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華
當代建筑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越來越注意環境的功能和質量,把環境設計與建筑創作融為一體。其中,建筑物理環境(包括聲、光、熱)設計的優劣,直接關系到人們的工作效率、身心健康和生活舒適。因此,編寫一本好的教材,給未來的建筑師以建筑物理環境設計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培養,是非常必要的。在這方面,詹慶旋副教授編寫的《建筑光環境》,就是一本提高現代建筑師環境設計素養的好教材。
這本教材總結了近三十年建筑物理教學實踐和教材編寫的經驗,針對建筑學專業學生一般形象思維強于邏輯思維的特點,在基本概念和理論的闡述中,既注意嚴密和準確,又避免復雜的數學分析,并緊密結合建筑設計的實踐,闡明它的實際應用和在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此外,這本教材突出設計原理、設計標準、設計方法和設計實例的介紹,突出基本原理在建筑方案設計中的應用,使學生掌握為什么在建筑創作中要重視光環境設計和怎樣進行光環境設計,真正把二者融為一體。
這本教材取材也是相當豐富的,吸收了國內外建筑光學和色度學、生理學、心理學、人類工效學、美學等多種學科發展的新成果,在內容上有很大更新。例如,與現行通用教材相比,增加了顏色基本原理的論述,把光與色統一起來,明確界定了建筑光環境的范疇,這對學生在室內外環境設計中綜合考慮技術與藝術是十分重要的。又如在光環境質量評價標準一節,作者根據國內的大量科研成果,從五個方面對光環境的基本要素和評價方法作了系統、全面的討論,不僅對學生,而且對科研和設計人員也有新的啟示和參考。再如,在光環境設計中要充分考慮照明節能和經濟分析的思想,以及節能途徑和經濟分析方法的闡述,也是本書特色。
總之,這本教材取材豐富,內容新穎,體系得當,敘述清晰,理論與實際結合緊密,是一本難得的建筑物理環境設計的單科教材。美中尚有不足的是,書中對建筑光環境的藝術設計涉及不多,這或許是由于這方面的討論要運用許多彩色圖片,而限于教材的印刷條件吧!
(《建筑光環境》,詹慶旋著,清華大學出版社一九八九年第一版,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