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仁
自古英雄出少年,誰都信。
然而,當一個活生生的少年真的立在你面前時,誰敢斷言,十幾年之后他一定是條好漢?誰又肯豁出自己的心血、才華甚至生命去實現這個斷言?那幾乎是賭注,是冒險!
曾經創造了五連冠赫赫功績的中國女排,從漢城奧運會飲恨而歸到巴塞羅那奧運會全軍覆沒,經受了一段沉甸甸的歷史,痛定思痛,人們開始悟出—要想重振女排,必須有人下這個賭,冒這個險。
袁偉民與李安格的合謀
袁偉民,家喻戶曉;李安格呢?平民百姓難得知道。50年代初,他是我國男排第一任二傳手;80年代,他在我國排球界第一個獲得研究員職稱;作為北京體育學院的教授他為中國培養了第一個排球博士;袁偉民執教女排時他是技術顧問,他創造的“單腳背飛”“快抹”等新技戰術,為女排榮獲五連冠做出貢獻,也被世界強隊普遍采用;以后,他又被評為我國排球界第一個體育科研先進工作者……
提起那許許多多的第一,李教援總說,那里有他的驕傲,也有他的悲哀。他希望更多的第一被年輕的一代所創造。
1988年漢城奧運會后,李教授和袁偉民一樣陷入了焦慮。他們深知,失敗的最深層原因就是后繼乏人。老隊員紛紛退役,留下的年齡偏大又有傷病;而近幾年的“金牌戰略”使各地大幅度縮減集體項目,發展金牌多的個人項目,許多省市的青年隊和基層排球隊被砍掉,后備力量奇缺。現有16歲到19歲的運動員由于前一段坐“冷板凳”與世界強隊青年隊員的水平已拉開距離,很難追上。當時,在日本,有許多排球學校、數不清的排球班;在前蘇聯,少年體校有1200多個排球班,100多萬少年兒童參加排球訓練;在古巴,排球學校把全國的好苗子都調來集中訓練;在美國,憑著本來就很雄厚的學校體育基礎,排球人才層出不窮。中國怎么辦?
此時袁偉民和李安格的腦子里跳躍出同一個念頭—從少年抓起,成立女排希望隊。
這個想法得到國家體委和體院領導及排球界的積極支持,于是,李安格開始了組建女排少年隊的長途跋涉。
前景雖好,“錢”途多舛
組隊的第一大難題是錢。不是錢少,而是分文沒有。
在國家現行的體制中,壓根兒就沒少年隊的編制和經費。唯一的出路是自己找錢。
當時,體育界與企業“聯姻”已有先例,前提是互利。若想讓企業掏錢養一個球隊只有在能給企業帶來經濟、社會效益時才是可能的,這是人之常情。而少年隊,利在何處?至少短期內難見。但是,社會上并不乏有識之士。
1988年底,宋慶齡基金會愿意贊助女排希望隊。可錢還沒拿到手,就被一場“風波”刮跑了。
1989年底,深圳有家公司決定出資扶助。當隊員選好,一切準備就緒時,一紙整頓公司的文件把賬凍結。希望隊擱淺了。
1990年,又找到首鋼,希望把少年隊掛在那里。周冠五面有難色,剛剛接了一個足球娃娃隊,還沒搞好,再接個女排娃娃隊?
