本領,使勞動青年掌握科學技術知識,實現知識青年勞動化,勞動青年知識化;可以逐步消滅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差別,把青年培養成能文能
武的一代新人。
農村青年科學實驗的任務
青年科學實驗活動的任務是否可以這樣提:以農業“八字憲法”為內容,以“三田”為陣地,因地制宜地、有計劃有重點地開展群眾性的科學實驗活動,為當前當地生產服務,為實現農業發展綱要服務。
農業“八字憲法”,是發展農業生產的根本大法,每個字都包含著無窮無盡的學問,每個字都同農業增產有著密切的關系。農村青年科學實驗的活動就是以種植種子田、樣板田、試驗田為主要陣地,研究如何貫徹“八字憲法”,摸索科學種田的經驗,以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
“八字憲法”的內容很多,各地生產條件不同,生產上的主要矛盾不一樣,各地區在一定時期應該因地制宜地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打殲滅戰。重點怎么確定?我們認為一般地應該根據三點:一是生產的需要;二是黨委的要求;三是青年的特點。從全國情況來看,是不是可以培育良種,改造低產田和防治病蟲害為重點。
所以要以培育良種為重點,這是因為:第一,目前仍然有不少地區、不少作物種子混雜、退化,質量低劣,嚴重影響著增產,迫切需要解決。第二,良種是增加農作物產量最重要的條件之一。良種投資少、增產高、見效快。第三,農作物的增產和其他事物發展一樣,都有個內因和外因的問題。種子就是農作物增產的內因。“好種出好苗,好葫蘆鋸好瓢”,有了良種,就可以充分顯示其他措施的作用。種子的更新,又可以帶動其他措施的改進和提高。第四,培育良種,是農業生產帶根本性的基本建設。種子本身有一個培育、發展、退化、淘汰的過程,必須不斷地培育、提純復壯、除舊更新。第五,適合青年特點。
所以要以改造低產田為重點,因為低產田面積很大,全國有四億六千萬畝,占整個耕地的百分之三十左右。當前,低產田已成為農業生產發展的“拉腿田”。但是低產田,一經改造,產量就可以成倍的大幅度增加。凡是有低產田的地方,科學實驗小組就應該積極地測定和分析土壤,采取種植綠肥、植樹造林、修建大寨田等各種有效措施,變低產為高產。
所以要以防治病蟲害為重點,因為各個地區的各種農作物都有病蟲害,嚴重地威脅著農作物的生長。而且病蟲害需要年年防治,處處防治。一年不防治,來年就可能更嚴重;一處不防治,就會漫延四方。我們應該積極貫徹防治并舉、以防為主的方針,加強蟲情預測預報,探索本地各種病蟲害的規律,推廣先進的治蟲治病方法,配制各種經濟有效的土農藥,撲滅病蟲害,為農作物生長創造有利條件。
我們不管搞什么內容的實驗,都要堅持為當前當地生產服務的原則。這才能有效地促進生產,取得干部和群眾的支持,使科學實驗活動健康地發展下去。
搞科學實驗要以當前需要為主,兼顧長遠需要。不能離開當前生產的需要和實際可能,研究一些長期不能用于生產的實驗項目,更不能只從個人愛好和興趣出發,搞一些違背科學常識、毫無增產價值的稀奇古怪的實驗。當然,在以當前需要為主的前提下,也可以根據條件有計劃地研究一些長遠需要的項目。
農村青年的科學實驗,應該以學習推廣已有科學成果為主,在學習推廣的基礎上,教育青年發揚大無畏的創造精神,大膽地搞發明創造。推廣已有的科學成果,是科學研究工作在更大范圍內的繼續。經過群眾實踐的檢驗、修正,使已有的科學研究成果適應當地情況,得到充實提高。這就是一種發展和創造。學習推廣不是機械地照抄照搬,不是在原有成就上打轉轉,不能被原有成就束縛住自己的手腳。事實上,凡是因地制宜地認真搞了學習和推廣的,都會有所發展,有所創造。
農村青年的科學實驗活動,必須遵照毛主席勤儉辦一切事業的教導,發揚大寨精神,少花錢,多辦事。自己能解決的問題,就不伸手要;土辦法能代替的,就不花錢買。不要鋪張浪費,不要搞那些成本高、學不起的東西。
