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學棣
一人有難題,八方來相助。白娥同志的信在本刊第二期發表之后,兩個多月的時間我們就收到了來信來稿四千二百多件。熱心的讀者們不僅對如何解決家庭生活與創作的矛盾發表了很好的意見,而且就“如何走文學創作之路”等根本問題也提出了中肯的見解。這里我們選登七篇來稿,供白娥夫婦和許許多多熱愛文學事業的青年參考。
——編者
“源源不斷的退稿和石沉大海的冷漠”,對一個初學寫作的人來說,不足為怪,可以說是絕大多數從事文學創作的人的共同經歷:就是那些聞名世界的大文豪、大作家也不例外。法國著名小說家莫泊桑開始曾一連寫出十幾篇小說,拿著去拜訪大作家福樓拜。福樓拜看了之后,認為都是廢品,要他燒掉。高爾基最初也曾帶著他的詩作去求教當時久負盛名的作家珂洛連科,結果稿子被退回,上面批著“從這首‘歌上很難判斷你的才能。”據不久前一篇文章介紹,我國新文學奠基人之一郭沫若同志開始投稿時也多次不中。年輕一點的業余作者,不順利的情況更是屢見不鮮。下鄉知識青年鄭九蟬,在他的小說《新媳婦》發表之前的十多年間,曾寫了一千多萬字的文稿,投寄出六七部長篇小說,一百多篇短篇小說,全部失敗。
白娥同志,在你丈夫業余創作屢遭挫折的時候,不要“摔他的書本,撕他的稿紙,罵他”,而是要安慰他,鼓勵他,支持他!著名作家柳青當年曾對劉紹棠同志說:文學是“愚人”的事業,創作是“愚人”的勞動,“聰明人”不要干。你丈夫不懼困難,不怕挫折,還真有些“愚人”精神。這種精神需要社會關心,更需要你的愛護。當然,你丈夫的一些作法也不盡合適,你應該耐心勸說。這種勸說,也是對他業余創作的一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