1991年,北京有家襯衫廠要求和北京體院共建“金寶路”女排希望隊。3月9日舉行了新聞發布會,正式簽約。榮高棠、李夢華等領導和30多位新聞工作者出席,宋任窮同志還題了詞。誰料,事后企業卻遲遲不按約定付款,一拖就是一年半。這期間,北京體院為及早實現組隊愿望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墊款進行科學選才工作;年逾花甲的李教授跑遍十幾個省市在幾次全國少年比賽中精心選好了苗子,卻因贊助者的食言無法建隊集中訓練,希望隊又難產了。
日歷翻到了1993年2月21日。人民大會堂第二次召開少年女排隊成立新聞發布會。這次,希望隊真真切切地拿到海南省“五環城”體育娛樂基地第一年贊助的16萬元。盡管每年16萬元并不富裕,但投資者的慷慨和遠見卻為女排未來的發展鋪奠了一塊極有份量的基石——希望隊,有希望了。
借科學之光選才有新招
組隊的另一個關鍵性問題就是選才。
選才不是挑果實,而是選種子,在未成熟的狀態下尋找成熟后可能結出優良果實的因素。選拔少年體育人才,主要從人的不可塑因素中尋找。比如,排球運動員要求身高,百米運動員要求肌纖維中具備極高比例的快肌。世界優秀百米運動員的快肌百分比高達80%以上,五連冠的中國女排運動員的快肌百分比平均也達67%。這都是后天訓練無法解決的因素。希望隊的選才既通過骨齡的X光片預測身高,又參照優秀女排運動員的快肌百分比,選拔肌肉質量優秀的苗子。
以往的選才,多注重形態、機能、技術和身體素質等。教練員大多要憑經驗進行判斷,準確性肯定會受影響。李教授立志用科學的方法作一些嘗試:
一是增加測試的范圍和指標。李教授有張碩大的表格,上面密密麻麻地畫著許多小方格。在這張表上,傳統的四大類約七、八項指標被擴展,增加了智力和戰術意識兩大類共50多個指標。這些指標經過層層加權,最后計算出整體總分的定量評價。這樣,一個運動員的素質就可以通過一系列數字顯示出來了。
二是創造性的智力選才方法。運動員的智力不是學數理化的智力,主要指觀察能力、動作模仿能力、迅速的判斷能力和靈活運用技術的能力等。人腦的質量是智力的物質基礎。首先李教授與腦電圖專家合作,通過每個人不同的腦電圖測定出運動員的腦質量,然后對不同的智力指標進行一一測定。李教授創造了多種模仿能力測試評價方法,比如讓運動員模仿各種新的復雜的動作,根據模仿的準確程度評分。李教授認為,過去的運動員太依賴教練,自己不愛動腦子,習慣于當傀儡,這正是不重視智力開發的惡果。必須從選才、育才的根本指導思想上徹底改變。沒有高質量的智能,就不可能培養出高質量的人才。
4年的風風雨雨、苦辣酸甜,李教授和同事們先后4次用這種復雜的科學測試方法,選測過70多人。可惜有些很不錯的苗子,因為不能及時組隊,過了年齡被耽誤了。一提起這個損失李教授的臉上就現出一片痛苦的陰影。
郎平說:
要想成功,必須有超人的毅力。
李教授問:
如果再加上超人的智慧呢?
傳統的訓練思路一直都把挖掘運動員的體能潛力放在第一位。然而在李安格的訓練計劃中,卻寫著一行這樣的字:教練員首先要利用一切機會開發運動員的智能。只有當運動員具備較高的智能時,才能更自覺、更大限度地挖掘自己體能的潛力。
李教授拿著一摞世界著名運動員的資料一個個地分析:海曼,有一個1.96米的超常身高,技術并不超群,甚至連扣球點的高度都沒有充分利用上;人稱“黑色橡膠”的路易斯是憑超人的彈跳爆發力,跳起時可以摸到3.32米的高度;郎平以靈活運用技術的能力和頑強的意志取得了勝利;孫晉芳,憑著智慧組織了世界女排中最靈活多變的戰術;而張蓉芳則靠她善于觀察判斷的才智,避開對方高大的攔網,發揮“怪球手”的作用;周曉蘭在世界比賽中第一個運用“單腳背飛”打得對手暈頭轉向;至于梁艷,身高、彈跳都很一般,但是準確、迅速的判斷,使她能及時選擇最佳起跳時間和最佳部位,攔住對方高空兇猛的進攻,正是她在世界上第一個運用了“前快錯位背飛”新技術,有效地晃開了對方高大的攔網。中國人沒有海曼的身高、沒有路易斯的彈跳,但卻有高智商的大腦,而排球運動又恰恰是一種智能和體能結合的運動。
在五連冠時期,是我們憑著超人的智慧領導了世界女排的新潮流,促進了世界排球技戰術水平的提高。
中國不能丟失自己的優勢,中國女排必須發揮自己的優勢。這是過去歷史的經驗,也是希望隊訓練指導思想的根本著眼點。
然而,希望隊真正的希望不是再造一支國家隊,而是闖出一條新的、培養高質量人才的科學化道路。
希望隊已經開始了它第一天的訓練。前方依然困難重重,一系列難于預測的障礙還會頑固地困擾他們。但他們還會像克服起步的艱難一樣,奮力疾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