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煥標
以激光技術治療腔內腫瘤,是近十年來國內外逐步發展起來的一種新方法。它對晚期胃癌、食管癌失去手術切除及放射療法機會且有梗阻癥狀者效果明顯,可緩解癥狀,減輕痛苦,延長生存期,并為爭取其他治療創造條件。激光治療是在胃鏡的配合下進行的。術時,將光導纖維插入病人體內,以氦氖激光瞄準病灶,然后通過汽化、碳化、凝固等手段,將突出管腔的腫瘤予以切割和清除,從而使梗阻的管腔得以通暢。接著即可將葡萄糖、生理鹽水或牛奶等無渣流質經胃鏡活檢孔注入胃內,使梗阻的病人迅捷得到水、電解質及營養的供給。
激光治療,方法簡便,患者痛苦小,不需全身麻醉,一次治療僅需20分鐘左右。除可能有少量出血外,術后并發癥較少。一般情況下,激光治療24小時后,病人即可自行進食。
南京市下關激光醫院自1988年起就開展運用了此項臨床新技術,至目前,已治療120名患者,計179例次,均獲較為滿意的近期效果,總有效率達95.8%,臨床表明:胃貴門癌以腫塊型,食管癌以髓質型激光治療效果較好,而潰瘍浸潤型效果較差,容易并發穿孔。
有的病人一次治療后尚存梗阻癥狀,那么可行二次、三次或更多次治療,間隔時間以7~12天為好。一旦梗阻緩解,能進飲食,則應積極采取其他綜合措施。1例食管癌患者,吞咽障礙,滴水不進8天,就診前1月X線拍片檢查,管腔狹窄,直徑僅0.3厘米。來我院后,先后接受激光治療5次,能進半锍飲食后,即給抗癌藥物(安瘤乳)治療,現在已生存1年又4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