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今年第六期《我把種子播在大學圍墻外的沃土里》后,我心情難以平靜。
我和當初的容健比,有許多相似的地方。我也是高中畢業,也非常喜歡美術。但幾年之后,我倆又有了那么大的距離。容健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了,做出了可喜的成績;而我卻兩手空空,毫無成果。這不能不引起我的深思。
容健落榜初期也有過痛苦,但他并沒有從此沉淪下去,對知識這座寶庫有一股大門進不去也得“跳窗進去”的犟勁。他說得好:“我為什么不能揚長避短,重新設計,偏偏要把自己的命運系在大學這一棵樹上呢?”他的路走對了。而我兩次高考落榜后就灰心氣餒,自暴自棄,把什么都押在“命運”上。由于我消極地對待生活,所以沒能做出什么成績,恐怕這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自食其果”吧。
我不能再走這條埋沒自己的路了。高爾基說過:倘若您不努力用某種清新活潑的東西來充實您的生命中的每一秒的話,這痛苦就可能伴隨您一生,乃至您的有生之年的時時刻刻。是的,要振作起來,挖掘自己的潛力,使自己的生命在為理想與事業的奮斗之中燃燒!容健說得好:“當你意識到需要開辟一條新路的時候,你就應當鼓起勇氣走上新路,并豪邁地向‘高考揮手告別。”
我要走容健的路,一條布滿荊棘卻充滿了奮斗樂趣的路,一條坎坷不平卻能攀上高峰的路。我從現在起就抓緊時間,決心專攻繪畫藝術,我想,為時還不算晚。
寧夏銀川李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