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玉澄
作者系賓館小賣部售貨員,高中畢業,
25歲,去年通過北京市哲學自學考試。
有人問我:“干你這平凡的工作,怎么會下這么大氣力去啃那些哲學原理呢?”其實,我們這一代青年,幾乎每個人的成長歷程都可以回答這個提問。
我出生在知識分子家庭,從兒時起所受的教育就是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我一直覺得自己生長的這個世界就應該是一個愛的世界。然而我剛上小學便趕上了浩劫。我家住在北京大學這塊“文化革命”的發源地。我不僅目睹了種種殘酷場面,而且由于爸爸受沖擊,自己也過早嘗遍了人生的苦和辣。在農村插隊4年,眼看自己回城的名額被別人所頂替,我常常獨自躺在寒冷的小屋里苦苦思索:為什么愛的世界變成了恨的王國?為什么好多事那樣不公平?
“四人幫”垮臺后,國家的形勢和我個人的處境都有了根本的好轉。然而人生道路上那數不盡的“為什么”仍然困擾著我。去年,賓館青年之家開辦了哲學班。團委的號召,爸爸的督促,使我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參加進去,卻不大相信哲學真能幫助我從多年的苦思當中解脫出來。
沒想到課程一開始就緊緊抓住了我,使我深感自己過去太無知了。哲學班里講的理論完全不象“文化革命”中廣播喇叭里那種理論,老師也從不回避我們提出的疑問,而是運用科學原理同我們一起探討。過去長期困擾我的問題逐步明朗起來,就象眼前忽然揭開了一片新的天地。比如,過去我一直不明白:為什么我們社會里會有那么多的冷酷與不平?學習了現象與本質的關系之后,我懂得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種制度存在著本質的區別。由于它們各自存在著極其復雜的現象,如果不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就容易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四人幫”的那一套所以不長久,就因為它同我們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不相容。而資本主義制度的本質決定了那里實現不了真正的博愛與平等。我聯想到爸爸出訪日本期間,在東京最繁華的銀座,親眼看見一個走投無路的人從摩天大樓里跳下來,不僅自己慘死,還砸死了一個回娘家的婦女。在那個世界里,這樣的人生悲劇俯拾皆是。
要正確理解人生和認識社會,非掌握科學的觀點和方法不可。這,就是我愛上哲學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