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芳卿
每當獨立于夕陽晚風中或茫茫星空下,有時想起這句被廣泛傳唱、帶有哲理性的歌詞,總是迷惘中帶有幾分苦澀:生命歷程才起步不久,既沒有中年人經過大風大浪的穩重成熟,也沒有老年人久經滄桑后對人情世事的了悟和寬容,卻要把“平平淡淡、從從容容才是真”當作口頭禪,我不禁要懷疑自己是真正理解了生活的內涵,還中如阿Q式的自嘲,只反襯出自己生活的失敗了。
回想說這句話的場合,大多是在失意寂寞或空虛無聊的時候,沒有生活的方向和目標,努力和奮斗好像也沒什么意義,日復一日無精打采地打發日子,當疑問和后悔的時候,便拿這句“至理名言”搪塞自己的良心。看看周圍的世界,也是單調而灰暗,偶爾有一些色彩和光亮,也顯得浮躁和庸俗不堪,便越發心安理得地蜷縮在“平淡從容”的小圈子里。
但是從此年輕的心要怎樣受激情和幻想的折磨啊!世界上有一種人可以讓生命一直像白開水一樣,平淡、安穩,他們生性喜歡過從容安定的生活;還有的人受“禪宗道都”的熏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能以出世的心情來做入世的事。但我的原則是:生命應該是一個過程,青春應該是一組熱情奔放的詩章,是一首宏偉激昂的樂曲。我們的確應該學習腳踏實地、認認真真地生活,但為什么要扼殺年輕的真誠和激情呢?我們固然不敢也不能像曇花一樣,在瞬間開放所有的光華和美麗來博得永恒,但至少也不能讓青春和生命像朽木一樣慢慢腐爛,把生命的平淡從容定義為灰暗刻板。
年輕時候的不那么平淡從容或許有許多缺點:不切實際、好高務遠或者心浮氣躁,但可以讓我們像鷹擊長空、龍游海底一樣到更廣闊的天地里接受生活的磨礪。只有經過風風雨雨的考驗,登上過輝煌燦爛的自己的舞臺,才能對生活的平淡從容有真正確切的體驗。我想,何妨把“平平淡淡、從從容容才是真”留到白發蒼蒼時再吟唱呢?年輕時代就準備平淡從容一生,這是青春和生命的悲哀,將來造就的不會是豁達寬容深沉的大海,只能是散發著霉味的一潭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