把革命精神和科學態度結合起來
毛澤東思想是各項工作的最高指示。科學實驗必須以毛澤東思想作指導。以毛澤東思想指導科學實驗,最主要的就是毛主席經常教導我們的,把革命精神和科學態度結合起來。根據一些先進人物的經驗,在科學實驗上應該著重學習毛主席以下幾點指示。
第一,學習毛主席關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指示,樹立為革命搞實驗的思想。凡是在科學實驗當中取得顯著成績的青年和單位,都是聽毛主席的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他們在科學實驗中為了鉆研解決一個疑難問題,探索某一個規律,常常是午不休,夜不眠,不怕苦,不怕難,不怕冒風險,不怕諷刺埋怨。為了科學實驗的需要,他們不惜犧牲個人利益,把害蟲捉到自己的自留地里觀察研究;有時自帶干糧,四處奔走,尋良種,找經驗。有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為革命搞實驗的思想就能做出成績。計較個人名利,就不可能有所作為。
第二,學習毛主席關于敢想、敢說、敢做和實事求是、一切經過試驗的指示,克服安于現狀,怕科學的迷信思想和魯莽作風。凡是在科學實驗中有成就的青年,都有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革命闖勁,都有“敢教日月換新天”,“欲與天公試比高”的革命雄心。他們不為陳規所束縛,不為名人權威所嚇倒,不聽自然的擺布,敢于破除迷信,敢于大膽革新,敢做自然的主人。當然他們破除迷信,不是破除科學;他們敢想、敢說,不是毫無根據的胡想亂說;他們敢做,不是不經過試驗去蠻干。他們是有嚴肅的態度,認真的工作,科學的方法。他們是“勇敢而明智的將軍”,不是“亂撞亂碰的魯莽家”。
第三,學習毛主席關于在戰略上藐視困難,在戰術上重視困難的指示,樹立不怕困難,不怕失敗的思想。搞科學實驗的每一個同志,都遇到過困難,遭到過失敗,今后還要有困難,還會有失敗,這是個客觀規律。無數事實證明,順利和困難,成功和失敗,是聯在一起的,是可以轉化的。沒有困難就沒有勝利,沒有失敗就沒有成功。只要不是回避問題,而是用積極的態度去解決問題,任何人間的困難總是可以解決,自然界的規律總是可以掌握。
第四,學習毛主席關于善于學習和不斷總結經驗的指示,克服盲目性,提高自覺性。搞科學實驗的農村青年同志,一般來說科學技術基礎知識懂得很少,實踐經驗也不多。解決這個矛盾的辦法就是虛心學習,勇于實踐,在干中增長才干。在科學實驗中有成就的同志,也是善于學習的同志。他們向老農學習,向書本學習,向科學技術人員學習,向先進地區和先進人物學習,向一切有知識的人學習。由不懂到懂,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由沒有學問變成比較有學問。他們善于學習,善于總結,不斷學習,不斷總結,從勝利中找經驗,從失敗中找教訓,不斷地擴大自己的知識領域,不斷地有所發現,有所前進。
第五,學習毛主席關于一分為二和不斷革命的指示,克服驕傲自滿思想。科學的發展是無止境的,人的認識是無盡頭的。凡是在科學實驗中有成就的同志,對待自己科學實驗的每一項成果,總是一分為二。既看到成績,又看到問題;既看到經驗,又看到教訓;既看到優點,又看到缺點。而且他們把每一項成就都看作是黨領導和群眾支持的結果,不把功勞記在自己的名下。把成績變成繼續前進的基礎。
科學實驗小組是群眾辦科學的主要形式
經驗證明,由青年、干部、老農組成的“三結合”科學實驗小組,是依靠群眾辦科學、開展群眾性科學實驗活動的好形式。
科學實驗小組,一般都是建立在生產隊,它的好處是干部重視,群眾關心,便于群眾參與監督,便于新老技術結合,便于因地制宜地開展科學實驗,便于推廣科學實驗成果,更好地為本隊生產服務。有的地方為了加強科學實驗小組的領導,在生產大隊,建立了科學技術委員會,統一規劃,分題實驗,交流經驗,加強技術指導,效果很好。也有些地方在自愿互利原則下,由幾個生產隊或全大隊聯合舉辦科學實驗中心組(有的叫科研室),這種形式只要是生產需要,黨委同意,群眾支持,也是可以的。科學實驗小組應該根據需要逐步發展,要發展一個,辦好一個,發展一批,辦好一批。堅決防止形式主義。
