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建華
編者按:
柳鳴的來信有代表性,它反映了大多數青年面對不正之風產生的種種困惑:要抵制不正之風,難道就只能是自己吃虧?從自身做起頂用嗎?到底該如何對待不正之風?……我們先請了幾位熱心讀者筆談,大家議論熱烈。摘登幾篇,以拋磚引玉。盼青年朋友結合自身感受,對以上問題發表意見,幫助柳鳴走出困惑。來稿請寫明年齡、性別、文化程度、行業或職業,并在信封注明“議論紛紛”。柳鳴提出的問題具有普遍性。這種不正常現象,是我國社會變革時期出現的“失范”現象,即人們的行動對規范或準則失去依循。不少青年在復雜的現象面前仍注意自身的道德修煉,以此來約束自己的行動。在他們心中,有比較明確的是非標準,柳鳴就是如此。問題是當他依循這種是非標準去行事,難以實現自己的目標,這就出現了是非評價與利益評價相悖離的反常現象,即道德上認可的行動得不到獎賞,而明顯的不道德行動,卻往往能得到好處。目前,許多青年由于對這個問題缺乏深刻的分析,陷入極大的困惑中。
是非評價與利益評價的背離,反映的是社會變革時期獎勵機制的紊亂。盡管社會主導觀念明確,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不能通過有效的手段或途徑,對正確的行動予以獎勵,對錯誤的行動予以懲罰,于是出現:不正確的行為因總能得到好處而不斷出現,由此往復,使整個社會風氣逐漸敗壞。久而久之,正直的青年往往因得不到獎勵而失去了現實動力。
柳鳴,當你理解了這一現象背后的社會原因后,決不要因受挫折、得不到應有的利益,就懷疑自己的是非標準。在相當多的人陷入“唯利益”追求的今天,不要把是非標準看得一文不值,尤其不應貶低道德的價值而過分追求利益,要敢于超越自身的、暫時的利益。
柳鳴若能以自己的才干、辛勞和努力,通過合法途徑,使自己富起來,樹立“是非評價”與“利益評價”相一致的榜樣,這等于向人們宣告:依循正確的準則,是能夠成功的,是會得到社會公正評價的。當然,要做到這一點,確實困難,但這就像人生旅途中一次嚴峻的挑戰,看你有沒有勇氣和智慧去應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