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翠蘭
少先隊組織建設是少先隊自身發展的重要環節,是少先隊教育作用得以發揮的重要基礎。1986年全國少工委第三次全委會擴大會就少先隊基層組織建設提出了具體標準,概括為“五有建設”,即:有組織、有輔導員、有活動、有陣地、有制度,并提出了這五個方面的具體的達標條件:
1、在有組織方面,主要抓建隊率和入隊率。要求建隊率達到98%以上,農村達85%以上。入隊率達95%以上,農村達75%以上。
2、在有輔導員方面,主要抓配備率和培訓率。要求配備率達98%以上,培訓率達70%以上,農村達40%以上。
3、在有活動方面,主要抓覆蓋率和活躍率。要求覆蓋率達80%以上,農村達60%以上。以學校為統計基數的活躍率達30%以上。
4、在有陣地方面,主要抓普及率和利用率。要求少先隊大隊有隊室、廣播站、板報、活動園地等,普及率達60%以上。隊室有隊旗、星星火炬標志、鼓號、簿冊、隊史掛圖,抄寫出隊的作風及隊歌等;少先隊中隊有隊報、壁報、簿冊、光榮角和英雄角等;有條件的學校可建多種功能的“小實踐基地”、校外小活動站。農村的大隊有隊室、板報及紅領巾植物園等,普及率達20%以上;中隊有壁報、簿冊、圖書角、隊報等小家務,利用率達95%以上。
5、在有制度方面,主要抓建設率和執行率。各種制度健全達60%,農村達30%。各種制度有效執行率達80%以上。
“五有建設”的提出體現了少先隊一手抓教育、一手抓基礎的工作方法,使少先隊建設的一般要求與量化目標相結合。從1987年開始,全國各級少工委會同有關部門,以加強少先隊組織建設為目標,以“五有建設”為主要內容,普遍開展了達標創優活動。目前,全國共有6000個少先隊大隊、3000個中隊基礎建設取得突出成績者,獲得了全國少工委獎授的少先隊大、中隊隊旗。有相當一批市、縣、區少工委獲得達標創優先進單位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