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牧
在西方大城市里,服裝的款式不斷變化,一下子_井長裙,一下子興短裙;一下子興褲腳管窄,一下子興褲腳管寬。一下子興這樣裝,一下子興那樣裝。前些年甚至連所謂“乞丐裝”、“蟑螂裝”都有人推了出來,也有人拜倒在這種新風氣之下,趕快掏錢訂購一套穿上,趁趁時髦,趕趕浪潮,多難看也在所不惜。服裝廠老板,衣著設計師因此發財了。富裕人家做套衣服,穿上三兩天就丟在一旁,又去趕他們的時髦,這并無損于他們闊綽生涯的毫發;可是普通的受薪者也跟人趕這種時髦,追得氣喘吁吁的,費時破財,只贏得斂財起哄者背后幽默的一笑,這又未免使人覺得可嘆可憐了。
這種一哄而起,一涌而上的現象,無以名之,姑且稱之為“一種旋風”,或者“一陣陰風”吧!
我國也常常有這種“一窩蜂”現象,從衣著,我想起了保健,在保健場畔,也常常刮這種旋風,或者也可以叫做陰風。
近十多年來,實事求是的精神較多發揚了,“一窩蜂”的現象比較減少了,但是,即使如此,它仍不時出現,在保健場畔,就發生過下面將要講到的一系列現象。
有一個時期,突然流行起這么一些說法:甩手可以治療百病,它的名稱叫做“甩手療法”。甩手是一種運動,適當的運動當然有它的好處。但是,“甩手療法”論者不是把它當做一種普通的運動來看待,而是講得出神入化,玄乎其玄。似乎人們只要每天甩甩手,就可以出現奇跡,百病俱除。而且,據說甩的次數還要越多越好。于是公園里,人行道上,綠茵場中,到處都看得見有人在甩手,竟然蔚為奇觀。有些人因用力過久過猛,甚至甩得手臂脫了臼。后來,大概是神效未著的緣故吧,這一股陰風突然又銷聲匿跡了。
過了一個時期,忽然叉流行起“打雞血針”來,據說是把雄雞的血打進人體里,就可以驅除百病,益壽延年。一時間,這股陰風從大城市刮向小城鎮,連小鎮的診所里,都有人排排坐,各各抱著一只雄雞,等待醫生來“打雞血針”。但曾幾何時,由于雄雞之血的奇跡并未出現,這股浪潮突然又無聲無息了。
再過了一個時期,忽然又流行起“紅茶茵”采,據說是有一種叫做“海寶”的東西,放在紅茶里面培養,它可以不斷滋長,喝那紅茶,就可以免除百病云云,一時間,許多人家都備有一個大玻璃瓶,在培養“紅茶菌”。但過了不久,這個神話又像肥皂泡一樣破滅了。
在這中間,還有一個小插曲,東北有一個高齡者向人陳述他的長壽秘訣,說是平隸愛吃螞蟻,老年還長出了新牙。一時間,竟然引出了許多連鎖反應,雖然不算卷起了什么風暴,但我知道不少人都去找牙醫咨詢,要長新牙,是不是得吃螞蟻,“螞蟻丸”如何配制等等。牙醫們被問得啼笑皆非。有一位牙醫只好公開著文作答,說是高齡老人在無齒的牙床上長出新牙,古今中外不乏先例。武則天在68歲就冒出過兩只大牙,土耳其一個百歲老婦長出過十顆新牙,但他確實難以找到吃螞蟻和長新牙的必然聯系云云。
不久以前,忽然又掀起了一股“麥飯石熱”,麥飯石在治療皮膚病,凈化飲用水方面有一定功用是見之于可靠典籍的。但有些文章突然對它大吹大擂,把它說得幾乎能治百病,簡直是靈丹神藥。一時間,南方街頭就常見有北方漢子擺攤販賣麥飯石,“麥飯石可樂”也應運而生。更甚的,有些報紙登了遼寧北鎮縣一則廣告,競宣稱麥飯石“能治百病”,“對各種病都有明顯療效”“是各種癌癥的天敵”。這就使得某些科學工作者不得不出來講話了,指出它的“神奇功效”,但“目前并沒有經過動物試驗或臨床試驗證實”,“麥飯石熱”接著也就降溫了。
寫到這兒,我還不得不談一談“氣功療法”。“氣功”現在正在大行其道,一場所謂“帶功演講”,聽的人動輒論千論萬,收費之巨,和紅歌星可以媲美。聽說一經指點,當場痼疾立除者有之,手舞足蹈者有之,在座椅上倒豎蜻蜓者有之。醫療氣功是傳統中醫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有一定療效是不容置疑的,何況氣功迷現在是如此眾多。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個限度,說得漫無邊際,就難免走火入魔了!現在有些氣功迷吹噓起氣功來,簡直達到了《搜神記》、《封神榜》的水平,什么放氣功可以為幾千里外大洋彼岸的人治病,什么放氣功降雨消滅大興安嶺火災,什么發放外氣可以改變導彈航向之類,那就不禁使人想起“天靈曼,地靈靈,一切災難化為塵”一類的咒語,以及義和團“刀槍不入”的神話了。若然如此,一個國家只要培養一批氣功師就行了,什么醫院、電報局、消防隊、科研機構,以至于什么七機部八機部,都無需設立啦。有些騙子看到氣功迷如醉如癡一至于此,就乘機大鼓其如簧之舌,假氣功之名行騙,北京曾有一個化名“山泉公”的家伙,就說他的功法能治各種疑難雜病,結果有幾名患者就在他的手下中毒而死。也有人誤信練“辟谷”可以不吃飯,結果練得骨瘦如柴,嚴重營養不良。記得前些時候,國家中醫藥局局長曾出采講話:“氣功放外氣治療疾病還處在觀察階段,機理尚不清楚,療效有待觀察,因此不能盲目迷信,貽誤病情。”這些話,我想氣功迷該是能夠聽得進去的吧!
某些人有了病,不是“因病論治”,而總是希望有一種藥能夠醫治一切疾病,五癆七傷,生疔生瘡,癰疽癌腫,皮炎癬疥,跌打刀傷,蓮花大痔,風濕骨疼,膽石腎石……都有一種-神醫靈藥能夠“包干”醫治。這種心理,和古代皇帝迷信人間有“不老藥”,或鄉下老太婆迷信神案香灰能治百病,頗有其異曲同工之處。這種藥在神話傳說中“鐵拐李”的葫蘆里是有的,然而在現實中是沒有的。他們不得已而求其次,聽到某種“神妙”的治療方法,就一涌而起,趨之若鶩,不問青紅皂白,起哄一場。我們的社會里,常常刮這種陰風,實際上,它反映了人口文化素質存在的問題。
某些輿論工具,聽到風就是雨,隨便報道,任意夸張,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現在不是時興講“反思”么?十多年來出現的這一連串好戲,的確值得我們大家好好反思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