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瑞 趙明
我是一個剛滿22歲的女青年,自從參加工作以來,親屬和同事們給我介紹了不少對象,但最后都因為我對男方的冷淡無情而告吹。我為什么對男方冷淡無情呢?
在我17歲那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和姐姐看到一個瞎子在給人算命。于是,我們出于好奇的心理也讓那瞎子算了一卦。結果,算命瞎子說:“你們姐妹倆的后半生,會因建立家庭而得不到幸福。”當時,我和姐姐誰也沒在乎他的話。到了第二年,我們院又來了一個算命的,我和姐姐又去找他算了一封,沒想到這次算命的結果竟和上次算命的結果完全一樣!我和姐姐頓時悶悶不樂了。
在我19歲那年,姐姐和一個事業心很強的小伙子結了婚。可他們結婚沒幾天,姐姐就哭著跑回了家。原來姐夫和姐姐因為一點小事爭吵后,就動手打了姐姐。從那以后,姐夫和姐姐總是因一點小事而無休止地爭吵。他們有了小孩以后,姐姐本以為姐夫的吵鬧會有所收斂,哪想到姐夫越鬧越厲害,最后竟用一個碟子將姐姐的頭打破。姐姐只好向法院提出申訴,和姐夫離了婚。
姐姐離婚后住回了家里。看到她滿頭纏著紗布,神情恍惚地抱著嬰兒的樣子,我不禁想起了幾年前算命瞎子的話。于是,我瞞著家里人,特地跑到郊區又找了一個算命的讓他給我算了一卦。這次算命的結果又和上兩次算命的結果一模一樣!我真驚呆了。
從那以后,我再也無力去追求什么愛情和幸福婚姻了。不結婚吧,我怕遭到同事、親友的嘲笑;尋找戀人吧,我又怕天意無緣。現在,我只好準備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地聽天由命了。
編輯同志,難道我真的命中注定就不能得到愛情和幸福婚姻嗎?遼寧沈陽趙朋趙朋同志:
看了你的信,我很理解你的心情,卻又深深地為你痛心:同志,你上了封建迷信的當了!
占卦算命,推卜吉兇,這是一種封建迷信活動。占卦算命有不同的方法。有的是用卦象推算吉兇,叫作打卦。卦象這是我國古代用來卜吉兇的一套有象征意義的符號,最基本的符號形式有八種,叫作八卦。每一卦各代表一定的事物,八卦相互搭配又得六十四卦,用來象征各種自然現象和人事現象。算命的人往往是根據所謂的生辰八字來掐算命運,他們用的是一套固定的推算方法,固定的象征符號,因此你遇到的三個算命的人,所算結果都一樣,這不足為怪。但是,由于占卦算命預先定的象征符號是沒有科學根據的,完全是憑人的主觀臆造的,所以根本就沒有道理。在舊社會,反動階級的統治極其黑暗,生產力發展水平極為低下,勞動人民由于處在被壓迫和愚昧無知的狀態,不懂得科學道理,更不懂得馬克思主義的革命道理,因而只好把對生活的希望寄托在算命里。因此,占卦算命只是對勞動人民的一種麻醉劑,它麻痹人民安于自己受剝削、受壓迫的地位,任憑剝削階級的宰割。假如半個世紀前的中國人民相信命運對自己的主宰,那么,中國人民到現在不還處在水深火熱中嗎?
至于你姐姐在婚姻問題上遇到的不幸,與算命的人推斷的一樣,這只能說是一種“巧合”了。就一個人的婚姻生活來說,無非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美滿幸福的;一種是相反。如果要“算命”的話,無論斷定是哪一種,都有百分之五十的“準確性”。應當說,你姐姐結婚以后與你姐夫吵架,直至離婚,自有其中的原因。例如雙方性格不合,志向不同,情趣不一,不能冷靜地處理夫妻關系,等等。盡管你姐夫是“一個事業心很強的小伙子”,但還要求夫妻雙方能夠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對方的事業。所以,他們二人的婚姻破裂,決不是命中注定的。
我國古代,在婚姻問題上一直就有占卜的禮制。“婚禮者,禮之本也。”依照古禮,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是婚姻成立的必要形式和必經程序。其中,納吉就是根據年庚卜其吉兇,如得吉兆,就報告給女方。按照這個程序,婚姻都是有“吉兆”才結成的。事實上古代大量的婚姻不是很不美滿嗎?又何以談“吉兆”呢?而許多青年男女不也是由于占卜不得吉兆,而不能與自己中意的人婚配,造成終生悔恨嗎?古代社會的禮教迷信不知道坑害了多少青年男女,今天的青年不應再做封建迷信的犧牲品了。
當然,在舊社會,由于社會政治、經濟的種種原因,青年男女是談不上婚姻自由的,尤其是女子,只能“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個人的婚姻大事,完全由他人安排,自然也就“聽天由命”了。
社會主義社會,婚姻自由不僅有了堅實的政治、經濟基礎,而且有了可靠的法律保障。婚姻自由是我國婚姻法的一項基本原則。青年男女在工作學習中選擇志同道合者,結成配偶,是受到法律保障的,任何人都不得加以干涉。在婚姻問題上不是“聽天由命”,而是要掌握自己的命運。就拿你的姐姐來說吧,她經過法定程序解除了不美滿的婚姻,難道不正是擺脫了“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命運了嗎?她不是也可以重新建立起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嗎?
趙朋同志,你還剛滿22歲,我覺得不必把過多的精力放在戀愛上,更不必聽信算命人的謊話而自尋苦惱。你應該吸取你姐姐在婚姻戀愛上的經驗教訓,排除你現在由于算命而引起的心理障礙,戰勝封建迷信,從心底深處徹底拋棄那個并不存在的“命”,幸福就在你的面前。相信你在工作學習中,會遇到稱心如意的愛人,那時你也就不會“冷淡無情”了。候聽你的佳音。
郭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