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我在廠里做共青團工作,一直暗戀著長我20歲已有妻室的頂頭上司,心里整天想著他,沒有興趣和別的男孩來往,因而錯過了許多婚戀的機會。
我不能向任何人訴說這種戀情,放在心里便越來越沉重,只好寄給您。請問,我怎樣才能從這份感情中解脫出來。
急需指點的宇嬌
宇嬌同志:
你的問題在兩個方面:其一,暗戀上一個有妻室的男士;其二,愛上一個年紀大你許多的男士。
單從對方是否吸引人、值不值得愛來說,愛上已婚者與愛上未婚者一樣合乎自然。但當我們根據生活經驗,考慮其他因素時,情形就有所不同。多數人把已婚者排除在婚戀選擇范圍外;一部分人將對已婚者的愛意熄滅在初萌狀態,或控制在正常范圍,不讓它影響自己與未婚男士建立親密關系;還有一部分人,則像你一樣,無望地看著一個已婚的人,無法釋懷。
愛情的特性之一,就是愛上一個人,會覺得天下只有他一個人值得愛。何況,你還是暗戀著他,無法向任何人透露,這等于讓你的愛悶在心里發酵、膨脹,把對方更理想化,再不會在意其他人,這使你一天比一天透不過氣來。本來,年輕人與異性交往的圈子應盡量拓寬,愛哪一個人,應是多方比較、慎重選擇的最后結果。你沒有為自己爭取這種機會。
愛,有一個學習、成長的過程。在得到真正屬于自己的那份愛之前,得學會穿過迷途。
你要完成一次情感的自我突破。改變情緒的方法,心理學的研究與日常經驗非常一致:一是轉移注意力,二是培養性質相異的情緒。愛著就是愛著,你無法強制自己不去想他。可是,你能強制自己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和自己的愛好中。每天過得忙碌、充實,想他的時間自然少了。更積極、主動地開始“和別的男孩來往”,逐漸培養興趣。同是年輕人,你和他們在一起會有心靈相通的快樂。交往多了,你才有可能看到他們身上的優點,感受到年輕男性的吸引力。某一天,這些男孩中的一個會不知不覺間打開你的心扉。請你邁出一步,走向你應歸屬的青年群體。
在一般人眼里,愛上一個年長許多的男士比愛上一個已婚者更不尋常。
年齡上的巨大差異,很自然地把我們的思路引向幼時經歷。在家庭中,常出現父親特別寵愛女兒,女兒愛在父親跟前撒嬌。父親是女孩心目中最初的崇拜人物,女孩則是父親的嬌嬌女,與父親在一起,她有一種依賴的安全感。如果女孩太習慣于這種關系,她會希望永遠如此;如果自幼喪父或很少從父親那里得到關懷,她則希望得到補償。這兩種依戀父親的愿望都會長久深印在女孩的內心,形成心理學中所說的“生活原稿”中的一類,決定著以后的生活歷程。女生“愛”上老師,就是成長中的“偶像崇拜”現象。
踏入社會是人成熟的轉折點。面臨社會適應的強大壓力,一些年輕女性的心中再一次渴望著那早已熟悉的父親型的偶像。“生活原稿”在這個時期的露面形式是“愛”上一位幼時父親形象的化身,他的特征大致是:事業有成、為人練達、有決斷能力、穩重、善于包容、值得信賴。與此對照,同齡的男士則看來毛手毛腳、幼稚膚淺……。
宇嬌,你暗戀背后隱藏著的是一個小女孩的夢,這絕對不適合成年的你!只是因為兒時的感覺不易消退,你才不自覺地“玩”了這一次“愛”的“游戲”;只是因為在社會適應階段對依賴和安全感的需要,你才垂青于一位年長的男士。你有能力選擇建立在雙方獨立、平等基礎上的成熟的愛。
站在成人的角度,你會發現你和對方之間年齡、心理、生理、觀念上的難以跨越的距離,而這一段暗戀不過是愛之成長中的插曲。當你明白了現在為何而愛,將來必能愛所當愛。
左衍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