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群眾和青年很關心物價問題。他們問:為什么物價會上漲?國家能不能把物價穩定?。繛榇耍覀冏咴L了國家物價總局負責人。
問:許多群眾和青年對物價上漲很不滿意。請你談談近兩年我國市場物價上漲的情況和看法。
答:物價問題,關系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和實際生活,群眾對物價上漲不滿意,有意見,是有道理的。黨和國家很重視,已經和正在繼續采取有力措施,制止物價上漲,爭取保持物價穩定。
近兩年我國市場物價上漲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國家有計劃地提價。這種提價是有領導、有控制地進行的。例如1979年11月提高肉、蛋、魚、禽等主要副食品及其相關產品的零售價格。雖然提價的品種多、幅度大,但是國家通過周密的調查研究,充分考慮到物價的變動將加重職工的負擔,因此同時安排給每個職工5元副食品價格補貼,以保證大多數群眾的生活水平不致因為提價而受到影響。1980年國家繼續調整了一些工農業商品的零售價格,有些提高了,有些降低了。調整這些商品價格的政策是盡可能使提價的金額同降價的金額大體平衡,使物價總水平不致上漲。例如1980年降價商品的降價金額為3億7千多萬元,漲價商品的提價金額為1億7千多萬元。1980年1月至9月,上海市日用工業品降價1千9百多萬元,漲價只有80多萬元。這說明,去年國營牌價調整的結果,是降價多于提價。但去年降低價格的主要是電視機、電子手表、錄音機等高檔商品,而漲價的是蔬菜、皮鞋等廣大群眾日常購買的商品,尤其是城市蔬菜價格上漲,對居民實際生活影響很大。因此大家還是感到物價普遍上漲了。應該說,各種商品的生產成本和供求比例是不斷變化的,因此,在適當時機提高一部分商品的價格,降低一部分商品的價格是正常的,是有計劃按比例地發展國民經濟的需要,是符合經濟規律的。這種國家計劃指導下有控制地進行的調整,是不會引起物價普遍上漲的。
另一種是國家計劃之外的漲價。如變相漲價、哄抬議價、亂收費用等等。有的工商企業偷工減料,降低商品質量,或者換個牌子,改個型號,就提高價格;或者以次充好,短斤少兩。還有的單位以各種名目亂收費用。特別是議價品種太多,價格太高,是去年市場物價上漲的一個突出的方面。有的地區,各行各業都辦貨棧,把經營議價商品作為一種生財之道。社會上一些投機倒把分子也趁機興風作浪,哄抬物價,大發橫財。這些情況匯集起來,形成了一股漲價風,對市場物價沖擊很大。
應當指出的是,這些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我國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大部分日用工業品的價格一直是穩定的,國家為此每年拿出幾百億元人民幣用于價格補貼,從而保證了廣大群眾的基本生活需要。此外,近幾年國家大幅度提高了農產品的收購價格,農民從提價中增加收入130多億元。城市新增加就業人員兩千多萬人,大部分職工增加了工資,獎金額1980年達到幾十億元。所以總起來說,不論是職工還是農民,近兩年來增加的收入,都大于因物價上漲而增加的支出,大多數人民的生活是有所改善的。當然,家庭人口比較多而就業人口比較少,或者既沒有調整工資又沒有獎金的少數職工,生活水平有相對下降,有極少數還有一定的困難。
問:物價上漲的原因是什么?
