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樹榮
一種以保健為目的的吸氧方式——氧吧吸氧,已在我國一些大中城市悄然興起,發展的勢頭較快,引起了人們的興趣和關注。問津者日趨增多。
長期以來,吸氧除用于治療疾病和搶救病人外,僅用于登山、潛水、飛行、宇航等,如今將廣泛地應用于人類的保健,以氧吧的特有形式進入人的生活圈,進入公共娛樂場所、辦公室、會議廳乃至家庭。
氧吧起源于西歐,原聯邦德國在60年代就有醫生從事氧吧保健的應用和研究,見著成效。80年代起,美國、日本、墨西哥等也相繼有氧吧問世,尤其是有“經濟動物”別稱的日本,各行各業快節奏、高效率,使人忙碌不堪,疲于奔命,人們渴望能夠消除疲勞,好好休息,更促進了氧吧的普及。
氧吧(或氧室、氧亭)吸氧,就是在常壓下按規定的時間、流量給人(通常是健康人)吸氧(高濃度氧乃至純氧)的保健設施,是當代氧療的新生面。
氧是生命之源。人的一生須臾都離不開氧。據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有關專家的研究表明:90%的北京人都或多或少地缺氧。環境污濁、空氣污染、煙酒傷害、繁忙的勞作、腦力體力消耗增加,使城市職業人員普遍存在“生理氧債”。在這種情況下,出現專門為消除人們“生理氧債”服務的氧吧,具有明確的保健意義。
“生理氧債”和病理性缺氧,盡管有著顯著的不同和程度上的差異,但終究是由于氧不足而使人體機能狀態處于低下的水平。心腦等重要器官,耗氧量極大,人腦重量僅占體重的2%,而其耗氧量卻占全身的20%,所以用腦多的人更應保證氧的供給。機體在出現“生理氧債”的情況下,不僅使能量供給大受影響,而且使乳酸和血氨積聚,從而導致疲勞。勞累疲憊時就可出現心慌、胸悶、乏力、倦怠、注意力難集中,甚至頭昏、頭暈、惡心等癥候。視網膜對氧不足的反應最靈敏,可引起眼花、視物模糊。隨著年齡的老化,心血管系統和肺功能減退,動脈血氧分壓逐漸下降,例如,年輕人動脈血氧分壓在90~105mmHg,而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只有70~80mmHg,這時“生理氧債”的矛盾就更加突出,通過吸氧則可增加動脈血氧分壓,使“血氧年齡”變得年輕,糾正這種“生理氧債”,就可改善機能低下的狀態。在氧吧吸過氧的人,普遍反映是頭腦清爽,精神飽滿,睡眠好,飲食香,腦力勞動的效率也提高了。吸氧還可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0D的生物活性,抑制有害自由基對組織的損傷,對多種老年性疾病有防治作用。妊娠期的婦女吸氧也有益于母子的健康。婦女進入妊娠期后,缺氧將成為突出的矛盾。胎盤缺氧后絨毛發生退行性改變,可發生出血、壞死與梗塞而導致胎兒宮內窘迫,嚴重的可引起胎盤早期剝離。糾正妊娠期缺氧的關鍵在于積極做好氧療,即便沒有任何癥狀也應經常吸氧;吸氧可以提高孕婦的動脈血氧含量,有益于改善孕婦機體的機能狀態,有益于胎兒的生長發育。吸氧孕婦所分娩的嬰兒的智力和體能均高于不吸氧者。
吸氧對保健有許多價值,人人向往;保健吸氧——氧吧業的發展有著廣闊的前景。那么,氧吧吸氧又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氧吧吸氧必須是按國家標準生產的醫用氧;必須注意合理安全用氧,像任何事物一樣,好的一面走過頭,也會出現副效應。經典著作中指出:常壓下吸純氧6小時后可發生胸骨后疼痛,12~18小時后結膜、鼻咽、肺部均可出現刺激癥狀,肺活量下降,可發生支氣管肺炎樣的病變,即肺氧中毒。因此,只有按正確的方案吸氧,才能糾正缺氧狀態,才可起到抑制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達到煥發青春、防止衰老的目的。因此,氧吧吸氧看起來簡便易行,但需有醫務指導,服務人員也需經過有關方面的培訓,具備相應的知識和技術才能進行。
氧吧吸氧還必須把防火安全放在首位。氧助燃,周圍必須有嚴禁煙火的標志,要有防火設施。氧吧應是安全、幽雅、舒適的環境。
氧吧設備要精良,必須按照壓力設備和輸氧管道的要求來制作,質量上乘,謹防粗制濫造釀成危險。吸氧面具必須嚴密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江蘇省人民醫院在國內較早開展高壓氧艙治療。70年代以來共收治14萬人次,搶救危重病員700余例,積累了豐富的治療經驗。今年以來,在進行高壓氧治療的同時,又開展了保健氧療,通過實驗證明深受群眾尤其是老年同志的青睞。省人民醫院將為發展和推動省市的氧保健事業的健康和順利發展,作出應有的努力。