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亮 周仍芝
春天,生機蓬勃,令人愉快,但也是人類易于生病的季節。春天到來的時候,各種病源微生物將加快生長繁殖,不少病毒和細菌在春季毒力增加,還有植物發放出的“天然活性物質”、花粉,動物發放出的毒物、代謝產物,可能成為人類過敏的病因或直接成為致病因子,加之,春季“天象”的變化及人類活動的增加等原因,對人體健康有著輕重不同的影響。
當然,春季保健注意事項很多,在此,僅擇其要供讀者參考。
一、防“春潮”所害。在我國不少地區,春季雨量偏多,加之“地下濕氣”易于向上蒸發,昕以住宅和工作場所潮氣較大。在潮濕而氣溫日漸升高的條件下,溶血性鏈球菌和其他一些病原菌易于繁殖。人在受潮,受涼之后就易于發生鏈球菌感染,也就容易患扁桃腺炎,皮膚化膿性感染等病癥,并由此導致風濕性關節炎、風心病(風濕性心臟病)、腎炎等嚴重的疾病。一旦患了風濕病或腎炎等病癥之后,其健康將受到很大的影響。因此,春季應把防止受潮、受涼等作為重點保健措施。已經有風濕病、腎炎的病人,在春季則更應注意防止受涼和受潮,不要隨便脫衣,日常衣服和床上物品應常曬驅潮,室內應常通風驅潮。
二、防“春眠”所傷。“春眠不覺曉”。盡管春季有利于人入睡,但不可把睡眠時間過分延長。因為睡眠時間太長是有損于健康的,尤其是老人睡眠太久可增加腦血栓形成發生的機會,一般人睡眠太久也會感到困倦、頭昏。一般人,春天睡眠時間6~8小時便足夠了,那些春季嗜睡的人,也應把每日睡眠時間控制在8小時以內。有的教學工作者說,春季昏昏入睡的學生,多數成績較差。那些春季在辦公室常打瞌睡的人,其工作和生活終日無精打采,比一般人顯得倦怠、乏力,他們的神情與朝氣蓬勃的春日氣象極不協調。因此,在春天,應嚴格定時就寢和起床,一般以早睡早起為好。
三、防“房事”過度。春季是動物最適宜的交配時節。人類在這個季節也有性欲和性能力增強的現象。但房事過度有損于健康,因此,應當有意識加以控制。
四、防“致敏物質”所傷。春天,各種花粉在空氣中飄揚,各種肉眼難以見到的孢子、菌種,含有生物活性物質的“液滴”、霧,還有各種含有蛋白質的粉塵等,都可能使一些機體敏感度強的人過敏。在春天,不少人皮膚過敏,出現蕁麻疹、過敏性紫癜、水皰、脫皮,甚至出現一些過敏性哮喘及其他過敏性疾病。因此,在春暖花開的季節,一些有過敏體質的人,應當把防止過敏物質損害當作一種重要的保健措施。主要方法是搞好春季環境衛生,保持室內外清潔,對已知過敏的物質應堅決避免與之接觸。有過敏性鼻炎、氣管炎、哮喘的病人,到空氣污染嚴重或有花粉傳播、氣味較難聞的場所,最好戴上口罩。
五、避免蟲善所傷。春天,人如果被某些蟲子叮咬,就容易起癢疹、水皰,如果被蜈蚣、蝎子、毒蛇咬傷,非但疼痛劇烈,而且還有可能造成更嚴重的后果,甚至死亡。在春季,許多動物,如蜘蛛、螞蟻、蜂、壁虎、蛇類以及森林動物等的毒性都增強了。有些動物增強了“攻擊性”,有的無毒動物,在春季也有幾分毒力。因此,在春季到野外活動或工作時,應作好防護準備,盡可能穿膠靴、鞋襪,并扎緊褲腳下口。對疑有蟲獸棲息的處所,不妨來個“打草驚蛇”,先以棍棒驅走蟲獸,然后再到那里活動。室內應徹底搞好春季衛生,對墻角、天花板、壁縫都應打掃干凈,并用水泥混凝土或黃泥堵塞填平居室四周的小洞口或裂縫,使冬眠的蟲獸不能外出“復蘇”,并使不冬眠或冬眠蘇醒的蟲獸失去活動和棲息場所。
