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永寧
現在辦事,往往“前門”是畫在墻上的,看得見,進不去。那“后門”雖然聲名狼藉,卻如同臭豆腐,聞起來臭,吃起來香。倘能進去,別是一番景象。為此,“精明人”紛紛結織起交錯的關系網。看到那些“網中人”在社會舞臺上呼風喚雨,我不由得怦然心動,也想“結網”。可實踐證明,我缺乏“結網”的天分:蹇于行而訥于言,拙于應酬。特別在求人之際,嘴唇沉如磐石,且心慌氣短,如做賊一般,脊后直冒涼氣。跟著這份感覺走下去,怕是“結網”不成,還要送掉半條小命。痛定思痛,我悟出一個道理:笛子一吹,眾籟齊鳴,搟面杖再吹仍是一竅不通。沒那個天分,硬充那個角色,不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嗎?
真正使我的“老實觀”發生轉變的是我的婚姻。幾年前,青春的萌動,使我竟向一位伸手難及的“千金”射出“神矢”。真是吉人天相,傻人有傻福,我的“神矢”竟一箭貫的!
我和妻結合的消息傳開,一些人大為驚詫:“這小子,何德何能,竟結如此良緣?”有的拍拍我的肩:“嘿嘿,看不出,還掖著兩下子呢,向哥們兒兜售兜售,‘以點帶面嘛。”另有預言家放風:“那小子的婚姻,不出3年就要發生‘和平演變!”
花燭之夜,我忍不住問妻:“你為什么會闖入我的生活?”“你不認為提的問題很愚蠢么?”妻反問道。我一時語塞。半晌又說:“我是蠢人,所以才提了這個‘蠢問題。”妻粲然露齒:“但凡‘蠢人都有股老實勁,說話辦事都很買在。這樣的人可靠。”我真如醍醐灌頂。妻相中的就是我的“老實”。真沒想到,我那為“精明人”所鄙夷而也曾為自己遺棄未遂的“老實”竟成了妻托付終生的支柱。我竟因“老實”而得福,這是我始料不及的。從此,我愈發修煉“老實”之道,為了妻的賞識,為了扭曲靈魂的康復。
前幾年,文憑“熱”起來了,“熱”在各個領域。我這個僅念了6年書的人,顯然是不合乎“坐辦公室”標準的。要想不被“炒魷魚”,只能背水一戰。我有心參加省高等自學考試,又怕底子薄,過不了關。我征求妻的意見,她不假思索:“你準行!”我大惑不解。妻說:“拉關系,耍滑頭,等著你下輩子再去修行吧。要說讀書,你行。世上那些做學問的,哪個不是老實人?”妻的一番高論令我茅塞頓開。
緊張的自學生活開始了。白天工作,晚上伏案苦讀。看到妻為工作、家務、孩子忙得不可開交,我忍不住要插手,但都被擋住了。如此,更激發了我自學的斗志。春節來臨,父親古稀大壽,我均咬咬牙,沒去千里之外的省城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只托人捎上薄禮,聊表赤子之心。學習無人輔導,資料缺,信息少,我沒有怨天尤人,惟有老老實實地啃書。臨近考試,一些人猜題押寶。我缺乏精明人的膽識,不敢效法,還是老老實實逐章逐節地復習。就這樣,在不到3年的時間內,我一連躍過“12大關”,成為省內第一批高等自學考試畢業生。
逢年過節隨妻回娘家。盡管說話的音量、表情、親切度都是“等外品”,岳父母對我的評價卻是:“嘴巴不甜,人蠻實在,是個過日子的人。”真是知我者,岳家也!獲此殊榮,我大喜過望。
婚后,妻常在周末之夕為我備上一桌佳肴,斟好酒。我受寵若驚。此刻我端坐上席,儼然小國之君,右有紅袖添酒,左有犬子助興,從未有過的豪放、氣派、瀟灑均于此刻勃發而出。我趁著酒興,一改往日“笨嘴”的常態,竟能口吐珠璣,把妻溶化在贊美詩中。看得出,妻子是樂意接受我的心意的。盡管她把食指戳在我腦袋上說我忘本,變成“精明人”了。
“老實”的朋友們,切莫慨嘆“實”不逢時。世界的本質即由“實”字構成。盡管社會有時可能出現“種瓜得豆”的現象,但只要你胸懷真誠,奮力進取,矢志不移,終究會得到社會的厚愛。有道是:“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