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當前,廣大團干部為適應“四化”要求興起了“學習熱”,這是值得稱道的。然而,也普遍地遇到了一個問題,即如何處理好本職工作和學習的關系。這里發表的兩篇文章,分別介紹了上海團市委和中國科學院團委的有關做法,可能會給大家一些啟發。
為了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步伐,黨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實現干部隊伍的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同時在青年職工中認真進行文化和技術補課,積極培養又紅又專的合格人才。 上海同全國一樣,越來越多的團員青年,從自己的切身經驗中認識到掌握科學文化和政治理論的重要,一個學科學、學文化、學技術、學政治理論的熱潮已經興起,僅工交、財貿系統,就有一百余萬青工參加各類業余文化學習。在這個學習熱潮中,團干部走在全市青年的前面。最近對輕工、建材等十個系統公司以上團的專職干部文化學習狀況的調查表明:在總數313名專職團干部中,進各類學校或文化補習班學習的有262人,占83.7%。其中,讀大專的84人,占32.1%;讀高中的153人,占58.4%;讀初中的25人,占9.5%。這些同志,絕大多數是堅持業余學習的。其他同志,不管是否已取得了文憑,也都在采取各種形式進行自學。許多團干部說:“過去我們三句話不離本行,現在是三句話不離讀書。”
廣大團干部看到了形勢發展的需要,作為黨的干部隊伍的“第四梯隊”,學習熱情十分高漲。然而,由于學習熱潮來勢猛,發展快,波及面大,也給團的工作帶來一些影響。有的單位組織學習,過多地占用了工作時間;有的團干部好高騖遠,千方百計找門路考業余大學;部分團干部則為自己文化程度偏低而憂心仲忡,萬分焦急。針對這些情況,團市委在反復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幾次召開常委會進行分析研究。大家感到,團干部迫切要求學習是一件值得高興的大好事,關系到培養和造就又紅又專的一代新人,關系到黨的干部隊伍是否后繼有人的大問題。團組織能否在團員、青年包括團干部學習文化的問題上有所作為,是開創共青團工作新局面的一個重要課題。大家認為,團市委要以滿腔熱情支持和關心團干部的文化學習,為他們積極創造條件;同時切實加強教育、引導,努力使“學習熱”經久不衰,沿著正確的軌道前進。
團市委通過工作會議和《上海團訊》等渠道,肯定廣大團干部的學習熱情,引導團干部樹立明確的學習目的,正確處理好三個關系,堅持三個“第一”:工作與學習,工作第一,強調團干部不僅要在時間的安排上保證工作第一,而且應該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知識與文憑,知識第一,文憑是衡量一個人知識水平的依據之一,但不是唯一的依據,提倡團干部振奮精神,循序漸進,講求真才實學,切忌好高騖遠。組織與個人,組織第一,要求團干部從黨性原則出發,服從組織的統籌安排。許多團干部表示:要以頑強拼搏的精神,既率先學習,又育人成才,努力做到工作學習“兩不誤”、“雙肩挑”。
團市委發動區、縣、局、大專院校團委共同為團干部的學習積極創造條件,做了三方面工作:
一、逐級關心,廣開學路。團市委在有關高校的支持下,利用上海團校的有利條件先后辦起了團干部脫產專修班和團干部業余大專班,經過考試選拔,已經招收了400名專職團干部,今后每年計劃招收160名。團市委還要求各區、縣、局團委多想辦法、多請教員、多開課堂,層層開展學習輔導,努力為基層團干部廣開學路,受到了廣大團干部的歡迎。機電一局系統的專職團干部中原來存在著“三多”現象:一是意見多,認為團組織只要團干部工作,不關心他們的學習;二是自找門路的多,團干部到處打聽進校學習的事;三是漫無目標報考的多。對此,局團委在局黨委支持下,除了統籌安排一些團干部報考電視大學、業余大學、夜大學和干部專修科以外,還主動與上海教育學院聯系并達成協議,辦起了中文專科業余進修班,錄取了局團委委員、公司和大廠專職團干部共56人參加學習。原來存在的“三多”現象基本消失了。團干部比過去更安心和熱愛團的工作,工作的勁頭更足,全局團的工作出現了新的生氣。手工業局及所屬公司團委也同有關學校達成協議,先后辦起了三個大專單科輔導班和六個高中文科輔導班,入學團干部有二百多人。不少團干部反映,上級團委這樣關心我們的學習,我們搞工作就沒有后顧之憂了。
二、從實際出發,分類指導。由于師資等方面條件的限制,團干部不可能都在近期內入學深造。為此,團市委要求各級團委從實際出發,對團干部的學習進行分類指導,提倡走自學成才之路。團市委利用青年宮這一陣地,近年來先后舉辦了數、理、化、文、史、哲、經等各種專題講座一千五百多場,聽講青年達120萬人次,其中不少是團的各級干部。儀表局團委設立了青年學習輔導中心,并要求各公司團委設輔導站,各廠團組織設輔導點各車間團組織設輔導組,全局初步形成了多層次的輔導網。僅局團委輔導中心今年六月開設的語文、政治、歷史等七類學科的咨詢講座,就有七千多人次參加。儀器儀表公司團委輔導站還充分發揮大學畢業生的作用,組織了有三百多名大學生參加的“知識輸出”活動,受到了基層團干部的歡迎。最近,華東師大團委、學生會還會同普陀區、紡織局、商業一局等九個局(區)的團委聯合舉辦了“振興中華書友星期日”活動,其中專門請了師大的教授及講師為團員、青年和團干部開設了高考、高初中文化考試的復習指導講座。一些團干部高興地說,“現在求學形式多種多樣,看來只要肯下苦功,條條道路都通往成才的大門。”
三、統籌安排,突出重點。最近一段時間,團市委首先對機關干部的學習逐一落實“三定”計劃。這“三定”是:(1)定標準—要求科以上干部在五年內達到大專以上水平,一般工作人員達到高中以上水平;(2)定途徑—主要有脫產專修科,各類電視大學、業余大學、夜大學,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和高中文化班四種;(3)定時間—為了保證工作的同志安心,學習的同志專心,對機關里每個同志什么時候開始學習,什么時候達到既定標準,作出統一安排,并落實到人。團市委注意從政策上調動團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對機關干部中一些工作表現好、工作時間長、年齡偏大的骨干,優先推薦他們報考干部專修科脫產深造,每年推薦五人,占機關人數4%,并安排三個月的時間讓他們復習。這樣,機關干部的積極性提高了,工作的節奏加快了。他們說:“我們既要在學習上爭取優秀,更要在工作上干出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