答:引起近兩年市場物價上漲的根本原因是國家財政出現了很大赤字,銀行多發行了貨幣,這就使社會購買力超過了商品供應量。市場上票子多,商品少,物價必然上漲。這是長期以來,包括粉碎“四人幫”以后的頭兩年,經濟工作中“左”的錯誤造成的后果。
同時,濫發獎金、亂搞議價、投機倒把等等,也對物價上漲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本來,恢復獎金制度對調動廣大職工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果是有積極作用的。但是有些企業不按政策辦事,不從努力增產節約,改善經營管理上下功夫,而是任意提高價格,或者變相漲價,爭取非法利潤。把獎金同利潤掛鉤,變成了獎金同漲價掛鉤。這就直接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這種從廣大消費者口袋里挖錢來給本單位職工發獎金的辦法,是國民收入的一種不合理的再分配。同時,濫發獎金,尤其是那些經營性虧損的企業也照樣發獎金,或者企業利潤增加不多,而獎金大量增加的情況,擴大了購買力同商品供應量的差額,也增加了物價不穩定的因素。
國家恢復三類農副產品可以議價購銷的政策,這本來也是正確的,必要的。因為這類產品品種繁多,數量零星,生產分散,供求情況又經常變化,如果完全按照統一的計劃價格進行收購和銷售,就難免統得太死,對生產、流通和消費都是不利的,因而需要采取比較靈活的議購議銷形式。但是前一階段議價的面過寬,大大超過了國家政策規定的范圍。許多緊缺的重要農產品都搞了議價,有的地方甚至連自行車、縫紉機、鋼材、汽車等一、二類工業品也以議價為名,高價出售。許多工業品由于農產品原材料搞了議價,生產成本增加很多。有些城市供應的副食品中,議價部分占到20%,對群眾生活影響很大。這些做法,背離了中央關于恢復議購議銷政策的本意,嚴重沖擊了市場物價的穩定。
問:國家采取什么措施使市場物價保持基本穩定?
答:通貨膨脹,物價上漲,是資本主義社會普遍存在的現象,是資本主義制度本身無法解脫的。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穩定物價是我國的一貫方針。建國31年來,多數年份物價是穩定的。有少數年份出現過物價上漲,主要是由經濟工作上的失誤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通過自覺調整政策、改進工作來加以克服的。
最近兩年來我國市場物價的情況和問題,使我們對實行保持市場物價基本穩定的政策的必要性認識得更清楚了。物價不穩定不僅僅造成經濟的不穩定,而且可能引起政治的不穩定。因此,從國民經濟發展和安定團結的大局出發,中央對穩定物價決心非常大,而且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
去年12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嚴格控制物價、整頓議價的通知》,決定對市場物價實行嚴格的管制和監督。三個月來,執行這個通知已經收到了重大的效果。市場物價已經基本上被控制住,變相漲價、哄抬議價、亂收費用等歪風也已經基本上煞住,有些議銷商品價格過高的還有所降低。在購買力集中涌向市場的新年、春節期間,全國城鄉物價基本平穩,這充分說明我國政府在穩定經濟、控制物價方面是強有力的,說明絕大多數企業和廣大干部是能夠自覺執行國家物價政策的。
但是,國務院的這個通知主要是用行政命令管制物價,強制企業不許漲價。這種辦法只能治標。今后,除了繼續加強行政干預,發動廣大干部群眾進行物價檢查之外,還要狠抓貫徹落實進一步調整國民經濟的各項政策措施:堅決壓縮基本建設投資,壓縮各項行政管理費用,狠抓農業和輕工業生產,清查倉庫,多拿出一些商品投放市場等等??傊?,一方面減少財政支出,一方面增加商品生產和供應,實現財政收支平衡,努力縮小社會購買力和商品供應之間的差額,爭取盡快消除國民經濟中潛伏的危險,為從根本上穩定物價創造條件。今年以來,國務院已陸續發布了加強財政信貸管理、制止濫發獎金、打擊投機倒把等一系列文件,都是穩定經濟,穩定物價的重要措施。
國務院通知的基本精神是把市場零售價格穩定下來,而不是降低物價。這同當前群眾對物價的要求是有一定距離的。有些群眾不滿足于在現行價格上“立正”,而是要求“向后轉”,把價格降回去。群眾的這個要求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們現在的經濟條件只能做到穩定物價,還沒有降低物價的客觀經濟基礎。如果現在降低物價,就必須加大財政補貼,這又要擴大財政赤字,迫使銀行多發票子。結果,不是降低物價,而是促使物價進一步上漲,進一步增加群眾的負擔。那末,是不是所有價格一點也不降低呢?也不是。有一些議價商品的價格,前一段時期被哄抬得很高,這次要整頓;少數高得極不合理的,要適當降下來。
現在我們已經認識和糾正了經濟工作中長期存在的左傾錯誤,進一步調整國民經濟的工作正在進行,穩定物價的條件將越來越好。我們有信心,在鞏固已經取得的勝利的基礎上,力爭早日實現市場物價的基本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