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紡織系統團組織開展了“八小時之外”的審美活動。他們邀請了《藝術世界》的編輯、特色服裝設計師、著名的理發師、藝術人像攝影師等,向青年介紹各方面的實用美學知識,展出了樣式新穎的120套服裝,幾十幅藝術人像攝影,140幅發型照片。還開展了書法、攝影、雕塑、服裝造型、紡織圖案設計及各種工藝品的評選活動。在層層評選的基礎上,局團委舉辦了擁有幾百件優秀作品的《美在青年中》的博覽會。開館第一天就吸引了一萬多名青年前來參觀。隨著審美教育的深入,青年們設計出不少富有美感、群眾喜愛的紡織產品。現已有二十四種青年設計的新服裝投入批量生產,促進了產品的“升級換代”。
青年,有愛美的特點,但也有缺乏審美能力的弱點。因而,在現實生活中出現一些美丑不分,甚至以丑為美的現象,不足為怪。要緊的是,采取恰當的方法,向青年進行審美、愛美的教育。上海紡織系統用生動形象的方式,普及美學基礎知識,通過比較、示范,啟迪青年分辨美丑,擇美而從之,不失為一種可供借鑒的方法。在青年的心田中播撒“美”的種子,激勵青年創造“美”的生活,開拓“美”的未來,是向青年進行思想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一門學問。愿更多的團組織、團干部在這方面有新的創造。
趙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