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薇薇
我家周圍被一片松林環抱著。雖然住在這個地方,我卻很少想過松樹的根在地下是怎樣生長的。我仿佛覺得,那美麗的赤褐色樹干,青翠欲滴的淡綠色樹葉,就是我長期以來朝夕相處的松樹的全部了。
然而,有一回我佇立在一個被挖開的曾經種過松樹的小沙丘前,看到了深陷在沙中的樹根。地下和地上的形狀是多么的不同啊!與地上的樹干、排列簡單的樹枝和歡樂地聚集在一起的針葉相比,地里的樹根象是在搏斗、掙扎、痛苦,竭盡了全部的力量。象女人紛亂的頭發般縱橫交錯,看起來比地上的全部枝干還多得多的無數的粗根和細根,一齊緊緊地擁抱著大地,我才知道地里的根竟是這樣一種情形。當它清清楚楚地呈現在眼前,卻意想不到地使我深深陷入驚異之中。我與松樹如此熟識,但長期以來,卻從未想過它在地下經受著這樣痛苦的折磨。只是偶爾在狂風大作時,聽到它痛苦地呻吟;也只是在干旱酷暑持續一個月以上的炎熱的日子里,才看見它愁苦的面容。但是,痛苦地呻吟和憔悴的面容,僅限于這些時候,很快就又恢復了原先的快活,很少遺留下痛苦的痕跡。而且,它們一刻也不曾松懈過我們肉眼所看不見的地下的工作。實際上,只有經過這樣的辛苦勞作,松樹才能長出美麗的樹干和針葉,才能隨著五月的微風,到處撒下它綠色的花粉。
從此,我不僅對松樹,而且對所有的植物,都從心底感到親切。它們和我們一樣,是有生命的。誰都知道這一點,可是,對我來說,它卻包含了新的涵義。
我登上高野山,那數不清的大片粗壯挺拔的扁柏巍然屹立,使我產生了一種難以名狀的神圣莊嚴的感情。樹林里漾溢著的蓬勃生氣,沁人肺腑。我由衷地感受到了一種深沉有力的興奮。
我向老樹的樹根看去。地下的激烈奮斗已經在地面上一尺多高的地方清楚地顯現出來。為了在這土層并不厚的山上生長,為了支撐住聳入云端的巨大樹干,粗壯強韌的樹根竭力向四面八方擴展伸延,已經緊緊地裹住了地下的巖石。比鄰而長的樹根在薄薄的土層里盤根錯節、相互纏繞,只要想象一下這幅情景,就會使我們深感震驚。
的確,這山上的每一寸土地,都包含了頑強的生命力的奮斗。我們用肉眼雖然看不見,然而,卻可以感覺到一種靈氣。隱藏著的努力的威嚴,甚至帶著神秘的影子,迫使我們在內心肅然升起虔敬之情。
我佇立在老樹之前,羞愧自己根柢膚淺。我發誓要為打牢根抵而努力。現在認識到這一點,也不算為時過晚。
(原載《青春》1981年第六期,本刊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