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可冀 王 階
從古至今,藥物保健都是重要的保健方法之一。古代著名中醫學家葛洪、陶弘景、孫思邈等對此都有不少研究,并身體力行,元、明、清的醫著中,有關藥物保健的內容也不少,如明代太醫院御醫龔廷覽所著的《壽世保元》及《病回春》等書中,有關保健藥物的劑型就很多,對丸、散、膏、丹、酒劑的應用甚有心得。清代宮廷醫藥中,藥物保健所占的比例就更大了,近年來中藥口服液的興起,各種補益藥品的大量出現,都可視為藥物保健的繼承和發展。
在書刊報紙上,時常會看到這樣的議論,認為藥物是用于治病的,凡藥總有其副作用,因此,只有生病了才應服藥。從醫療角度看,這種認識是正確的。但從幾千年的中醫藥發展史來看,從中醫治未病——防患于未然的思想來看,藥物保健并不等同于一般的服藥,它有其相當的合理性。當人體勞累太過,世事繁雜、心力不支、各種功能下降時,就會潛伏著疾病因素,即處于不健康狀態。這時苦用某些藥物來加強人體的免疫機能,就能達到增強體質,不致發病的目的,藥物保健起到的正是這種功用。
現代藥物研究表明,中藥大多是天然植物或動物藥,所含的各類物質并非食品所能代替,因此,簡單化地否定或降低藥物保健的作用是不恰當的。
藥物保健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補益方面的藥物,主要是通過大補元氣、補腎填精、益氣養血、療虛補虧,從而達到加強免疫機能、增強體質的目的。常用的有人參、鹿茸、三七、龜板、枸杞、阿膠、黃芪等藥。另一類是通利方面的藥物。近來對老年病的研究發現,老年人由于特殊的體質和年齡因素,全身機能失調或下降,一些老人經常處于血液粘滯度升高、胃腸功能減弱的狀態下,此時,人體并不以虛為主,運用補品、補益之類的藥物并不能改善上述狀態,若應用具有通利性質的藥物以疏通郁滯,去舊生新;則可平調人體陰陽。如丹參、地黃,川芎、赤芍等對促進血液循環、延緩衰老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另如麻子仁、蒼白術、當歸、小劑量黃連等,對通過健脾和胃、去積潤便以加強后天之本,同樣具有較好的作用。
一般說,中老年人的保健藥物多將上述兩法同時運用;素體虧虛、病后術后、高齡之人以補益為主,兼用小量通利之品,也可在大隊補益藥中酌加少許通利藥佐之。古代的某些長壽保健藥方(丸、膏、酒劑等)中在運用人參、地黃、枸杞、鹿茸、紫河車、肉蓯蓉、當歸、龜板、巴戟天的同時,就常合以沉香、木香、懷牛膝、神曲,川芎;車前子等藥。
具體說來,藥物保健主要有:
一、藥膳保健就是將食品、藥物合起來以膳食的形式進行保健的方法。此法官廷中應用最早,后來民間條件優裕者亦常用。如枸杞雞、人參雞等,用上述中藥洗凈與雞同燉,喝湯吃肉,功在大補元氣、滋養肝腎;三七燉雞,功在活血養血、強筋壯骨。還有一種是用人參、枸杞喂雞后吃蛋吃肉的方法。杜仲為補腎強壯腰脊的藥物,與豬腰(腎)同用為膳,對素體腎虧精寒、腰脊不足者較為適用。常人服之也能起到預防腎虧的作用。豬胰天花粉或豬胰山藥為膳,可作為糖尿病患者的保健膳食。此外,民間冬季的附片燉豬腿用來溫經散寒,防治風寒骨痹;天麻燉雞用來清利頭目、預防頭痛頭暈等,都是較好的藥膳運用方法。
二、藥食保健
中藥中的一部分本身就是食品,常服這些藥物用以達到保健目的就是藥食保健。人們常用的有蓮子、芡實(雞頭米)、大棗、綠豆、銀耳等,南方人每每在早晨飲服一小碗蓮子冰糖湯,對于健脾滲濕、澀精補腎,消除頭暈、增加精力都有效果,也可用蓮子與上好早稻米同熬粥,此法對于精關不固,身體較弱而又不耐溫補之人較為適用。另外,心火亢盛者,可服用元肉大棗湯;夏日炎暑,可服用銀耳湯或綠豆湯,婦女白帶較多者,服蓮子湯、芡實湯均為實用。
三、噙化和嚼服
有些藥物,可小量置于口中含服,如人參的噙化,作益氣提神之用最為多見。長途跋涉,用力勞作、老人保健,均可采用這種方法。其優點是簡單方便、節省藥材、不誤勞作。應注意的是,若量過大則易上火。噙化是一種小量緩效的方法,欲求速效則應煎湯。
嚼服最常用的是枸杞子。欲強肝益腎、輕勁美顏者,可用上好甘枸杞,每次20~100粒嚼服,每日2~3次。古代有常服枸杞可致“容顏常姣、上壽百歲”的傳說,當然這是夸張之語。不過枸杞確為強壯長壽之藥,嚼服方便易行,有意者不妨一試。
四、丸劑
古代的丸劑,很大一部分是作為保健藥來運用的。著名的斑龍丸,八仙長壽丸、人參養榮丸等,既可治病,也可作為保健藥物常服。
五、散劑
將藥物炮制后研末,配好后加入防腐劑按量服用的方法是為散劑的服用。時下還多裝入空心膠囊吞服,更為方便。散劑有發散、吸收、擴散快的特點,其功效與丸劑又有不同。如治自汗出,玉屏風散收汪較佳。若做成丸劑或煎湯服,則療效不佳。服用鹿茸,常研成細末,以肉湯下或用米粥和服。這些不可不知。
六、膏劑
膏者潤也,指膏滋的效用偏于潤澤,對于枯朽,衰敗者補益取之為佳,于小孩和老年人的保健較為適用。常以補益藥辨證處方熬膏,加入阿膠或其他粉類收膏,服用方便。
七、酒劑
酒最初是用于治病的,后世發展成為飲用品,用藥物與酒同浸后,藥效可以更多地析出,對治療某些疾病有一定特效。由于酒的這種特性,使酒劑在保健方面為一部分人所接受。較為適合保健酒劑的大致有以下幾種人。一,是平素飲酒者,二是氣候寒冷,處于關節、筋骨病癥多發地區者,三是欲臨睡前服用保健藥物,以酒劑為上。酒劑的配制,古代有兩種方法,一用中藥飲片與好酒浸泡加熱后去渣除火氣后飲用;另一是用藥物與發酵后的糧食共同烤制而成。作為保健藥酒,首先要根據用者的體質平調配伍,不使有偏弊。其次要使藥味輕、口感好。另外就是藥酒的度數不應太高,能致陶醉而又不致服后心煩口褐為最宜。單純用高度糧食酒浸泡人參,王七等藥作為長期的保健藥飲用就尚嫌不足,一般宜在浸泡調配時就要加入蜂蜜等物。
藥物保健既然種類很多,說明各種方法自有其適宜之處,沒有此厚彼薄之分,應該注意的是,藥為補偏救弊之物,保健同樣是為了預防身體陰陽的失調,故根據自身的情況處方用藥、選擇方法劑型至關重要。
愿有志于養生之道的人們在注意飲食起居、堅持體育鍛煉、氣功練習的同時,合理地運用薊物保健這一方法,讓自己題健身輕,樂享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