科學實驗小組的主要任務有三項:第一,推廣科學技術的新成果,總結農民的增產經驗。對一切科學技術的新成果和先進經驗,都要通過試驗、示范的方法,組織推廣。學習外地的經驗先在本地試驗,明年增產措施先在今年試驗;大面積推廣的先在小面積試驗;群眾有疑問的再試驗。對群眾的經驗,要虛心學習,用科學的觀點總結起來,用于生產。第二,圍繞生產關鍵,開展實驗活動。科學實驗的項目和內容,應該由群眾充分討論,隊委會作出決定;實驗的成果由群眾參加鑒定和推廣;實驗的成功和失敗,都要向群眾說清楚,講明白。第三,向群眾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傳授先進經驗。普及的辦法:一是組織青年參加種“三田”;二是舉辦技術夜校;三是召開現場技術傳授會;四是組織參觀學習;五是請進來派出去,傳播經驗技術;六是總結宣傳科學實驗成果。
科學實驗小組必須善于虛心聽取群眾的意見。在科學實驗中,對群眾提出的這樣那樣的意見,凡是合理的,要虛心接受;凡是群眾不清楚的問題,要耐心解釋。對錯誤的意見,要說服教育。對待群眾中的落后保守思想,只能用活的事實去示范,拿出成績使人家信服,不能強制群眾接受他們所不愿接受的技術措施。
科學實驗小組的成員要經常同群眾一起參加勞動,參加生產實踐。既是體力勞動者,又是腦力勞動者,主要是體力勞動者;既是生產實踐者,又是科學技術工作者,主要是生產實踐者。不管任何時候,都要積極參加勞動,在勞動中要成為大家的模范,在勞動中了解生產需要,學習群眾經驗,聽取群眾意見,搞好科學實驗。
一個好的科學實驗小組的標準應當是:活學活用毛主席著作好;為當前當地生產服務好;群眾路線走得好。
團的領導責任
農村的科學實驗是在黨委統一領導下,各部門共同配合進行的。但是,農村青年是科學實驗當中最積極的力量。團組織的工作好壞,對促進整個科學實驗的開展關系很大,對促進青年革命化關系很大,對活躍團的工作、改進團的領導作風關系很大。我們必須把它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列入議事日程,認真抓緊、抓好。我們的具體工作大致有:
第一,突出政治,抓住“火候”,加強具體領導。突出政治,就是要引導青年用毛澤東思想指導科學實驗活動,用毛澤東思想總結經驗,用毛澤東思想說明和解決科學實驗中的問題。各級團委特別是縣、社團委,要善于根據農時季節,在主要“火候”上,一年狠抓幾次。
第二,認真抓好典型,傳播先進經驗。有了典型,就使群眾看得見,摸得著,信得過,學得會。我們應當很好地總結和推廣先進的經驗。
第三,認真抓好骨干的培訓工作。沒有一批熱心分子,和一批骨干力量,科學實驗不可能形成真正的群眾運動。團組織要善于發現選拔骨干,善于從思想上和技術上提高骨干水平。對他們的發明創造要積極支持、正確引導;對他們的成績要及時表揚鼓勵;對他們在科學實驗中遇到的具體問題,要幫助解決。力爭每年對科學實驗小組長訓練一次,使他們真正成為一支科學實驗的核心力量。
第四,要善于同有關部門配合。每年要有計劃地、主動地同有關部門一起,召開一些會議,總結交流經驗,表揚獎勵積極分子。
第五,農村團的干部要積極參加集體勞動,認真學點技術。在農村工作的同志,應該把蹲點、參加集體勞動、調查研究,同參加科學實驗、學習生產技術緊密地結合起來。要深入實驗小組,深入試驗田,同青年一起勞動,一起搞實驗。這不僅是工作需要,也是促進團干部革命化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改進領導作風、工作方法的一項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