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國祥
人的血液中血漿內所含的脂類稱為血脂。其中的蛆同醇如高于230毫克/100毫升,甘油三酯如高于140毫克/100毫升,則分別稱為高膽固酵血癥和高甘油三酯癥,常統稱之為高脂血癥。血脂增高與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腎病綜合征、胰腺炎、膽石癥、脂肪肝等病癥的發生和發展關系甚密。發現高脂血癥以后,及時治療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現就高脂血癥的保健食品作一簡單介紹。
牛奶;牛奶中含有的8一羥一8甲基戊=酸和乳清酸,以及鈣質,均有抑制膽固醇的生物合成和減少膽固醇吸收的作用。
大豆:進食大豆后,可將中性固酵從糞便內排出的雖增加。四川醫學院1976年間在成都地區進行的現場人群觀察之結果表明,若每人每日或隔日能吃豆類1~2兩(50~100克),每月進食豆類2斤(1000克)以上,便可有明顯的降低血膽同醇值的作用。經堅持補充進食豆類1~8個月后,即可見到成效。
山楂:在山楂的提取液中,含多種黃酮甙及黃烷衍生物,具有擴張冠狀動脈及顯著的鎮靜作用。實驗證實,以山楂粉口服對家兔實驗性高脂血癥有降低膽周醇和B-脂蛋白的作用。
綠豆;不僅能防止實驗性動脈硬化癥的家兔的血脂上升,還能使已經升高的血脂含量迅速下降。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綠豆可治心氣疼痛”。單方是用綠豆21粒,胡椒14粒,同研后開水調服。
蘑菇;所含的一種腺嘌呤衍生物,有降血脂的特殊性能。
花生:被譽為“植物肉”,營養價值很高,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用法是以花生米浸醋中,五日后食用,每天早上吃10~15粒。也可用花生殼120克水煎,每日一劑。
生姜:所含的油脂成分可以抑制機體對膽固醇的吸收,并增加大便中膽固醇的排泄。
麥麩:屬高纖維的食物,可增加膽汁分泌,改善大便習慣,使膽固醇從大便中的排泄量增加。燕麥也有降血清膽固醇的作用。
玉米:含有較率富的不飽和脂酸的油脂,是一種膽固醇吸收的抑制劑。目前國外盛行吃玉米粉粥以治療高脂血癥。
茶葉:浙江醫科大學用五級龍井綠茶對實驗性動脈硬化家兔觀察,能減輕血清膽固醇濃度和膽固醇及磷脂比值,并減輕動脈硬化的程度。以茶色索對高脂血癥伴纖維蛋白質增多的患者作治療,有效率達85%。
芹菜;選芹菜下半部之莖約10厘米及全根.洗凈取10根,加水500毫升,煎取200毫升為頭汁,晨間空腹服用。以同法煎=汁,傍晚空腹進服,輕者每日一劑.重者=劑,分4次服,一般服3周左右,有降血脂與降血壓作用。
向日葵子:含有豐富的脂肪,其中有50%以上為亞油酸,有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用法:生葵花子,每日早晚各一把,剝殼食仁,配芹菜汁100毫升.連服一個月。或用葵花子仁6克,研碎,睡前白糖水沖服。
水果類:桔、柚、橙,檸檬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促進膽固醇羥基化,以減少膽固醇在血液及組織中的蓄積。
其他食品:如棗,柿、辣椒、西紅柿、大白菜、菠菜、薺萊,荔枝、橄欖等亦寓含維生索C,同樣有改善膽固醇代謝的作用。
海帶、淡菜等海生生物,有降血脂作用,也有軟堅消結作用,對動脈硬化患者有益。
大蒜、洋蔥也有明顯降血脂作用,可根據飲食習慣選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