六、預防春季傳染病。春天病原菌活躍起來,傳染病較冬季明顯增加,尤其是感冒、結核病、肝炎、角膜炎,瘧疾以及一些小兒易感染的傳染病,在春季易發病或復發。因此,春天到來之時,除了搞好環境衛生,個人衛生之外,防疫部門安排的各種預防注射和預防服藥都應按時施行。值得注意的是,肝炎,結核病和瘧疾患者在春天有復發的趨勢。有些肝炎病人,一到春季,肝區就出現較重的脹痛,有的轉氨酶升高或其他肝功能化驗結果不正常。為了防止肝炎病患者春季肝功能變壞,在此時期應特別注意勞逸結合,在飲食上可適當補充一些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并注意攝取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同時酌情服用一些保護肝臟的藥物,如肝太樂、多種維生素等。結核病,尤其是肺結核病患者,在春天應多進行戶外活動。最好到樹林、海邊或河流、湖泊邊,田野散步,進行陽光浴,同時作深呼吸運動。只是在戶外活動時,要注意不隨地吐痰。結核病患者只要做到經常性的戶外活動,并適當服用抗癆藥物和增加營養,多數可保春季不再復發、加重,有的可望痊愈。
七、春季精神衛生。不少精神病患者,如精神分裂癥等在春天易發病。一般人,在春天也可能情緒不穩多夢,思維活躍而難以集中。中、青年,尤其處于青春發動期的人,到春季常煩躁不安、多愁善感,不僅日間情思翻復,夜里夢幻也離奇怪異。因此,春季應注意兩點精神衛生:一是盡量利用春天景色,如鳥語花香、綠柳碧波,來舒暢神志;二是減少或抑制“春情”活動,把精力和大部分精神活動集中到學習、工作中去,對黃色淫穢之品自覺地不聞不問不看。至于有精神疾病的人,尤其春季反復發作的精神病患者,在春季到來之前和整個春天,都應堅持有效的治療,防止精神病復發。
八、春季娛樂衛生。一般來說,人到春天時精力較充沛,在學習和工作之余有較多的精力從事娛樂活動。然而,娛樂如果不注意春季特點,有時還會損害健康。例如,夏季和冬季,人們對夜間娛樂很感興趣,夜間娛樂時間長一些也不感到疲乏,而春季則不然,春季夜間活動太久,第二天就可能困倦、乏力。因此,在春季最好早睡早起,從事早操、跑步等活動。在娛樂方面,以春游、郊游、遠足、釣魚、養花、體育運動、健美運動為好,至于夜間舞會、茶會或其他夜間娛樂,最好不要太久,切忌通宵達旦地進行。
九、適時從事健美活動。人到春天,皮膚將變得紅潤光滑,多數人的面色很好看,不象秋冬那樣皺縮、千燥,也不象夏天那樣汗水淋漓。不僅如此,人的頭發、胡須、全身皮膚、肌肉以及女子的乳房也有向健美轉變的趨勢。不過,有的人這種趨勢很明顯,有的人則不甚顯著。因此,春天適時從事健美活動,可使形體更美。這是因為健美活動不僅可以直接美化形體,而且可以誘導人體春天自然美化現象的發生和發展。春天的健美鍛煉項目很多,草地上的翻滾、踢腿、繩技、柔軟體操、器械操等,都是簡便易行的活動,青少年人可多從事這些活動。
十、積極防治“青春刺”。青年人面部的青春刺(痤瘡)雖然四季皆可發病,但春天有加重的趨勢。患有此病的青年人,春天應盡量保持精神舒暢和大便通暢,戒煙忌酒,并保護面部清潔,用肥皂洗臉去污,以清除堵塞毛孔的垢漬。切忌用不潔的手指去擠壓青春刺。對于青春刺難以治愈的人,可試用杏仁,桃仁、棗仁等量搗泥涂擦面部。也可把種子仁搗碎,加少量酒精(不可太多)調成稀泥,局部試涂。此法可能對春季防治青春刺有所裨益。
十一、防止腳癬加重或復發。有腳癬的人,春天到來時腳趾縫易于流水,并發生“奇癢”。本來好轉的腳氣病患者,春天到來時也可能復發。我們建議這類讀者在春天到來時勤洗足,最好用大蒜頭切片涂擦足趾縫。有條件者,可取苦楝子二兩(60克),打碎煎水半面盆泡足,每天臨睡前泡一次,2周左右即可收效。對于生活和工作在農村的人,只要堅持下水田勞動一段時間,本病便可不再發生。
春天,是美好的時節,但愿大家春季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